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输液大厅承担着全院的输液任务,分析发生患者纠纷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及护理管理模式,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对2012至2013两年所发生的纠纷根据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及总结,显示看病等候时间长、医护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态度存在缺陷、输液环境拥挤以及患者因素等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通过缩短看病时间,优化工作流程、改善输液环境、开展优质护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沟通技巧及穿刺技术等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与2014至2015两年所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对比。结果纠纷数量大幅度下降。结论缩短看病时间,优化工作流程、改善输液环境、开展优质护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沟通技巧及穿刺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婴幼儿输液室发生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门诊婴幼儿输液室发生的31例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根据相关因素找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护理投诉的原因主要包括护患沟通不良、护理服务及时性不够、对静脉穿刺技术不满及输液环境拥挤等四个方面。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和及时的护理服务是减少护理投诉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有效方法解决门诊输液室患者综合满意度低、护患投诉、纠纷多的问题.方法 通过查找原因,寻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护理质量.结果 改进后提高了患者综合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采取综合分析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出现的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并提出相关对策,减少出现护患矛盾,改善医院卫生服务环境。方法调查现阶段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及原因并作出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结果经过相应的针对性整改,医院内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调查,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结论,发现门诊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时存在共性问题,在患者出现状况时,护士应及时的了解患者心理生理,并作出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吴金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50-55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1年中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不满因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随机对门诊输液室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率达到95%,有效地减少了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结论加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患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本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发生的门诊输液缺陷情况,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比较两年中门诊输液中出现的缺陷情况,以及护理隐患的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通过门诊输液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隐患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徐江敏 《中外医疗》2010,29(30):156-156
通过近几年发生的护理纠纷案例的调查,总结有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发现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仅仅有护理人员单方面的原因,还有患者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输液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发生的护患纠纷原因,并以此提出防范纠纷的对策和措施。结果: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小儿输液护患纠纷供168例,本文将护患纠纷分为医嘱因素、药品因素、穿刺因素、药液外渗、刮伤头皮、输液速度过快、换错液体或漏药。其中最常见的纠纷原因是穿刺原因,共45例,占26.8%。结论:门诊小儿输液护理中,护士需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院方要提升硬件水平,规范工作流程,对护理人员管理施行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的30起护患纠纷及投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起护患纠纷中,护士服务态度欠佳的10起,占33.3%(10/30);护士穿刺失败的8起,占26.6%(8/30);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过长的6起,占20%(6/30),发生不良事件的3起,占10%(3/30);输液环境及设施的3起,占10%(3/30)。结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必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士护理理论业务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输液高峰期,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输液环境及设施,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输液环境。  相似文献   

10.
顾斌 《吉林医学》2010,31(6):802-802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护患纠纷产生原因的剖析,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转变了服务意识,整体素质提高,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我院是一所乡镇卫生院,结构简单,住院部及门诊输液为一体。由于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少,工作涉及面广,门诊输液病人的管理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1]。我院从2011年门诊输液量1万人次上升到2012年的1.3万人次,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多部门合作措施,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门诊是医闪现院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输液室是患者门诊治疗集中场所,涉及面广,人员流动性大,在输液管理中易发生护患纠纷.现就其产生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1 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院是一所乡镇卫生院,结构简单,住院部及门诊输液为一体.由于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少,工作涉及面广,门诊输液病人的管理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1].我院从2011年门诊输液量1万人次上升到2012年的1.3万人次,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多部门合作措施,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1.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输液场所:输液室结构简陋狭小,光线灰暗,没有卫生间.由于病人繁多,陪床家属多,造成输液场所拥挤、混乱、嘈杂;再者,由于输液室少,不同病种的患者都聚集在同一输液室,无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我院门诊抽血室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另选取2014年6月份~2015年6月份100例入抽血室抽血患者,即为对照组,其中发生护理纠纷15例,分析抽血室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发生率以及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15.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5.0%72.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导致抽血护理纠纷的因素众多且复杂,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后,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曾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72-3473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医院的窗口,承担着全门诊内各科的输液任务。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相应增多,有的甚至发生冲突致使护理人员伤残,更有发生死亡的报道。这些,严重困扰着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避免和减少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给护患双方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门诊输液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静脉输液中常见纠纷门诊输液室主要承担着输液任务,病种多,病人流动性大,静脉输液中的常见纠纷有: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工作中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措施:1.加强制度化管理;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综合素质;3.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制度;4.提高穿刺技术水平;5.加强职业安全教育;6.强化沟通与健康宣教.结果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发生护理差错例次由所改进.结论 加强医院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护理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减少纠纷投诉,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降低感染发生率的管理对策,比较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一年门诊输液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门诊输液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门诊输液持续时间、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规范度;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门诊输液医院总感染率分别为10.68%和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相关感染的发生,值得进一步贯彻。  相似文献   

18.
李玉秀 《吉林医学》2014,(23):5245-5246
目的:分析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疗效调查,了解门诊输液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程度。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按一般护理,试验组50例,进行针对性地护患沟通,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地的护患沟通技巧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可明显地增加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严秋芳 《吉林医学》2011,(4):766-767
目的:寻找有效方法解决门诊注射室患者综合满意度低、护患纠纷多的问题。方法:通过查找原因,寻找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结果:改进后提升了患者综合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采取难点分析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门诊注射室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邹敏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170-171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并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4例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对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污染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