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云母粉在全钢载重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轮胎胎侧胶中添加云母粉或偶联剂Si69改性云母粉,胶料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提高,且改性云母粉的补强效果优于云母粉;胶料导热性能明显提高;在轮胎胎侧胶中的云母粉用量应小于10份,否则会对胶料的屈挠性能产生影响;试验轮胎使用效果良好;云母粉价格低廉,可以降低轮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强威粉在天然橡胶(NR)汽车减震衬套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强威粉属于纳米填料,与普通无机填料相比,强威粉对丁苯橡胶(SBR)基本配方胶料的补强性能较好,强威粉增量替代炭黑N770用于NR汽车减震衬套胶料中,胶料具有优异的强度性能、绝缘性能和减震性能,且原材料成本较低。强威粉适合用作减震和绝缘橡胶制品的填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绢云母粉 MCA-2、MCA-3、MCM-1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及氯丁橡胶的补强性能,并在相同的配方中与半补强炭黑及轻质碳酸钙、陶土、硅铝炭黑、活性硅粉等13种无机填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证明:绢云母粉在众多的无机填料中具有最好的补强性能,其补强性能仅次于半补强炭黑。在氯丁胶料中绢云母粉与通用炭黑并用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适当的并用比在降低胶料成本的同时全面提升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庄健  崔淑芳 《橡胶科技》2007,5(17):16-18
研究了补强填充剂绢云母粉在半钢子午线轮胎内衬层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使用绢云母粉替代部分炭黑, 对胶料的焦烧时间及t90没有明显影响, 试验配方胶料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及其它物理性能与生产配方胶料基本相当, 拉断永久变形变大, 耐屈挠性能略有下降, 胶料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MCA系列绢云母粉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MCA系列绢云母粉由湿磨、浮选、分级活化和闪蒸干燥新工艺制得。从粒径分布、理化性质测量及形态分析证实其呈细小鳞片状结构,粒径小,绢云母质量分数高。在NR和SBR中进行配方对比试验,同时和半补强炭黑及轻质碳酸钙、硅铝炭黑等无机补强填充剂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胶料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绢云母粉补强性能优于对比的其它无机补强填充剂,胶料强伸性能达到半补强炭黑胶料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云母粉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中添加云母粉或偶联剂Si69改性云母粉,胶料的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导热性能提高,改性云母粉的补强效果优于云母粉;在胎侧胶中的改性云母粉用量应小于10份,否则对胶料的耐屈挠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添加云母粉可以降低轮胎生产成本,轮胎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改性石墨矸石粉补强天然橡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改性石墨矸石粉补强天然橡胶(NR)的性能,并以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偶联剂用量为3个因子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石墨矸石粉的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与炭黑补强胶料相比,石墨矸石粉补强胶料具有相似的硫化特性,焦烧时间略长。改性石墨矸石粉对NR具有明显的补强作用。SPSS软件分析的硫化胶物理性能结果显示,改性条件对补强性能影响主次顺序为偶联剂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正交试验分析确定石墨矸石粉的最佳改性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1.5h,偶联剂用量(占石墨矸石粉质量的比例)2.2%。  相似文献   

8.
王哲鹏  杜爱华 《橡胶工业》2018,(12):1360-1365
研究偶联剂(Si69和B-69)与离子液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单用和并用改性白炭黑补强天然橡胶(NR)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相比,偶联剂Si69、偶联剂B-69和BMIM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的硫化速率加快,Payne效应减弱,物理性能和耐磨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偶联剂Si69改性白炭黑的效果优于偶联剂B-69;与偶联剂单用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相比,偶联剂/BMIM并用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的硫化速率加快,白炭黑与NR相互作用增强,交联密度增大,物理性能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滚动阻力降低,偶联剂B-69/BMIM并用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的滚动阻力小于偶联剂Si69/BMIM并用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抗湿滑性能相差不大;BMIM改性白炭黑补强NR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对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并用胶的补强性能、阻燃性能及SBR/NR并用比对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补强效果显著,用量80份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1MPa;可显著提高胶料的阻燃性能,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高;SBR/NR并用比为45/55,添加80份纳米氢氧化镁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6MPa.  相似文献   

10.
炭黑与NR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炭黑与NR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炭黑补强NR胶料中炭黑-NR的化学作用占优势,对橡胶补强起主导作用,且随炭黑粒径的减小,胶料中结合橡胶总量、化学键合部分和物理键合部分均增加;炭黑补强NR结合橡胶和硫化胶强度随炭黑粒径的变化曲线均接近双曲线,并在炭黑粒径为100 nm附近出现突变,表明当炭黑粒径达到100 nm左右时,炭黑-NR之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骤增,固体颗粒填料补强作用显著提高,存在一补强的临界粒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钛酸酯对纳米贝壳粉(SP)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制备了改性纳米贝壳粉;通过与天然胶乳共混,制备了天然橡胶/贝壳粉(NR/SP)纳米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接触角测定仪、XRD衍射分析仪、激光粒度仪和电子拉力试验机等研究了改性纳米贝壳粉对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钛酸酯成功地偶联到贝壳粉表面,经过表面化学改性后贝壳粉表面接触角由73.5°增大到110.8°;当纳米贝壳粉用量为10%时,NR/SP复合材料可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可达到34.05MPa。  相似文献   

12.
以一种高岭土为增强相,分别填充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和硅橡胶,制备高岭土/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力学和热老化性能测试、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测试分析,确定了高岭土在各种橡胶中填充的最佳配比,研究高岭土的用量对橡胶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和相容性上的影响,并与白炭黑填充橡胶进行比较。实验表明,除扯断伸长率外,高岭土/橡胶具有优异的力学和耐热性能,高岭土与橡胶有较好的相容性,且适合刚性橡胶的补强。  相似文献   

13.
许逵  陈静  潘荣楷  马琳  覃成红 《弹性体》2013,23(4):20-22
采用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经活化改性制备天然橡胶补强材料,并与硅铝炭黑进行对比。3种粉体的化学组成相同,但含量差异明显,晶体结构也有不同。天然橡胶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粉填充天然橡胶混炼胶硫化速率最快,交联密度大;就拉伸强度而言,硅铝炭黑补强性能较好;煤矸石粉补强的300%定伸应力明显高于粉煤灰和硅铝炭黑补强天然橡胶。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内胎胶配方进行调整:降低NR用量比例,调整补强体系和硫化体系。结果表明:NR/SBR并用比由60/40减小到50/50,胶料的门尼粘度较大,焦烧时间较长,加工安全性较好,热老化后性能下降率低,其他性能差异不大;成品内胎的耐热老化后性能明显改善,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纤维素/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混法制备不同比率含量的纳米纤维素/天然橡胶(NCC/NR)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分析表明:纳米纤维素能较均匀分散在橡胶基质中,对天然橡胶起到较好的补强效果,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逐步增大,损耗因子逐步减小,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对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稀土镝掺杂炭黑填充型粉末天然橡胶EP(NR/HAF—Dy)]颗粒进行表面和截面微观分析,发现稀土镝掺杂炭黑(HAF—Dy)已在橡胶基体中形成良好分散,其平均分散粒径达到50~200nm。在此基础上,结合P(NR/HAF—Ln)的制备工艺,提出了P(NR/HAF—Dy)的成粉机理模型,认为在水相中良好分散的HAF—Dy与NR乳胶粒结合所形成的NR/炭黑凝胶网络粒子是构成P(NR/HAF—Dy)的基本单元,这也是HAF—Dy能在NR中形成纳米级分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剂法制备碳纳米管结合胶,确定了制备高质量碳纳米管结合胶的实验参数:橡胶/甲苯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20g/mL,橡胶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7h。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天然橡胶、碳纳米管及其结合胶的微观形貌进行研究,得到了碳纳米管结合胶的清晰结构。碳纳米管结合胶的结构为天然橡胶分子在定向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的两侧沿着纳米管的表面与碳纳米管结合形成环状的闭合结构,随着纳米管管径的增大,结合胶的结构趋向于炭黑结合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新型白炭黑改性橡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卫莉  孙佳俊 《弹性体》2009,19(4):44-47
采用2种新型白炭黑替代常用白炭黑来改性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丁笨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硅橡胶。研究不同用量和不同种类的白炭黑对上述几种橡胶进行改性,通过对硬度、扯断伸长率、拉伸强度、磨耗和耐老化性能的测试,确定白炭黑的最佳用量和最适宜的种类。结果表明:白炭黑填料用量为80份时效果最好,普通白炭黑适合做EPDM的补强剂,碱法白炭黑对NR、SBR和ACM的改性效果更好,而酸法白炭黑改性的橡胶拉伸强度和硬度很小,不适于补强;白炭黑对硅橡胶的改性效果不好,得到的产品硬度很小,无法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OMMT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硫化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为插层型复合材料,添加5phrOMMT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热稳定性能,促进硫化,降低最低扭矩。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酐接枝天然橡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智贤  周彦豪 《弹性体》2010,20(2):10-1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转矩流变仪中以马来酸酐(MAH)单体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反应产物中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研究了MAH单体用量、DCP用量、反应温度、转子转速等因素对反应产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转矩流变仪作为反应器,NR为100份(质量份数,以下同此),MAH和DCP分别为5份、0.75份,温度为130℃,转子转速为50 r/min的条件下反应3min,产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较高,分别为1.45%和30.63%。将所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天然橡胶(NR-g-MAH)应用于尼龙短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NR/SF)体系中,可有效改善尼龙短纤维与NR基体间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