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读取距离大、数据可加密、存储容量大和非视距读取等优点。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标签内存储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依据识别物体;阅读器用于读取  相似文献   

2.
射频识别(RFID)系统安全对策技术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同许多技术一样,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识别系统也将遍布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射频识别系统在带给我们巨大的生产效益和可观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威胁到个人和组织的安全和隐私。在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和隐私威胁的主要形式后;并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对策进行了以理论分析,特别是较详细地说明如何利用了密码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RFID)安全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研究的深入和不断走向实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由于射频标签的计算速度、通信能力和存储空间非常有限.这给RFID系统安全方案的设计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相互对称的认证方案和利用导出密钥的认证方案,并对流密码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RFID流密码生成和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Hash链的RFID隐私增强标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粟伟  崔喆  王晓京 《计算机应用》2006,26(10):2328-2331
无线射频识别(RFID)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供应链与零售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RFID标签强大的追踪能力,RFID的广泛应用也势必给消费者带来新的隐私威胁问题。在构造RFID方案时有几个技术关键点,尤其重要的是消费者隐私与标签信息的安全问题。低成本是另外一个关键。针对这些问题,讨论并阐明了RFID系统的需求与限制,分析了现有的一些相关的RFID方案的特性与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采用低成本的Hash链机制的安全模式标签来增强消费者隐私。  相似文献   

5.
基于Key值更新随机Hash锁的RFID隐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当前已有基于Hash函数增强RFID安全性的方法基础上,利用基于挑战-响应方式互相认证协议最小形式,针对已有的Key值更新随机Hash锁泄漏位置隐私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FID互相认证方法。该方法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对标签的响应增加了随机性,可以更好地应对位置隐私泄漏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基于射频识别的医院婴儿管理系统,存在婴儿信息等隐私泄露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基于分组思想,设计了一个新的RFID协议。该协议能实现基于RFID的匿名双向认证协议,可以实现婴儿手环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匿名的进行双向认证与协商会话密钥,并防止攻击者通过丢失的阅读器获取隐私信息。本协议能够抵御常见安全攻击。通过复杂度分析,证实了本协议更适用于低性能的标签。  相似文献   

7.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ty)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可以随身携带或者贴附在物体上,用户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侵犯隐私。根据RFID系统中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集发布模型管理用户数据,允许用户定制数据偏好规则和数据请求规则,只有当两者匹配时,请求者才能授权获得数据。该模型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和隐私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RFID中的安全隐私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范围.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隐私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及方法.指出在RFID技术规范最后确定之前应充分考虑解决安全隐患及隐私问题的策略,以促进RFID技术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可极大提高供应链系统的识别效率和商品信息的追溯能力。EPC C1G2(electronic product code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凭借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标签的价格优势成为供应链中应用最广的协议标准。针对低成本标签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采用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作为密钥生成机制以抵御攻击者假冒攻击,实现商品的防伪保护;引入对读写器身份的安全认证,以适应供应链中移动认证的应用环境;采用二次剩余定理和不断更新的共享密钥机制实现标签的前向和后向不可追踪性,保护标签携带者的位置隐私。仿真结果表明,服务器的识别效率为O(1),满足供应链对RFID系统可拓展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RFID系统中安全和隐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出现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却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如何在RFID系统中保证安全、维护个人隐私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四种常见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阐明了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在RFID系统中解决安全和隐私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满足后向隐私的可扩展RFID双向认证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匿名认证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标签的隐私性,而可扩展性和后向隐私安全性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对最近新提出的3个可扩展RFID双向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ACP方案并不能提供后向隐私安全性;G-I方案不能抵抗去同步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主动攻击,使得标签和阅读器内存储的密钥数据不一致,从而破坏标签和阅读器的后继认证;而MMR方案不能抵御主动攻击,攻击者可以仿冒合法阅读器,通过不断质询标签并分析标签的回复消息,就可完全推导出标签中存储的全部秘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Hash函数的可扩展双向认证方案,方案从存储需求和运算量上要优于G-I方案;并且证明了方案能够满足受限后向隐私安全,并可以抵御去同步攻击.  相似文献   

1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目标识别。与传统条形码等识别技术相比,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强,数据存储量大,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等诸多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零售、物流、交通等多个领域。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阐述了系统构成和实现过程,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出入口监控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及无源射频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金属物干扰、人体吸收、识别数量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源2.4 G射频识别技术的出入口监控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125 kHz激励器唤醒2.4 GHz射频识别标签及标签定位的技术,比传统出入口监控管理方式更加准确、便捷、高效;同时,有效地延长了有源射频识别设备的使用寿命。采用低频触发器、读卡器和有源2.4 G射频识别标签等设备,搭建试验环境进行为期30天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低频触发的有源射频识别出入口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may cause privacy violation of users carrying an RFID tag. Due to the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the RFID tag, the possible privacy threats are information leakage of a tag, traceability of the consumer,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replay attack and impersonation of a tag, etc. There are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 providing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the RFID tag due to the limited computation,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low-cost RFID tags. Many research works have already been conducted using hash functions and pseudorandom numbers. As the same random number can recur many times, the adversary can use the response derived from the same random number for replay attack and it can cause a break in location privac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using a static identifier, a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timestamp, a tag side random number and a hash function to protect the RFID system from adversary attacks. The proposed protocol also indicates that it requires less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than previous existing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but offers a larger range of security protection. A simulation is also conducted to verify some of the privacy and security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相似文献   

15.
超市内使用条形码作为商品识别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条形码因为存在必须使用人工接触式读取,信息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不能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缺点,RFID技术的优势正好可以解决条形码技术存在的问题。然而RFID技术目前并没有在超市内实际运行,主要原因便是成本较高和多商品标签读取容易碰撞,而且使用基于RFID的计费付费系统会使原有的系统存在的数据出现冲突。  相似文献   

16.
基于PRF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认证协议可实现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身份识别,保证只有合法的读写器才能访问标签的数据.由于标签的成本限制,设计最轻量级的RFID认证协议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达到不可预测性隐私,标签至少需要具有伪随机函数PRF的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RF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的基本框架,给出了抽象描述.基于对消息认证函数F\\-i的实例化,提出了一种新的RFID轻量级认证协议ELAP.与现有协议相比,该协议可以实现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双向认证,并能抵抗已知的所有攻击方式.在效率方面,标签只需要进行2次消息摘要运算,让标签的计算代价达到了最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日益普及,作为其中重要技术之一的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电子票据将RFID技术应用于传统票证,使得传统票证具备可存储、可识别、可验证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和高效.尽管如此,RFID系统在电子票证上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比如隐私泄露.针对RFID技术在电子票据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的安全高效的认证方案.和一些采用复杂加密运算的方案相比,该方案采用简单的逻辑运算和时间戳同步升级机制,可有效抵抗失同步攻击和重放攻击,并可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同时,该方案在数据库中采用时间戳匹配标签信息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搜索效率.经过对安全性和高效性方面的分析以及对性能的仿真比较,可知所提方案相比现有方案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翟黎 《软件学报》2015,26(12):3215-3222
基于对称密码体系的RFID隐私保护认证协议的构造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具有完整性隐私保护协议的效率不够高效,需要对系统中所有的标签进行穷尽搜索,难以应用于物联网海量终端的环境.给出了一种高效的RFID隐私保护认证协议的构造方法.构造的协议采用了单比特输出的伪随机函数,将协议的认证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与传统的基于对称密码体系的RFID认证协议相比,构造的协议显著提高了读写器对标签的搜索效率.构造的协议具有隐私性,并且计算开销小,读写器端对标签的搜索效率高,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量终端的物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极低限要求相互认证协议(M2AP)的基础上,通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保护,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极低限要求相互认证协议(IM2AP).该协议通过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共享的假名和密钥实现互有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再进行隐私信息的传输.为了确保标签和阅读器的互有认证过程不被攻击者恶意干扰,标签利用密钥的汉明权重产生了一个可以和阅读器共享的随机数,并根据这个随机数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一次循环移位,使得攻击者无法对某一特定位进行篡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去同步攻击和整体揭露攻击.通过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在轻量型安全认证协议安全性普遍较弱的情况下,用有限的成本增加来大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