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海  赵逵  庹必光  文学铨  邓飞 《贵州医药》2001,25(12):1088-1090
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非常低 ,在我国其发生率不到消化道肿瘤的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就更为少见 ,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 0 0 35 % ,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3% [1] 。而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则是胃肠道中极罕见的肿瘤。美国Friedman的统计结果 ,194 0~ 1986年 4 6年间 ,共有 3例报道 ,其中 1例在西方国家 ,2例在日本[2 ] 。国内黄盘冰1990年总结我国五十年来报道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2 2例 ,依次为腺癌、平滑肌瘤、恶性淋巴瘤、类癌、恶性平滑肌母细胞瘤等 ,其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鳞癌仅有 1例 ,未见鳞状细胞癌[3 ] ;国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T诊断十二指肠癌的准确率为94%,胃镜检出率94%。手术治疗14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1%。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80%,未能行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0。结论胃镜和CT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生物学行为与治疗应取的原则。方法选取14例经内镜活检,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通过对其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学类型与其转移等生物学特征的分析,研究与手术治疗方法应取的原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主要病理学类型是息肉菜花型(93%),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乳头状腺癌(75%),其转移部位依次为肠壁外、胰头十二指肠周、肠内、肝及远处淋巴结。手术治疗方法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短路术2例;1例局部切除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主要是息肉菜花型乳头状腺癌,其转移可在各个层次进行,与肿瘤大小及病理学类型无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为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甚为少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院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通过胃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病人,男5例,女1例。年龄27~65岁,平均47.7岁。发病部位球部2例,降部4例。2 内镜表现①溃疡型3例。肿块呈溃疡样,直径1.0~2.0cm,溃疡形态不规则,表现覆盖污移样苔,周围粘膜凹凸不平。其中2例位于  相似文献   

5.
陈霞  陈掌珠 《成都医药》2001,27(2):67-69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为早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中33例位于十二指肠的降段,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见,临床表现以黄疸,腹痛或上腹不适,消化道梗阻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中有3例并发胆肠瘘,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再配合胃肠钡餐造影为主。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预后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及时做相应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我院普通外科自1968年12月——1981年9月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4例(不包括Vater壶腹癌),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21例、胃肠吻合者2例、手术探查者1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诊断结果,并全部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中33例位于十二指肠的降段,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见.临床表现以黄疸、腹痛或上腹不适、消化道梗阻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中有3例并发胆肠瘘.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再配合胃肠钡餐造影为主.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预后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及时做相应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郭强  龙毓灵 《云南医药》1995,16(2):86-87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1例临床分析云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650022)郭强,龙毓灵,贺学贤关键词十二指肠癌,内镜检查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报道较少,随内镜等技术的进展和普及,其检出率逐渐增高,现将我院确诊之1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为早期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占同期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0.37%。临床表现以腹痛、黄疸、肝胆肿大、大便潜血阳性、消瘦为主。手术患者大多有局部器官或组织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率十二指肠镜加气钡造影为95%、十二指肠镜92.3%、气钡造影为78.5%、CT为66.6%;1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行节段切除,切除率68.7%(22/32)。10例行旁路手术31.3%(10/3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0%、20%,行旁路手术术后1年生存率为0。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缺乏特异性症状,十二指肠镜、气钡造影等联合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较小、患者高龄或合并有其他内科基础病可考虑节段性切除。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因各种因素而受到限制。我院自1989年4月至1999年6月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材 本组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5~65岁。19例中,原发于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1例,胆总管下端腺癌1例,胰头癌5例,钩突部癌1例,胰腺头部囊腺瘤1例。19例均经病理检查而证实诊断。12 治疗结果 本组19例全部治愈。其中并发胰瘘、胆瘘各1例,均经通畅引流愈合。2 讨论自1935年Whipple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减黄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1]。Ole…  相似文献   

12.
蒋晶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112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72例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和手术病理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7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1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5例恶性间质瘤患者,5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十二指肠腺癌在CT影像中显示十二指肠局部存在软组织肿块,伴肠腔发生不规则性狭窄;恶性间质瘤CT显示大多数是大的软组织肿块,强化很明显,肿块大多是在腔外生长;恶性淋巴瘤CT呈现肿瘤累及肠管其有较长的范围,肠壁有较为明显增厚现象,中度强化,但是肠梗阻没有明显表现;神经内分泌癌CT显现软组织肿块或是结节影象,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有较为明显地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统计1960~1990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9例,(不包括乏特氏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及胰头癌),16例早期曾误诊为胃炎、溃疡病、结石性胆囊炎、肝炎等,入院后11例术前经胃镜、钡餐检查确诊。本文结合临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常规胃镜、钡餐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被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58例患者为乳头周围区癌,其比例为64.5%,20例患者为乳头下部癌,其比例为22.2%,12例患者为乳头上部癌,其比例为13.3%。在本研究中,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71.4%,手术切除率为62.8%。结论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中,乳头周围区癌患者最为常见,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的手术就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纯的肿瘤切除术以及节段性肠切除术的使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临床表现分别以上腹部疼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为主;病灶好发于降部,占73.9% (17/23);内镜下表现溃疡型病变多见(52.1%,12/23),其次为息肉样隆起、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弥漫性结节样改变;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82.6%,19/23)(依次为低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21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2例,局部肿瘤切除术1例,旁路吻合姑息治疗2例,其中12例接受术后化疗;内镜下切除病灶1例;仅全身化疗1例;随访18例,其中确诊腺癌13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 (10/13)、53.8%(7/13)、23.1%(3/13);行旁路吻合姑息治疗的2例分别于术后3、7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降段好发;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胃镜检查是发现该病的重要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原发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术式,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钟巧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59-276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不包括Vater壶腹部、胆总管下段以及胰头部的肿瘤。自1964年Ham Berge报道首例穿孔的十二指肠癌以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十二指肠镜的广泛运用,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  相似文献   

17.
刘跃英  陈春丽 《云南医药》1999,20(6):436-43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复杂手术之一,切除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胆总管等,消化道重建有3个吻合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术后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现将我科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我科1990~1998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其中壶腹周围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6例,十二指肠癌3例,胰头癌15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胰瘘2例,术后残胃无张力1例,腹腔出血1例,上述病例中1例因腹腔出血于手术当日死亡…  相似文献   

18.
李海平  李云涛  范忠林 《河北医药》2002,24(12):998-998
2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8月我科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 14例 ,其中 4例手术后腹腔渗液较多 ,经应用胰免疫核糖核酸素 (BP素 )等方法治疗得以及时控制痊愈出院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共 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42~ 67岁 ,平均 5 2 .1岁 ;病程 15d~ 3月。1.2 肿瘤情况与手术方法  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 ,胰头癌 4例 ,胆总管下段癌 2例 ,壶腹癌 5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3例。手术后病理报告腺癌 12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均行Child法消…  相似文献   

19.
贾万奇  吴成甫  尹泊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102-104,107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2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临床表现以上腹痛、腹胀及上腹部不适多见;内镜及双源CT检查阳性率较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66.7%),3年生存率为32.5%。结论①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预后差;②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及双源CT检查联合应用,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③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电子胃镜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3例山东省淄博市周村148医院柳东青,张建平,宋协玉,宋吉波我院1992年12月至1993年12月经OlympusGIF-100型电子胃镜检出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3例,报道如下。例1女,42岁。上腹部空腹及夜间痛4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