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大型监控系统中实现多路视频数据合成单路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视频合成及传输的设计方案。根据以太网协议,将不同视频流作相应的封装,缓存在各路对应的包FIFO中,通过采用轮询机制读取包FIFO中的视频数据帧,暂存在总的包FIFO中,并通过千兆以太网发送,实现多路视频数据流合成单路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实现视频数据快速准确的传输,极大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效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现公交车辆的定位与监控,并通过站台子系统采集站点各路公交车候车乘客数,无线传感网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和站点各路次候车乘客数传输到公交监控调度中心,公交监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公交车辆信息发布到站点显示系统供乘客浏览,并根据各路次各站点乘客的实时数据智能地在调度公交车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以适应客流变化,实现公交运营的高效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在长距离需要对多路数据进行采集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级联式采集系统。本系统以FPGA为核心,实现对各路采集单元的命令控制和数据传输控制,并且各采集单元相互独立、所采集的数据单独存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各路采集数据能够可靠传输到读数单元。各采集单元以级联方式连接,可在采集点自由增减采集单元,实现任意路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数据碎片化的多道隔离传输,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保证其安全性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其缺乏可证明安全性理论和测评方法。本文形式化地定义了一个多道碎片化传输系统,包括数据的加密、碎片切分多道传输和重组功能。从多信道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概率分析,定义多道碎片化传输技术的可证明安全等级。建立一套多信道数据碎片化传输的安全等级评估方法,从理论角度对于安全等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加以验证,为多信道数据碎片化传输技术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多信道数据碎片化传输系统的安全评测提供借鉴。该方法也适用于数据碎片化存储及传输相关领域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美君 《现代雷达》2007,29(11):9-12
列举了光电子技术在现代雷达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光纤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指出了设计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光纤传输适配器和使各路数据信号同时到达。针对相控阵雷达,具体介绍了子阵适配器和处理机适配器以及多路信号不同路径传输后的延时设计。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光纤传输适配器,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控制,并具有可扩展性,同时文中还介绍了一种较为实用和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光纤传输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步信号的问题。该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工作良好,在相控阵雷达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甲烷多点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分路器将光源出射光分别送至各个气室单元,利用时分复用原理让各气室信号合路传输,然后对解复用后的各路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测的浓度信息,实现甲烷浓度的多点实时监控。该系统具有谐波检测技术的优点,且时分复用的引用使得线路的铺设及远程监控更加方便。该系统可实现煤矿等场所的甲烷气体的分布式监测。  相似文献   

7.
多路复用技术与多址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路复用技术与多址技术吴树祥在通信系统中,降低传输设备的造价和充分利用频率资源是很重要的问题。多路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各路信息共用一个传输信道的技术。它使两个通信站之间利用一个信道同时传送多路信...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11,(2):16-16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启动"数字城管"建设项目。作为"数字城管"项目的一部分,龙岩城管需要建设一套覆盖市城管办和下属17个县市城管大队的视频会议系统,以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等信息的实时传输。而这个系统正是基于科达的高标清融合可视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大容量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领域,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瓶颈是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通信和PCI总线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大容量数据通过光纤传到PC机上,并在PC机上通过软件显示和处理。经测试,该系统传输速率高、距离远、系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多个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传输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系统主要实现车载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采用STC12LE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CAN总线与其它现场设备通信,通过新月HC12 GPS模块采集地理位置等信息,以BENQ M23建立的GPRS网络作为无线传输媒介,实现实时的车载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CAN总线接收其它模块传输过来现场数据,并与GPS定位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帧数据,通过GPRS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与其他的无线监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利用移动通信卫星和基站的大覆盖面积的优势,功能更强,能够进行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交互,而且节省了建立数据链所需的昂贵支出,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UPS(不间断电源)传导骚扰多源信息融合智能分析系统。应用信息融合技术,对UPS进行电磁兼容性标准中传导骚扰指标的多源信息采集、相关和融合,实时、准确、全面、快速显示UPS的工作状态和进行更广泛的性能分析,并依据信息融合判决结果指向的要素信息,定位原始数据点,给产品设计、电路和元件参数调试提供依据,提高了产品检测分析效率,反映了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仪器中运用的优越性和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吴秀芝  赖际舟  于明清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6):114-118,129
为了保障导航的精度与可靠性,目前常采用多源信息融合导航。针对ADS/IRS/GPS组合导航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结构处理信息融合问题,并把模糊推理技术融入到ADS/IRS卡尔曼滤波器中,对IRS/GPS子滤波器采用紧组合模式,上述结构算法能对多源导航信息进行最优融合与处理。建立了ADS/IRS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以及IRS/GPS紧组合滤波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场多源信息融合的典型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信息融合技术思路,并对其中的两项关键技术,即新型融合知识库构建技术和基于本体核的目标知识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复杂系统多源信息分析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存  邢婷婷 《电子学报》2009,37(11):2427-2431
 根据多源信息的耦合和系统状态属性,将拓扑反变理论应用到多源信息分析中,构建复杂系统多源信息的空间表述,组成拓扑空间,推导拓扑反变关系,进而实现复杂系统多源信息的特征评判和动态监测,为复杂系统多源信息表示和运行状态智能监测与控制奠定基础.将该方法应用到机械手加工系统中,对机械手动态准确性进行监测,建立精度评价标准,验证提出的理论方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电力项目规划评审平台无法准确分析出故障类型,投资风险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多源数字化信息整合方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从电力项目规划评审平台中提取相关信息,通过预处理去除冗余数据;根据D-S证据理论构建概率分配函数,采用合成规则整合提取多源数字化信息;利用修改证据体可信度、重新分配局部冲突解决D-S证据理论带来的公平性差与可信度低问题,实现多源数字化信息高精度整合。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电力项目规划评审平台故障类型,并根据电力用户满意度,改进电力项目规划的运营策略,准确选择投资项目,减少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力基建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技术落后,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型技术,通过使用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Web端主站平台、手持终端APP、移动终端采集系统及专用支撑网络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电力基建工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从数据采集、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了电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高效管理。通过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和蚁群最优搜索算法,实现目标数据的最优搜索。试验表明,该研究方法准确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源图像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图像边缘信息的直线提取算法,通过在特征提取过程中融合多源图像的信息,把边缘的相位信息作为融合要素,采用多种融合规则组合多源图像中的不同特性,从而可以提取出仅利用单一图像不能获得的直线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空军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航空维修信息分析系统研究模型,应用此模型可以对航空维修信息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并用决策树算法及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以实现对航空维修信息的智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图像融合已成为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而有用的新技术,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也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将来自多信息源的图像数据加以智能化合成,产生比单一传感器数据更精确、更可靠的描述和判决,使融合图像更符合人和机器的视觉特性,更有利于诸如目标检测与识别等进一步的图像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动态交通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车辆间无线通信网络技术,车载自组网可有效提高高速行驶车辆间的信息共享能力。文章阐述利用基于车载自组网的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事件协同检测算法、大规模海量交通信息的分布式组织和实日寸处理方法、基于位置的交通信息分发协议等技术,构建一个动态交通信息系统,实现改进交通信息系统中的事件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高大规模交通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改善交通信息分发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