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管理调控措施包括灌溉、施肥、化学改良剂对作物生长(产量、株高、生物量等)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灌水极显著地增加了作物的有效分蘖数、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改良剂、肥×水、肥×改良剂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地影响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区和田间两种长期定位试验(12年),探讨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时间和还田方式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还田时间以秋天直接还田并配以适量的微生物快腐剂为好,春天施用腐熟的玉米秸秆不但费工费力,而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没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不明显,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适合的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3.
对25年连续不同施肥小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年连续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塿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即单施化肥或有机一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又以有机一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以石灰、粉煤灰、白云石、废菌棒和化肥构成的不同组合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烤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改良剂后,耕层土壤细菌、放线菌、磷细菌、钾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及烤烟产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添加废菌棒处理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烤烟产量变化明显高于无添加废菌棒处理,且均以“石灰 菌棒 常规化肥”改良剂组合变化最明显,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该组合处理的5种微生物数量、4种酶活性及烤烟生物和经济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耕层土壤5种微生物数量和4种酶活性与烤烟生物及经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改良剂能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磷细菌、钾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繁殖,增强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促进烤烟产量的提高,其中以“石灰 菌棒 常规化肥”组合改良剂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作物根茬留田可以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从而更新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质,保持地力常新。这种培肥效应,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增强土壤的保持水土和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了作物的产量。连续根茬留田还有迭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棕壤地区施用MEISTER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对玉米和水稻生物性状、产量以及田间土壤NH 4-N和NO-3-N一直保4-N和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MEISTER包膜尿素能使土壤NH 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使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5.1%和15.1%。当MEISTER包膜尿素施用量减少20%时,玉米和水稻产量与尿素追施处理相当,但玉米根和叶中氮的含量以及水稻秸杆和根中氮含量明显降低。MEISTER包膜尿素配施DCD没有进一步增加玉米和水稻的产量,DCD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根据24年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养分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差异较大,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的配合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养分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制种玉米NPK配合施用比NK配合施用增产25.30%.玉米产量随P素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单位P素增产效果则随P素用量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P素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60.15 kg hm-2时,玉米理论产量为9.75t hm-2,收入2.09×104元hm-2,p肥成本150.00元hm-2,收益2.08×104 元hm-2;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土壤速效P2O5含量5.71mg kg-1的风沙土,每kg P素玉米增产21.17 kg;而土壤速效P2O5含量11.23mg kg-1的灌漠土,每kg P素玉米增产13.50kg.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应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辽宁省两种主要耕作土壤氮肥施用方法对玉米、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深施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玉米以硫铵深施10或15m,尿素深施10cm时增产效果明显;水稻施硫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5m增产效果最好。两种氮肥表施和施5cm效果不好。旱田流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2.62%;水田施硫铵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7.48%,尿素则以深施10cm;。利用率较高。氮肥深施能增加土壤肥料氮残留率,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离子类型 (中性、阴离子和两性 )聚丙烯酰胺对赤红壤的改良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聚丙烯酰胺能够提高赤红壤 >0 .2 5mm水稳性团粒结构数量 ,降低土壤容重 ,增大土壤的毛管持水量和渗透系数 ,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在施用量为 0 .0 0 5 %— 0 .2 0 0 %的范围内 ,改良剂对赤红壤的改良效果随其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强 ;聚丙烯酰胺的离子类型和分子量及其施用方式和添加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盐碱地稻田旱作后土壤肥力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滩涂盐碱地在水田改旱后土壤盐分呈现上升趋势,而土壤pH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培肥方法对水田改旱后土壤盐分、pH、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的影响作用不同,石膏处理能明显降低土壤pH值;绿肥处理能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有机肥能抑制和延缓土壤盐分上升、降低土壤pH值、明显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最终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土壤的年龄     
通过文物考证,地质历史及14C测定的资料对多种土壤推断,大部分土壤形成的年龄约在二千年前到一万年之间,提出土壤来之不易,要爱惜土壤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ASDFR便携式光谱仪对132个风干土壤样品的光谱反射率进行了实验室测定。根据土样光谱反射率变化,获得了褐潮土土壤剖面的不同诊断层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400~1200nm范围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导数光谱方法建立了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程,提出了预测北京地区褐潮土有机质光谱的最佳波段。在波长447nm处采用反射率和A值(反射率倒数的对数)所建立的预测方程的预测精度较高。采用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建立的预测方程的最佳波段在516nm处。而A值一阶微分光谱在615nm处相关性最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用光谱分析法评价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期对精准农业中土壤养分或肥力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土壤信息交流、知识共享 ,作者首先阐述了与世界土壤分类发展相伴随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发展 ,进而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美国土壤分类和WRB方案进行了参比 ,然后着重讨论了它与土壤发生分类之间的参比。今后拟建立土壤参比信息系统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参比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在果树—牧草间作模式下土壤中纤维分解菌、硅酸盐细菌以及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分解酶、多酚氧化酶对土壤中N、P、K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影响,并通过通径分析发现:脲酶、硅酸盐细菌、纤维分解酶是促进有机质积累的主要生物因素,蔗糖酶是影响N、P、K速效养分的最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分解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积存和N、P、K速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衡南县紫色土5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1657只,隶属于4门9纲37目,其中优势类群2类,常见类群11类。探讨了5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多样性、均匀性及相似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土壤酶在土壤碳、氮、磷、硫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催化剂的作用,其活性的强弱直接与土壤肥力因素密切相关,各种有机培肥措施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在土壤有机培肥研究中,可以把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直接研究各种酶类的活性变化,对于揭示土壤有机质转化的过程、方向及规律,土壤养分形成机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力夯实、向土壤中加入蛭石等方法造成土壤容重不同,以研究土壤紧实程度对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实土壤水分的散失较快,晴天地温高,且变化幅度大,阴天和夜间紧实土壤地温低,变化幅度小。紧实土壤可降低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致使土壤余留的有效态养分较多。土壤的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也受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总之,土壤疏松有助于保水、蓄热和提高多种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土壤湿度是气象学、气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环境因子和过程参数。AMSR-E可提供全球范围的较长时序的卫星反演土壤湿度产品,将ECWMF和NECP再分析资料与AMSR-E土壤湿度产品进行时空比较,在评价三者一致性的同时对AMSR-E土壤湿度进行检验,并进一步使用站点观测资料(土壤湿度、降水量)对中国区域的AMSR-E、ECWMF以及NECP土壤湿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全球及中国区域AMSR-E、ECWMF与NECP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特征一致性较好,但与ECWMF、NCEP相比AMSR-E土壤湿度在数值上明显偏小,尤其当AMSR-E土壤湿度数值较小时,与另两者的差距较大;三者土壤湿度均与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比较而言,ECWMF和NECP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更好;与站点土壤湿度相比,ECWMF和NECP土壤湿度偏大,AMSR-E土壤湿度偏小,全国范围内2009年159个站点统计结果显示:ECWMF、NECP与站点的均方根误差(0.107、0.124)小于AMSR-E的均方根误差(0.127)。  相似文献   

20.
调查分析了慈溪市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1年)情况作了比较。表明慈溪市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不高,速效磷较丰富,但存在着不平衡性,速效钾相对较低,特别是旱地土壤;滨海盐土和水稻土分别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硼;滨海盐土及部分设施栽培土壤的盐渍化威胁着作物生长。根据上述情况,提出了合理施肥及改良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