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监测胎儿小脑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监测胎儿小脑发育;探讨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可行性,从而获取正常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571例正常胎儿,胎龄15~35周。随机选取30例行三维测量的组内及组间重复性检验。应用三维超声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测量小脑体积,分析其与孕周、双顶径的关系。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重复性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加(r2=0.916,P〈0.05),并与胎头双顶径增长一致(r^2=0.877,P〈0.05)。结论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检测胎儿小脑体积重复性好。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所获数据对判断异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技术监测胎儿小脑发育;探讨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可行性,从而获取正常数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571例正常胎儿,胎龄15~35周.随机选取30例行三维测量的组内及组间重复性检验.应用三维超声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测量小脑体积,分析其与孕周、双顶径的关系.结果 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重复性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加(r2=0.916,P<0.05),并与胎头双顶径增长一致(r2=0.877,P<0.05).结论 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检测胎儿小脑体积重复性好.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所获数据对判断异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7例妊娠分别使用二维、三维超声测量相关参数估计胎重,并作统计学比较,从而评价三维超声对于估测胎儿体重、诊断胎儿发育迟缓及巨大胎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间在我院分娩的57例妊娠,研究组用三维超声测胎儿股容积估计胎重,对照组用二维超声同步测量相关参数估计胎重。结果对两组估重结果与胎儿实际出生体重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研究组相关系数为0.983,对照组为0.906(P〈0.05),前者与实际体重关系更密切。结论三维超声测量胎儿股容积估测胎儿体重,较传统二维超声具有更大优势,对于发现胎儿发育迟缓(FGR)及巨大胎意义重大,有利于指导临床冶疗、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在胎儿Dandy—Walker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了7例Dandy—Walker畸形的超声表现,以及伴发的其他畸形。结果Dandy—Walker畸形可见典型的超声表现。3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畸形。所有病例均经羊水或者脐血穿刺,进行染色体检查,5例异常。结论应用VOCAL技术,可更有效的检出胎儿Dandy—Walker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并研究产前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2014年41 173例孕24~26W的胎儿应用腹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在胎头小脑蚓部的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胎儿小脑蚓部面积,再应用三维超声的容积测量技术(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对24~26w胎儿进行小脑蚓部体积的计算。结果胎儿小脑蚓部体积与孕周呈正相关(r=0.86,P0.05),从中发现胎儿小脑蚓部异常Dandy-Walker综合征8例,均接受胎儿羊水或脐血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5例,其中13-三体2例,18-三体3例。所有异常病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并行尸检证实。结论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能够测量胎儿小脑蚓部体积,可作为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及评价异常的一项可靠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的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具有胎儿体表畸形的病例,对其三维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进行比较。结果共诊断胎儿体表畸形184例。二维超声诊断172例,疑诊11例,漏诊1例。三维超声诊断183例,漏诊1例。三维超声对体表畸形的诊断较二维超声更具优势。结论三维超声能提供直观立体、逼真的胎儿体表结构图像,丰富了诊断信息,能增强诊断信心,为二维超声的空间信息补充,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体表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对胎儿颜面部少见畸形的诊断方法和价值。 方法 对11300例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孕16~37周的产妇常规行胎儿颜面部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 结果 全部胎儿中发现颜面部少见畸形34例,检出率为0.3%,其中包括先天性白内障3例,胎儿小眼畸形7例,无眼畸形(病理为隐眼畸形)1例,单鼻孔11例,无鼻3例,口腔寄生胎 3例,颜面部咸涎腺细胞瘤1例,外耳畸形5例,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 结论 三维超声能直观显示胎儿的颜面部结构,是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产前进行常规的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中晚期孕妇共90例,分析所有临床资料,先通过二维超声检查(A方法);再通过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B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A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为93.3%,B方法诊断准确率为82.2%,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畸形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测量肾实质容积比率(RPVR)间接评估小儿肾积水患侧肾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单侧肾积水患儿,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4.4岁.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测定患侧肾脏RPVR,进行肾核素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将两者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侧RPVR明显低于健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后颅窝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三维超声检查的孕妇9355例。结果发现胎儿后颅窝积液36例,其中伴胎儿多发畸形4例,Dandy-walker畸形8例,死胎2例。结论胎儿后颅窝积液≥10mm时,应密切观察随访,≥15mm时建议做产前诊断,并引起重视,三维超声可准确诊断胎儿后颅窝积液。  相似文献   

11.
This report addresses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with cerebellar anomalies demonstrated on MRI scans. Published data are presented show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erebellar pathology and early childhood autism. The cerebellum is involved not only in movement coordination, but also in social adaptatio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genes expressed in the cerebellum during childhood are identical to those expressed in the hippocampus. We have observed 20 children with MRI-identified agenesis of the cerebellar vermis and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children were aged 3–15 (mean 7.05) years and there were 12 males and eight females. A variety of autis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in these childre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urnal Nevrologii i Psikhiatrii imeni S. S. Korsakova, Vol. 106, No. 8, pp. 21–25, August, 2006.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血流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正常足月胎儿,20例妊娠高征孕妇的胎儿及20例过期孕妇的胎儿进行心,脑,肾及脐带血流多指标全面监测,并作多元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高征及过期孕妇胎儿主动脉,肾动脉及脐动脉及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增加,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阻力降低,与正常胎儿线有统计学差别(P〈0.05)。脐动脉PI与肾动脉PI和主动脉PI呈正相关,与大脑中动脉PI呈负相关;脐动脉PI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胫骨近端后侧数字化形态学测量的方法,探讨其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诊疗的意义。  方法 对60例健康成人胫骨干燥标本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 10.01软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参数,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相关关系。  结果 后侧正中高度(8.46±1.62)mm,后内侧高度(12.27±1.93)mm,后内侧斜坡长度(14.71±2.27)mm,后内侧平台斜坡角(132.02±11.62)°,后内侧斜坡骨干角(147.28±10.72)°,后外侧高度(11.31±1.74)mm,后外侧斜坡长度(14.45±2.26)mm,后外侧平台斜坡角(124.01±9.81)°,后外侧斜坡骨干角(141.88±9.09)°,所有测量参数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正中高度、后外侧高度和后外侧斜坡长度与胫骨全长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胫骨近端数字化三维模型仿真度高,解剖参数测量结果精确度高,能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和内固定物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纵隔子宫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先天性纵隔子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阴道二维超声可疑纵隔子宫畸形的患者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30例病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完全性纵隔子宫7例,不完全性纵隔子宫10例,弓形子宫7例,正常子宫6例。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能从不同的切面特别是冠状切面在显示子宫外形的同时显示宫腔形态及结构,并且通过对宫底部凹陷的深度及两宫内膜夹角的测量,将纵隔子宫与弓形子宫、双角子宫区分开,并能对纵隔子宫准确分型,对纵隔子宫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优于阴道二维超声,是一种简单、易行及无创的诊断纵隔子宫畸形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CT三维重建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在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3~69(64.1±13.4)岁。病变节段:L2/3 1例,L4/5 18例,L5/S1 23例,L3/4合并L4/5 1例,L4/5合并L5/S1 6例。均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前患者均行腰椎CT扫描及三维容积重建,观察患者腰椎整体形态结构,使用放射工作站软件测量两侧椎板夹角、椎板宽度、关节突关节矢状化程度以及椎板下移程度,并进行腰椎节段间及侧别间比较。结果 (1)棘突与两侧椎板呈“人”字形平滑连接,两侧椎板向两侧弧形展开。两侧椎板夹角自L3至L5逐渐增大,分别为70°±11°、78°±12°和9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5,P<0.001)。(2)椎板下缘向两侧延伸,椎板宽度自L3至L5逐渐增宽,左侧分别为(14.0±2.4)、(15.7±2.6)和(18.7±2.8)mm,右侧分别为(14.4±2.4)、(16.4±2.3)和(19.2±2.8)mm,各节段椎板宽度右侧均大于左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4.00、2.78,P值均<0.05)。(3)椎板末端逐渐增宽膨大成关节面,关节面L3/4~L5/S1逐渐由矢状化转变为冠状化,左侧分别为60°±10°、50°±9°和42°±11°,右侧分别为58°±11°、48°±10°和40°±13°。同一节段左右两侧对比,在L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05),在L4/5及L5/S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1.79,P值均>0.05)。(4)椎板下移程度自L3至L5逐渐减小,分别为(6.8±2.1)、(5.1±2.3)和(2.4±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P<0.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L3到L5,两侧椎板夹角逐渐增大、椎板宽度逐渐增大、关节突关节逐渐由矢状化转变为冠状化、椎板下移程度逐渐减小。了解腰椎解剖的节段性变化有助于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椎板去除范围的确定、对关节突关节的保护以及椎间盘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直肠阴道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直肠癌切除术,阴道塌陷及影像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5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盆腔标本,14例行正中失状切,在体式镜下观察,11例制成250~750μm厚的水平和矢状位火棉胶切片.结果:直肠阴道隔由前后两层组成.前层是Denonvilliers' fascia,后层是直肠同有筋膜.二者紧贴在一起,向上在直肠子宫陷凹处的腹膜折返下方分开,向下在会阴体上方分开,两侧在阴道后外侧分开.Denonvilliers' fascia在不同水平其两侧的止点不同:在宫颈平面止于宫旁组织,在阴道上部止于阴道旁组织,在阴道中部止于盆筋膜腱弓,在阴道下部止于肛提肌出口的外侧.结论:直肠阴道隔由前方的Denonvilliers' fascia和后方的直肠同有筋膜组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207例。其中男78例、女129例,年龄27~93(57.4±11.7)岁,肺结节最大径0.2~4.3(1.1±0.6)cm。依据术前3D-CTBA影像解剖的定位和设计进行手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2)评价3D-CTBA无创定位肺结节的可靠性。结果 (1)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R0切除,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1.4±59.7)min,术中出血量(92.6±76.6)mL。引流管留置时间(4.5±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12/207),其中持续肺漏气(>7 d)6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乳糜胸2例、迟发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30 d无二次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34(16.1±7.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2)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3D-CTBA对比,切除的肺结节所在肺段或肺亚段的血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均与影像所示的解剖结构匹配。所有靶区肺结节完整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影像定位相符。结论 3D-CTBA用于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的手术前定位精准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