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新亚型分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岗  廖美琳 《肿瘤》2006,26(12):1102-1104
目的:明确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成分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胸科医院随访资料完整的386例NSCLC病例(pTNMⅠ~Ⅲ期),其中男性275例,女性111例。按WHO2004年版肺癌病理学分类标准重新核对组织病理学亚型,分组:鳞癌、腺癌、腺癌+BAC、腺鳞癌、腺鳞癌+BAC、其他(大细胞癌、肉瘤样癌)。结果:NSCLC伴有BAC成分占NSCLC总数的21.8%;鳞癌占31.6%,腺癌占36.8%(其中1/2伴BAC成分),腺鳞癌占16.6%(其中1/5伴BAC成分),其他亚型占15.0%。统计学分析表明NSCLC分为这6个新亚型与p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在Ⅰ期NSCLC中以鳞癌和含有BAC成分的腺癌较多见。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含有BAC成分的复合型NSCLC的预后要优于其单纯型,生存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病例预后最好的是腺癌伴BAC成分,其余依次为鳞癌、腺鳞癌伴BAC成分、腺癌、其他亚型和腺鳞癌。结论:首次明确了腺鳞癌伴BAC成分的临床意义,提示NSCLC伴有BAC成分预后较好,NSCLC亚型的新分类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可为探讨NSCLC治疗的新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预后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和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和胸膜浸润情况等.分子生物学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细胞信号通路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周期素和凋亡基因Bcl-2、p53的异常表达等,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异常表达等.因此,需要将Ⅰ期NSCLC临床和分子生物学预后因素两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准确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脏层胸膜受侵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脏层胸膜受侵对Ⅰ 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232例Ⅰ 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和脏层胸膜受侵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肿瘤最大径>3 cm且无脏层胸膜受侵;B组:肿瘤最大径≤3 cm且脏层胸膜受侵;C组:肿瘤最大径>3 cm且脏层胸膜受侵.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组45例,B组96例,C组91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61.9%和56.2%,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7%、50.6%和35.9%,3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脏层胸膜受侵者187例(80.6%), 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3%和42.6%;无脏层胸膜受侵者45例(19.4%), 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1%和56.7%,两组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肿瘤大小和脏层胸膜受侵情况分组为变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RR=1.530,95%CI为1.132~2.067,P=0.006).结论 Ⅰ b期NSCLC中,不同T状态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最大径>3 cm且脏层胸膜受侵的患者预后较差,这一T2状态是否需要修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贫血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03年11月—2005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500例初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血红蛋白水平以初次诊断时的所得值为准,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定义为贫血。结果:5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17个月,1年生存率为73.4%。贫血患者有147例(29.4%),无贫血者为353例(70.6%)。贫血的发生率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而升高,第4周期化疗后贫血发生率为84.3%。贫血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38个月,1年生存率为64.3%,而无贫血组则分别为30.82个月和76.8%(P=0.028)。男性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Ⅲ期患者中贫血与无贫血组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Ⅰ、Ⅱ、Ⅳ期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贫血、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功能状态评分和是否手术切除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次诊断时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MTA1)蛋白阳性表达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 例Ⅰ期NSCLC患者癌组织及30 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情况,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TA1蛋白在Ⅰ期NSCLC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5);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5)和肿瘤直径(P<0.05)具有相关性,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及吸烟情况无关; MTA1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在术后5 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分别为16 例(72.7%)与7 例(18.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MTA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为40.9%,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的84.1%(P=0.000 1); 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TA1蛋白阳性表达是Ⅰ期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HR=5.23, P=0.007).结论:MTA1蛋白的检测对判断Ⅰ期NSCLC患者复发/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作为其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期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的251例Ⅰ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浓度(>5 ng/ml和≤5 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 浓度>5 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 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 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主要肿瘤基因测序项目的开展,来源于体细胞突变的驱动突变以其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新驱动突变的不断确认使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认识从传统的病理分类到现今的基于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分型;NSCLC患者也已不再被看做是同一类型肿瘤的集合,而是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对不同的靶向药物敏感的患者群体.文章着重就NSCLC中腺癌这一特殊病理类型的常见驱动突变及相关转化性医学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3例手术治疗的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对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产生影响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新TNM分期(P=0.049)、清除的淋巴结总数(P=0.047)、N1淋巴结数(P=0.038)、清除N2淋巴结数(P=0.040)、清除N1淋巴结组数(P=0.015)、清除N1淋巴结转移率(P=0.044)和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02)与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1淋巴结转移率(P=0.032,RR=2.191,95%CI为1.072~4.480)、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16,RR=0.443,95%CI为0.228~0.860)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是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的2.19倍;第10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未转移患者的2.26倍。结论:对Ⅱ期NSCL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清除的淋巴结总数>6个、N1淋巴结>5个及>3组及N2淋巴结>2个有可能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6%、8.6%、1.9%,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7.9~10.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以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可能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同侧肺内转移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忻宇  韩宝惠 《肿瘤》2005,25(4):393-395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侧肺内转移外科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完全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同侧肺内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与原发肿瘤灶同叶的肺内转移(pm1)22例和不同叶的肺内转移(pm2)24例二组.结果本组病例总的3年生存率为47.8%,中位生存期(MST)为34.3个月,pm1的3年生存率为63.6%,MST为48个月.pm2的3年生存率为33.3%,MST为24个月.pm1和pm2的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15).并分析了患者的生存率与一些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病理类型、肺转移结节数、淋巴结分期).其中N0的3年生存率为68.8%,与N1~33年生存率为36.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75).结论肺内转移灶与原发灶同叶和不同叶、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Y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59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癌组织与肺组织之间EYA2表达差异,分析EYA2表达与肺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YA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EYA2分布于NSCLC细胞浆及细胞核中,胞浆中表达更明显.EYA2的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鳞癌中无变化.结论 EYA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