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刍议医话     
俞宜年 《中医杂志》2008,49(2):185-186
医话是中医交流和传授学术经验的重要论文形式之一。兹就管见所及,谈谈如何学习医话,撰写医话体会。  相似文献   

2.
谈振兴医话     
谈振兴医话中原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医院(457061)鲁安养中医之有医话,由来尚矣;医话之对中医,其功丰矣。然而,曾经生机勃发、枝繁叶茂的医话之树,而今却日见枯萎。既然大家都承认“中医文体的繁荣,是中医学术繁荣的标志和反映,而中医文体的发展,又必然会反过...  相似文献   

3.
医话琐言     
朱炳林 《江西中医药》2004,35(12):62-64
在祖国医学这座伟大丰富的宝库中,医话是颗璀璨的明珠,它蕴藏着前人的聪明与才智、心血与汗水,它和医论、医案一样,是前人在不间断的、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日积月累升华提炼的智慧结晶。医话中既有成熟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几千年来,中医与疾病作斗争,为人民谋健康,多借鉴这丰厚的医学遗产。医话形式简便,  相似文献   

4.
评《干祖望医话》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谢海洲关键词干祖望医话书评医话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交流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种形式。它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鲜明特点,又反映了各家各派的独特见解;它不仅阐述了完整系统的中医理论,而且还包...  相似文献   

5.
医话是中医所特有的一种学术活动文体。它的产生大多是医家在读书、教学、临床实践或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传闻、经验,以及有关医药卫生问题的考证、讨论等等,随时以札记的形式撰写而成。医话的基本特点医话属于中医科技资料的一次性文献,其汇集性专著的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例如清代陆以湉的《冷庐医话》即刊行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中医医话的基础上,探讨质性研究理论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应用,旨在提出质性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医研究,并非所有的临床都是临床对照研究。内容包括质性研究概述、医话中的定性理论、医话中的定性案例、质性研究临床实践,首次提出了医话医案研究应用质性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杨英豪 《河南中医》1997,17(5):317-317
漫话“医话”杨英豪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医名词医话医话,即医家要说的话或有关说医的话。医话,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医学小论文。从现代中医药学术期刊所刊载的中医药学术论文看,不少期刊所设的“医苑杂谈”、“医林拾贝”、“医海漫步”、“诊余随笔...  相似文献   

8.
医案医话,论文乎?随着医学的发展,有些人认为,医案医话有其偶然性,且经不起重复,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将它划为论文之外。毋庸置疑,理论探讨、临床大样本病例总结、实验研究等是中医学术论文的一种体裁。但我们认为,医案医话也是古今医家进行经验交流、传播学术的传...  相似文献   

9.
医话3则     
王金亮 《河北中医》2009,31(10):1474-1474
笔者从事中医妇科工作36年,幼承庭训,历经临证,多有心得,今摘医话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陶君仁医话拾锦邵享元,戴祖铭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主题词:医话拾锦/中医医话(a)陶君仁陶君仁先生(1907-1988),字家尧,江苏常熟人。生前系江苏省名老中医,中华医学会会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常熟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陶氏德高术...  相似文献   

11.
由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整理编辑的《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已于本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新华书店发行。医案医话是中医在临证中的病历记录,又是中医交流和传授学术经验的传统形式之一。它既表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共同特点,而又反映了各家不同学派在诊疗方法上的独特风格。读者从医案医话中,可以体会到怎样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怎样通过实践来证实理论;怎样适当地运用成法和常方,并怎样有创造性地权宜应变。因此,医案医话不仅在交流临床经验,传播中医学术上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也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清医话中的俗字书写,以此说明对明清医话的俗字研究,不仅是整理与校勘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开拓俗字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医话两则     
<正> 医话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交流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种形式。它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鲜明特点,又反映了各家各派的独特见解;它不仅阐述了完整系统的中医理论,而且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临床心得体会。今整理医话两则,供同道参考。1 健脾利湿,退斑消疣止痒  相似文献   

14.
陆以湉其人与《冷庐医话》的诊法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积学之士陆以湉积其数十年的读医札记,摭拾闻见,参以个人的临床经验,精心考证,于晚年编撰了《冷庐医话》。分析研究《冷庐医话》,认为作者感于医界时弊,强调临床诊断和辨证的重要意义,主张四诊合参,不可拘一。该书是中医医话中具有诊法学特色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多方面总结交流名老中医及部分优秀中壮年中医的各科临床经验和理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自一九八四年起,组织全国中医参加编写五部医话(《燕山医话》、《北方医话》、《南方医话》、《长江医话》、《黄河医话》),截止到一九八五年底,全国有五千余人参加撰稿。这项活动,一开始就得到了卫生部副部长谭云鹤同志的支持。最近,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同志,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同志,又热情地为本书写序。《北方医话》,收编北方五省区一市(吉、黑、辽、津、冀、新疆)作者的文稿,主编为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夏洪生同  相似文献   

16.
《医话医论荟要》一书系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集体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出版,共有文稿一五三篇,凡二○万言,其中包括内外科、妇儿科、眼科、皮肢科、肛肠科等,内容以医话为  相似文献   

17.
一、祝愿     
邓铁涛是广州中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刊特邀邓铁涛教授撰述医话。“医话”是中医学术著作的独特形式,相当于文学中的散文之作,无拘无束地采用杂文、小品、随笔、笔记等形式之短文,以阐述医家的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它有关医学之问题。医话中的名著《冷庐医话》作者谓该书是“摭拾见闻,随笔载述”而成。我刊从一九八六年第一期起以“耕云医话”专栏连载邓铁涛教授撰述的医话,对读者谈谈其几十年之医学见解与临床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医案医话识     
医案医话是古今医家进行经验交流、传播学术、广泛应用的文体之一。其篇幅短小,文体活泼,有叙有议。它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能以记实手法反映中医各家学派的学术风格及医家的独到见解与经验。确切地说,医案、医话是两种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其共同点是:二者均有论有例,往往是医案中有医话,医话中有医案,故一般常作为一个文体来论述。其不同之点是:医案以案例为主,记录详尽,论则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9.
干祖望趣味医话(33)干祖望南京中医学院(南京200029)话话医话话医医话医话医话这12个仅用两个字组成的题目,似乎十分拗口别扭,但却十分清楚达意。第1、2字的话话,应该作谈谈的意思来领会。第3、4字的医话,是《医话》。第5、6字的话医,指所话的、...  相似文献   

20.
医话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医学小论文。医话的特点是题目考究、文章简短、灵活多样,医话的性质可概括为科学性、概括性、火花性和趣味性,医话可分为心得式、札记式、争鸣式、考证式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