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对6O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吟十鞘内注射十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IT十FC)方法预防髓外白血病,大大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6%)。但有1例患儿在第3次采取常规剂量和方法的HDMTX+IT+FC化疗时,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毒性。一旦发生CNSL后,即使重新加强全身化疗、头颅放疗及HDMTX应用,仍出现高CNSL复发率和骨髓复发。结论:①HDMTX+IT+FC方法预防髓外白血病效果肯定,但应警惕中枢神经毒性的发生。②CNSL重在预防,一旦发生,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鞘内注射氨甲喋呤(MTX)广泛用于白血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预防,但同时也可引起少数毒性反应,我科对1974年至1996年间住院的白血病患儿219例进行鞘内注射MTX1096人次所发生的毒性反应做了细致的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住院患儿219例,其中男126例,占57.5%,女93例,占42.5%;年龄3个月-1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1例,占50.7%;急性髓性白血病(AML)99例,占45.2%;淋巴肉瘤白血病9例,占4.1%。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而确诊,CNSL预防均采用单纯药物鞘注MTX每次10-12mg/m…  相似文献   

3.
我院儿科1985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小儿各类急性白血病297例,其中医院感染58例。现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资料来源我科10a间收治急性白血病297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像等有关检查确诊,其中58例医院感染均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1。二、结果1.医院感染率本组发生医院感染58例7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8%。其中前5a25.0%(31/124),后5a15.6%(27/173),两者有显著差异(X'一3.89,P<0.05)。各类型白血病医院感染率:ALL45/174例(Z3.5%),M;6/45例(13.3%),M37/47例(1.8%),MS3/18…  相似文献   

4.
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DPL、CAT、HDMTX、EA、VPDL连续强烈化疗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全部病例获得骨髓缓解,93.9%获完全缓解(CR),2例在诱导期死于败血症。缓解病例随访1年以上,1年、2年、3年CR率分别为93.5%、85.7%、833%,4例患儿分别在缓解后9个月、11个月、16个月、25个月复发。认为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LL奏效快、CR率高、CR期长,最严重的并发症仍是骨髓抑制导致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强化疗使急性白血病患儿缓解率明显提高,预后改善,而化疗期间的并发症无疑直接影响到化疗的进行和病情的转归。鉴于此我们对1993年5月至1996年5月期间我科具完整资料的儿童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期间并发症及防治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急性白血病患儿41例共化疗225疗程,其中急淋31例171疗程,急非淋10例54疗程。2.诊断标准:急淋白血病诊断按文献‘’‘标准。感染:①体温>38.5oC,超过3次;②具有感染的症状体征;③具有病原学证据;④化疗前已存在的感染除外。其它并症症按儿科诊疗常规诊断。3.防治3·1急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白血病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病因,测定了5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肝功能,并提出了药物性肝脏损害及白血病细胞肝脏浸润的诊断方法。56例患儿中36例(64.3%)有肝功能受损,其中29例43例次发生药物性肝脏损害,白血病肝浸润9例,2例肝浸润时均无骨髓、中枢等复发证据。4例发生病毒性肝炎。对不同类型肝损害进行治疗,各种肝脏损害恢复时间平均为:药物性8.1天,白血病肝浸润7天,病毒性肝炎30天。结果表明:急淋患儿在诱导及强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左旋门冬酰氨酶是引起药物性肝炎最主要药物,其次是6-巯基嘌呤、甲氨喋呤;肝脏可能是急淋白血病的庇护所,环磷酰胺试验治疗对肝脏浸润早期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预防其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对18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1疗程后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14例,完全缓解率77.8%,其他4例2疗程结束后再复查骨髓,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给予定期交替强化治疗,维甲酸维持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缓解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方案是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特尔立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时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应用特尔立(rHuGM-CSF)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取得良好疗效。材料和方法一、对象:住院患者共3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男14例,女16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5例,用特尔立(厦门特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批号:9701)20例次,其年龄均值为9.回士2.ga。对照组15例,用惠尔血20例次,其年龄均值为8.9士3.3a,两组年龄、性别、病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方法:两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如PVDL、CAT、COAP、VM。。+Ara-C…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增加,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近十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AML比例由5:1上升至3:1。多年来各家认为DA、HA和TA方案是治疗AML有效的方案,其缓解率在30%左右,一次DA诱导达CR者16.67%,2次DA方案约32.22%病例达CR,自1994年以来应用DAE方案诱导治疗AML,使一次DAE方案CR可达51.02%,2次达73.43%,提高了AML在短时间内达CR的疗效,为进一步化疗奠定了基础。同时对DA和DAE方案骨髓抑制状况作了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此方案对于无层流设施的一般医院治疗AML提供一项容易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复发原因。方法:分析小儿AML39例,均为初治,采用DA或DAE或HA或维甲酸治疗,缓解后经巩固,再给予强化方案治疗3个疗程以上。结果:39例中有14例复发,其中M1 1例,M2 7例,M3 2例,M41例,M5 3例,复发平均时间为15个月,复发原因与患儿年龄(<18个月,>10岁)有关,年龄越大,对化疗耐受性差,预后不佳,其次,AML的预后与缓解速度快慢有关,缓解速度越快,预后较好,本组复发病例多为第一疗程后不缓解,复发14例在强化过程中有早期细胞上升现象,结论:小儿AML复发与年龄,疾病缓解速度有关,是否与治疗过程中有无早期细胞反跳现象有关,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改良四唑盐法快速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个体化治疗,用四唑盐法测定了2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确定了不同化疗药物药敏阈值,计算了联合化疗方案综合杀伤率,并确定了联合化疗时体内外疗效评定标准。23例白血病患儿药敏评定结果:药敏总符合率为91.3%,阳性符合率为94.7%,阴性符合率为75.0%,体内、外疗效有较好的一致性(r=0.7,P<0.05)。结果表明,改良四唑盐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前瞻性观察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应用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化疗时的变化。 临床资料 1997年10月至1998年11月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年龄为3岁、4岁、12岁。均处于完全缓解(CR)期,CR时间1年~2年。3例共进行9次HDMTX化疗,分别进行4次、3次、2次。HDMTX方案:每3个月1次,剂量为3.0g/m~2,按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为柔红霉素(DNR)的衍生物,与DNR不同点是C4位上没有甲氧基[1],这一微小的变化使其抗肿瘤活性优于DNR[2],且心脏毒性低。目前国内7有关文献报道多用于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自1994年6月-1996年5月试用IDA为主的联合方案对11例初治小儿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其中8例完成了诱导方案(其余3例诱导初期自动出院),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8例患儿均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男5例,女3例。年龄2.5岁一12岁,平均年龄8.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4.
我院儿科从1987年5月~1990年5月共收初治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经化疗及辅助治疗获完全缓解(CR)者7例(70.0%),其中4例(占CR者57·1%)存活M3年,4例中有1例(占CR者14.3%)存活>5年,现就该4例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诊情况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该4例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血象与骨髓细胞形态结果,按1986年杭州会议“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修订案)”标准“‘确诊,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1十岁~10岁,骨髓片报告示原淋十幼淋数为68%~85%,血片均可见幼稚细胞,白细胞数3.5X10’八。~32X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EB病毒相关HLH(EBV-HLH)患儿在接受化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4岁、7岁,均接受HLH-2004方案化疗,依托泊苷(VP 16)的累积量分别为1 500 mg/m2及3 900 mg/m2;例1于首次化疗18个月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予维甲酸加柔红霉素诱导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此后规则化疗,随访30个月,持续CR;例2于首次化疗50个月后继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予化疗后达CR,但于诊断急性白血病15个月后复发,继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次达CR,此后随访1年,持续CR。2例患儿加文献报道13例HLH接受化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患儿,共15例患儿,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2岁6个月(4个月~19岁),VP16的累积剂量中位数3 900 mg/m2(400~20 975 mg/m2),HLH与继发白血病的间隔中位时间24个月(6~72个月)。15例患儿中,5例M3,只接受化疗,均无病存活;10例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3例接受化疗(1例死亡、2例不明),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存活、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 HLH治疗后继发的急性白血病多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维甲酸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预后良好;而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预后差,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儿,女,3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月余,皮肤瘀斑2天"收入院.入院诊断: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系中危CR1);2、化疗后骨髓抑制.患儿按CCCG-ALL2020方案中危组化疗,现已完成诱导缓解化疗、巩固化疗前3次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d19评估达完全缓解.既往有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形态学(M)、免疫学(I)级细胞遗传学(C)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对形态学诊断为AL的14例患儿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检测作免疫分型,对其中11例用骨 细胞染色体直接培养法,G显带技术作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4例AL中形态学分型为生淋巴细胞白血身(ALL)9例占64.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5例占35.7%,免疫学分型证实其中1例ALL是混杂型白血病(HAC),2例M5分虽是早B-ALL和M3,1例M3定为M4,14例A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与免疫分型相符者10例,符合率10例,符合率71.4%,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不符合4例占28.6%,14例AL中作细胞遗传学分析11例,检出异常核型3例,栓出率27.3%,在11例细胞遗传学分型的AL中,形态学分型与MIC分型的符合率72.7%,而免疫学分型与MIC分型符合率为100%,表明MIC分型研究对小儿A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后判断具有一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发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烈的化疗致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重度抑制,造成了患者粒细胞的缺乏(粒缺)。由于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继发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严重或致死性细菌或/和霉菌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治疗成为当前棘手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血液科近五年内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粒细胞缺乏的57例患者的感染与治疗情况归纳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7例粒缺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男:女=4:3.年龄1岁一14岁,年龄中位数为7岁。其中37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病例共10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CDl4在小儿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本文采用CD45/SSC多参数散点图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AL)患儿白血病细胞的CDl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158例中有9例(5.7%)表达CDl4,且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Dl4在M4/M5患儿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M4/M5患儿(P<0.01);M4和M5b患儿CDl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2及M5a(P均<0.01);CD11b在M2的阳性率(6/20例,30%)明显低于M5(7/9例,77.8%,P<0.05);CDl5在M5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5b(P<0.05)、M2(P<0.01)及M4(P<0.05)。在AML组中,CDl4的表达与CD11b、CDl5呈正相关(P均<0.01)。提示CDl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MLI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64.3%。CDl4和CDl5有助于M5亚型的区分及M2与M5a、M2与M4的鉴别诊断,CDl4和CDllb则有助于M2与M5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是小儿常见恶性肿瘤,占儿科肿瘤发病的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小儿白血病治疗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于1993年4月北海会议制定了统一的小儿白血病治疗方案「'。现将我院儿科血液组初步使用该方案治疗初发白血病疗效观察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卫.病例来源全部病例64例均为我科血液组1996年4月~1997年10月收治的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I。)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I。l型8例,IJ2型42例;高危ALI。16例,标危AI。L3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