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笑生 《青年科学》2009,(10):15-15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如北京方言,天津方言。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相似文献   

2.
语言一般具有渐变性,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分支也不例外。然而有些地区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出现方言突变现象。本文从语言接触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两个角度探讨湖北省咸宁市成安区温泉镇方言突变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播播音方言化使得普通话节目一统天下的播音格局被彻底打破。这既是我国地域语言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也是我国广播节目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广播播音方言化一方面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和经济效益,但在另一方面却弱化了广播节目的社会导向功能,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广播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广播播音的方言化趋势,我们必须站在广播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万县话进行了界定,研究了万县话地域方言发音的特点及缺失,收集了万县话社会方言词汇,分析了万县话的形成和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5.
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怀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方言。覃怀方言中大量舍音词的存在,为丰富语言的表现力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大致有两类:有音有字和有音无字。为了更有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对合音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东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类型。东北方言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没有东北方言就没有东北文化。它记录着东北习俗的方方面面,反射着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映射着东北地域的文化心态。东北方言通过东北文化品牌的运用又传播了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焦元 《科技信息》2009,(27):189-190
人们在交际中选择不同的表达、句法结构、发音和意义。这些传递了说话人的社会背景、教育程度和对某一言语社区的社会态度以及对社区的“依附感”等社会信息。不同的阶层方言也有不同,而且阶层方言根深蒂固,不易改变。本文主要从阶层方言的角度探讨社会等级结构与语言的关系和社会某个等级的社会化过程。试图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的话语分析去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阶级心理、社会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扬雄《方言》记载了众多的汉代方言词汇,这些宝贵的历史语料不仅反映了汉代各地方言分布情况,还为管窥整个汉代社会体系提供了相对详尽的资料。通过整理发现,《方言》一书中囊括了有关汉代政治和经济体系、社会阶级关系、生产力水平以及战事物质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且这些都是社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要素。希望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立足《方言》词汇,尽可能窥见汉代社会体系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文化意识的觉醒以及区域性收视市场的开掘和地方传媒的崛起,在影视剧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方言的运用。试从五个方面来探讨方言在影视剧中的美学特征:表现真实的生存状态;反映地域特色;造成一种新奇和喜剧效果;创作者意蕴的表达;发掘方言本身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0.
声腔与风格     
各种人声乐音 ,是在不同方言语音、声腔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们共同建立在产生乐音的诸要素之上。不同地域 ,民族的方言语音表现着不同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等特点。这种体系开放、丰富多彩的语言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们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东北方言开拓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方言自身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玉林话是一种特色方言,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文化内涵。本文简述玉林方言及文化研究概况,勾勒玉林方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并基于玉林方言的实际,结合相关文化因素,提出玉林方言保护和研究及玉林方言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扬雄《方言》中记录了15个南岭地区的方言词汇,依据这些方言词汇,结合历史材料,透视汉代南岭地区的方言状况,并由此而探讨它们对研究当代汉语方言尤其是南岭地区土话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东北方言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和东北方言的关系,能增加我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东北方言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和东北方言的关系,能增加我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浅析郯城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燕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72-77,82
郯城方言的形容词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法,使郯城方言更具生动性、形象性,还具有表达某些特殊情感的功能。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对郯城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方言”性质的理解具有三维的理念,即:方言是一种语言的支裔和地方变体,它具有群体性、历史继承性和地域性。同一个族群由于迁徙的关系会分化出不同的支系,其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也会因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改变而在继承、创新、融入三方面表现出差异,从而形成方言。因此笔者主张划分方言不能仅凭语音的区别性特征,必须兼看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情况。从客家多数地区一致使用而其他方言不用的200多条特殊词(包括虚词、语法格式)来看,证明客家话可以独立为汉语的方言。笔者还认为划分方言,必须处理好语言结构与群体的来源、心理倾向、文化风貌等的关系。在江西的客家人不愿和操赣语的人认同,这与不同的祖源和文化习俗有关,两者是汉族的不同支系。在语言结构方面两者的语音多少有一些差异,加上词汇、语法结构上较多的差异,还是处理为独立的方言较好。  相似文献   

18.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宜昌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话有明显的川味儿,同时又与武汉话有相近之处。宜昌方言熟语,作为宜昌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词应用、语义表达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体现了比较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方言作为台语诗的语言载体和表达手段,是台语诗人表达乡土情怀、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台语诗区别于其他华语乡土诗歌的关键所在。从语汇、语音节奏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对代表性台语诗人方耀乾的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还原方耀乾一脉台语诗的语言特征和意蕴内涵。台语诗并不是"台独"论者的合法化对象,相反,台语诗仅仅是20世纪方言入诗的种类之一,是方言入诗在台湾地区的特殊呈现。  相似文献   

20.
李晓 《科技信息》2010,(12):156-156,158
小说The Great Gatsby的突出语言特色之一是其中大量美国方言的运用。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色彩和社会人情风貌的承载体,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拟从小说书名的翻译、方言土语的翻译和吴语在译文中的运用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具体分析译者高克毅在翻译中对方言的运用,并对其方言翻译策略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