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2例食管及上消化道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了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2例中同时性癌21例,异时性癌1例。同时性癌术前诊断率为33.3%(7/21)。其漏诊原因主要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有关,钡透时仔细观察上消化道全貌及行全面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中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并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性肿瘤漏诊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性肿瘤作了分析,比较了X线钡餐透视及内窥镜检查等在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性肿瘤中的诊断作用。结果:28例中术前确诊者仅8例(28.57%),其余20例全部系在术中或术后发现。经比较发现内窥镜的诊断率要高于钡透(P<0.01)。结论:对该病不认识及警惕性不高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钡透时仔细观察上消化道全貌;全面地内窥镜检查及扩大切除范围等可以减少或防止肿瘤漏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原发大肠癌51例,其中同时性多发癌31例,异时性多发癌15例,同时性癌兼异时性癌5例。51例多原发癌中伴腺瘤者28例(54.9%);18例腺瘤癌变,占癌伴腺瘤者的64.3%。本病易被误诊和漏诊,术前常规结肠镜检查,术中全结肠探查和术后长期随访.是提高多原发大肠癌诊断率的重要措施。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分布部位、Dukes分期及伴发腺瘤的多少与部位分布而定。  相似文献   

4.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34/5040)。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24/34),手术切除率79.4%(27/3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45.0%(9/20)和18.8%(3/16)。作者认为:注意各项检查的相互配合及仔细的上消化道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422例大肠癌病人进行术前纤维结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及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16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2.9%。钡灌肠检查的正确诊断率在75%以上,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正确诊断率90%以上,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常因临床医生重视不够或发现一个病灶而忽视多发病状的存在,从而造成术前漏诊。结论我们主张大肠癌病人术前钡灌肠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应做为常规,对于术前未能行纤维结肠在检查的病人应做术中结肠镜检查,以减少同时性多发癌的漏诊。手术中应将切下的标本剖开检查,从而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6.
胃肠癌多原发癌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长江  殷广福 《实用癌症杂志》1994,9(2):115-116,118
在1141例胃肠癌中发现多原发癌31例(占2.72%),其中同时型9例,异时型22例,双重癌26例、三重癌4例,四重癌1例,发病年龄21岁-81岁,中位间隔时间2年9个月,重视高危人群手术前的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寻,正规操作,必要时行术中纤维镜检查,以及术后定期作胃肠镜检查是提高胃肠多原发癌检出率的重要因素,对于胃肠多原发癌应力求根治,以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双原发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原发性肺癌的合理诊断及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双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双原发肺癌共34例,占同期收治肺癌患者的1.2%。异时性22例,同时性12例。异时第二原发肺癌行肺叶切除,局部切除11例,探查1例,手术并发病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3.6%、4.6%和25.0%。同时双原发肺癌行肺叶及全肺切除各2例,其余均至少有1个肿瘤行局部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14.3%。结论 双原发性肺 癌的诊断率较低,应加强术前检查、术后随诊及鉴别诊断。术式选择过于保守及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是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外科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切除,其中姑息性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25例.其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3%及37.0%,与同期大肠单癌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治疗原则是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前或术中应常规行全程结肠镜检查,术中应常规解剖标本和仔细探查,可发现潜在的多原发病灶,以达到同期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同时性食管重复癌27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诊断及手术方法. 方法: 27例食管重复癌患者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及内镜下活检确诊,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1例. 结果: 术前确诊22例,术中及术后确诊5例,出现并发症7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9例化疗或放疗,随访1-10年,1、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9 %、51.0%、26.4 %和11 %.结论: 食管癌患者常规行上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可提高食管重复癌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积极的外科治疗、术后辅以适当放化疗,可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双源癌的特点,提高双源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消化道肿瘤进行上消化道造影和内窥镜检查,同时对消化道隆起病变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和结果分析。结果 5816例上消化道癌中,检出双源癌44例。结论 上消化道双源癌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食管中段-贲门较多见,绝大部分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内镜诊断同时性上消化道重复癌9例三门峡市人民医院周君宜三门峡西铁路医院杨玉志重复癌多发癌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而同时性上消化道重复癌则报道甚少,认识和诊断本病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综合我院内镜检查病理证实的同时性上消化道重复癌9例并探讨其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2.
32例双原发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原发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对32例双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2例,其中同时性16例,异时性16例,占同期外科治疗人数的1.13%。同时性双原发肺癌(sDPLC)行肺叶切除10倒.肺叶切除+局部切除6例,异时性双原发肺癌(mDPLC)第一原发肺癌行手术治疗分别为肺叶切除14例.袖状切除2例。第二原发肺癌行手术治疗分别为肺叶切除13例,局部切除3例、sDPLC术后五年生存率为16.9%.mDPLC组以首发癌计算,五年生存率为62.9%,再发癌五年生存率为323%、组中行肺叶切除者与肺叶+局部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分别为46.6%,25.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2%结论:手术切除为多原发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证肺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肺叶切除,无论何种术式必须清扫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同时性双源癌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双源癌少见,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76%~6.40%。陈虹等报道河南省林州(原林县)地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同时性双源癌的发生率为0.7%,临床漏诊率较高(83.3%~100.0%)。根据文献报道多在手术探查或术后病理检查中发现。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确保手术切缘无残留癌达到R0切除是手术成功的标志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无疑术前确诊对决定治疗措施、制定手术方案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37例食管、贲门双源癌的临床资料,以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是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双重癌。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的诊断率越来越高,但是有关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查阅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的相关文献,对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食管多原癌及食管癌伴消化道恶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原癌5例,食管癌伴其它消化道恶性肿瘤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1.8%。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在39~66岁,平均51岁。作者比较了X线钡餐、纤维内窥镜及术中刷取标本检查对消化道多原癌的诊断率,强调重视临床病史,术前仔细阅片。本文还结合文献复习,对食管多原癌及食管癌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诊断标准、诊断方法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胃平滑肌肿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及分析42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42 例病人中,男17例,女25 例。主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27例,上腹部疼痛14 例。病理证实15 例为平滑肌瘤,27 例为平滑肌肉瘤。术前38行胃镜检查,32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前确诊率为78.6% 。结果 在15例平滑肌瘤病人中,5例行病灶局部切除术,8例为胃部分切除术,2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在27 例胃平滑肌肉瘤病人中,11 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3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2例行全胃切除术,1例行胃、空肠广泛切除术。22 例获随访,时间为1~14 年,均健在。结论 胃镜检查与B超检查结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雷振东  赵华  陈勇  冯大作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11-1413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结肠癌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3416例胃癌和310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结果:胃和结直肠同射性癌13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0.38%,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0.42%,术前诊断率15.4%,手术后发现的第二癌根治切除率为33.3%,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30.8%,无5年生存者.结论:同时性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率,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均较低;提高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第一次手术前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Liang YY  Dai YP  Cao MX  Zheng KL 《癌症》2006,25(10):1275-1278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肾上腺转移癌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有时仍比较困难。肾上腺转移癌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何时切除及怎样切除仍然存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肾上腺转移癌手术指征及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21例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有关肾上腺转移癌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文献。结果:本组患者经B超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物的诊断率分别为70.0%(7/10)与84.6%(11/13)。10例行肾上腺转移癌手术切除,其中4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至5年间行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癌切除,切缘均无癌细胞。患者生存1~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其中1例患者行肾上腺转移癌切除术后67个月仍生存,2例失访。未手术组共11例,生存5~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例失访。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B超及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对转移癌局限在肾上腺包膜内、无局部淋巴结肿大、肾上腺外无转移的应尽可能的行手术治疗。而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也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422例大肠病人进行术前纤维结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及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 发现16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2.9%。钡灌肠检查的正确诊断率在75%以上,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正确诊断率90%以上,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常因临床医生重视不够或发现一个病灶而忽视多发病状的存在,从而造成术前漏诊、结论 我们主张大肠癌病人术前钡灌肠检查及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情况。结果 辅助检查超声诊断率90 %,CT诊断率95 %,MRI诊断率100 %。其中恶性肿瘤26例,完全切除率50 %,合并脏器切除率31 %;良性肿瘤10例,完全切除率80 %,合并脏器切除率10 %。术后复发6例,再手术5例,均完全切除,1例拒绝再手术,1年内死亡。结论 超声和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肿瘤应争取再次手术,达到延长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