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对6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30例为森田疗法组、20例为非森田疗法组)和6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骨矿物质含量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正常人群与森田疗法组比较无差异,与非森田疗法组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森田疗法组与非森田疗法组的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在运动量、工娱疗时间及骨矿物质含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两组除血清钾和磷有显著性差异外,血清钠、氯、钙、铁无差异。提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矿物质含量与运动量的大小有关,与年龄、体重、身高、病程、住院时间、饮食、服药无明显关系。说明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身健康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骨矿含量与骨质疏松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生率随绝经年限增长而逐渐增高。本文对50~70岁正常老年妇女96例和近期内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老年妇女45例的骨矿含量进行了比较。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50~70岁(平均60.25±5.46岁)的非暴力性骨折女性患者45例,作为骨折组。骨折部位为股骨颈、椎骨、挠骨远端等,每例患者均拍有骨折部位的X光片。另随机抽取未发生骨折的老年妇女96例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1~15年不等,均无妇科及肝肾疾病,亦无内分泌系统疾病。近半年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 …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市儿童骨矿物质含量,我们使用国产骨矿物质测定仪,对343例7岁以内正常儿童进行BMC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择汉族正常儿童,定期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4.
补钙对低钙膳儿童骨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王身笏  李德强 《营养学报》1996,18(1):97-102
江门市162名7周岁(男童87人,女童75人)低钙膳食习惯的儿童,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实验组以碳酸钙形式补给,每天供给钙300mg,对照组给予同外形的安慰剂,持续18个月。每6个月测定上臂的骨矿物质含量(BMC)、骨矿物质含量与骨宽的比值(BMC/BW)一次。了解膳食的基础摄入情况和测定25-羟维生素D3的生理活性等。结果:18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BMC(16.5%:13,97%,P=0.02),BMC/BW(9.45%:6.31%,P=0.0008)。表明增加钙的摄入对骨的获得有一定作用,但对身高的增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骨矿物质含量(BMC)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骨质疏松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于2017-2020年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随机抽取1578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骨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定义的肥胖指标与骨矿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  相似文献   

6.
不同钙摄入量的两地南方儿童骨矿物质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单光子吸收仪测量5岁儿童(115名江门市儿童和128名香港儿童)桡骨远端1/3处骨矿物质含量(MBC)。江门市和香港儿童钙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44±46及542±332mg/d。江门市儿童骨矿物质含量、体重和身高均明显低于香港儿童的相应数值,分别低14%、10%和4%(P<0.001)。经多元回归分析调整后,骨矿物质含量的地区差异仍是0.0303g/cm。比较两地低钙摄入量的5岁儿童骨矿物质含量,江门市儿童骨矿物质含量同样明显低于香港儿童(P<0.003)。本研究结果提示,儿童骨矿物质含量的地区性差异可能与其长期钙摄入量和体力活幼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肥胖男童骨矿物质含量及瘦体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以体脂含量增加为特点的肥胖儿童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及瘦体重有何变化。方法 应用体块指数(BMI)诊断的肥胖组及对年龄、身高进行一一配对的正常组儿童各17例,年龄7-13岁,测定其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密度(BMD)及瘦体重(LM),观察二组间的差异,再用体脂含量百分比(F%)来重新诊断这34名儿童,观察肥胖组与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应用多因素分析肥胖与骨矿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应用 BMI为诊断标准时肥胖组与对照组间的BMC、BMD、LM有显著差异。改用F%为诊断标准后,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BMC、BMD差别消失,LM之间的差别也减小,多因素分析结果:体脂含量、肥胖与BMC无关。结论 若以体脂含量增加来定义肥胖儿童、其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与正常儿童相比无差别,瘦体重差别也不大,单纯体脂含量的增加并不能引起骨矿物质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大鼠骨矿物质含量与组织中钙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显峰  荫士安 《卫生研究》1997,26(2):102-105
用SD1000型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研究了98只15周龄Wistar大鼠的股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BMC/BW)与组织和血中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雌、雄动物的身长、体重、骨宽度(BW)、BMC、BMC/体重、BMD/体重及BMD/身长均有显著性差异,活体BMD与动物的钙总摄入量、身长、体重、及钙存留率显著相关(P<0.05);BMC与钙总摄入量、身长、体重、性别和肝脏钙含量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动物身长、体重、钙总摄入量和心脏钙含量与活体BMD呈线性关系,动物身长和血浆钙含量与离体BMD呈线性关系。活体测量结果BMC、BMD由于其与动物的生长发育、钙存留率及肌肉和血浆钙含量具有相关和直线关系,且简便易行、不需要处死动物,因而认为可以反映动物体内钙营养状况和骨质积累情况。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7—13岁儿童骨矿物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济南市儿童骨矿物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营养,促进发育,预防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1998年采用SD-1000型单光子骨矿物测量仪,检测了济南市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761名7-13岁健康儿童(其中正常体重儿童656名,中度以上肥胖儿童105名)左前臂中上1/3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济南市儿童骨矿物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为儿童合理营养 ,促进发育、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 1998年采用SD -10 0 0型单光子骨矿物测量仪 ,检测了济南市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761名 7~ 13岁健康儿童 (其中正常体重儿童 65 6名 ,中度以上肥胖儿童 10 5名 )左前臂中上 1/3处桡骨和尺骨的骨矿物质含量线密度 (BMC)和面密度 (BMD) ,并测量了身高、体重、胸围、皮脂厚度、肺活量等 ,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并比较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桡骨BMD。 [结果 ]桡骨和尺骨的BMC与BMD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各年龄组桡、尺骨骨矿物质含量BMC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体重和体块指数 (BMI)与骨矿物质含量关系密切。肥胖组骨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济南市 7~ 13岁儿童骨发育状况良好 ,体重和体块指数是影响骨矿物质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288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基因PvuⅡ和XbaⅠ两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腰椎2~4及股骨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显示ER基因的XbaⅠ位点XX基因型与腰椎2~4的骨密度增高呈显著性相关(P=0.045);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ER基因单倍型与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因XbaⅠ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女性腰椎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红三叶草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三叶草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5只体重(250±10)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灌胃蒸馏水)、模型组(灌胃蒸馏水)、雌激素组(乙烯雌酚)、红三叶草异黄酮处理组(高、低剂量)。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行相同手术操作,但不切除卵巢。各组动物均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自由摄食和饮水,造模1周后开始喂药。实验8周后对大鼠双股骨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进行检测,心脏取血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碱性磷酸酶(AKP)和骨钙素(BG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三叶草异黄酮高剂量组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BMD和BMC,降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结论]红三叶草异黄酮不仅可以维持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而且可以替代雌激素对骨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2例)及100例健康者检测其馒头餐前后C肽和血糖水平.及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结果:①糖尿病各组L2-4、Wards、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显著降低。②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38%和65.3%,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病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与平均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女性患者骨密度与绝经时间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骨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体重对青年人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指标.[方法]通过测量114例年轻健康人的身高、体重,测量其头、上肢、下肢、躯干、肋骨、骨盆、脊柱和和全身骨密度(BMD),以及上肢、下肢、躯干和全身骨矿含量(BMC).并分析体重与骨矿含量和骨密度间相关性和体重对两指标的影响.[结果]两性体重与下肢、躯干、全身BMC相关性均较体重与这3个部位BMD的相关性强,男性体重与BMC的相关性不如女性;体重标化的下肢BMC具有最小的变异系数,其次是全身和躯干的BMC变异系数较小.[结论]体重与BMC和BMD均呈正相关,尤其和BMC相关性最强,故分析骨矿含量时,用体重校正可更加准确反映个体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钟菁  邱波  徐惠明  张志焱  陈萌  周竹  郭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521-4523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治疗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及对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符合入、排标准者178人,其中女性118名,男性60名,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振动治疗仪给予频率(32±3)Hz,加速度0.5~2.94m/s2的振动,每次10min,每周3次(隔日1次),共12周。主要观察指标:第2~4腰椎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左下肢肌肉力量,左侧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全身脂肪分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下肢肌肉力量,左侧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力式振动可有效防治下肢骨质疏松,对体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86-1887,1889
[目的]研究运动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体育专业并有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运动组,非体育专业并无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相关指标值。[结果]性别和运动分别是影响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骨强度值、t值和Z值的因素。并且运动对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各指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规律的运动对人体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报告是用国产单光子BMD—4型骨密度检测仪测定789例2~8岁正常儿童的骨密度。结果显示:儿童骨密度与年龄成正相关,7岁时出现骨密度增长高峰。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以上者占受检总数的11.4%。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饮用牛奶及用维生素A、D组儿童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提示奶制品及维生素A、D的服用,对儿童骨骼生长发育及骨质疏松症早期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DPX-NT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骨密度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在UC患者中,激素治疗患者t值明显偏低,t值与激素累计量呈负相关。轻、中、重度三组UC患者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溃疡性结肠炎组血钙、ALP、血磷、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C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有关,与病情轻重和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许俐  陈艳  卢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84-1385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体成分、下肢肌力、抗骨折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定40~89岁进行健康查体的妇女626名,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用骨密度仪测量股骨颈骨密度,神经关节功能测试仪测定下肢肌力、抗骨折能力、全身的脂肪含量,进行各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股骨颈骨密度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和全身脂肪含量、下肢肌力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呈正相关;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与骨密度、下肢肌力成正相关,与体重及体重指数、全身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重体重、脂肪含量高的人有较高的骨密度,但其抗骨折能力并不一定强。中年以后体重增加而下肢肌力及骨密度下降是造成机体抗骨折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抗骨折能力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的一个新的指标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乳清蛋白肽对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胰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制备促钙吸收肽,研究乳清蛋白肽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低钙组、补钙组、正常组和样品组,样品组以灌胃方式给予钙和乳清蛋白水解肽。4w后处死,取小鼠双侧股骨湿重、干重、长度和股骨指数。结果含肽低、高剂量组的股骨长度分别为16.62±0.39和16.97±0.29 mm,均显著(P0.05)大于低钙对照组16.36±0.41mm;含肽低、高剂量组小鼠股骨密度分别为1.417±0.044和1.429±0.042 g/cm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低钙对照组1.335±0.122 g/cm3;含肽高剂量组小鼠的股骨干重为0.0666±0.0042g,显著(P0.05)大于低钙对照组(0.0536±0.0022)和补钙组0.0596±0.0052 g;含肽低剂量组小鼠的股骨钙含量为221.16±6.24 mg/g显著(P0.05)大于低钙对照组213.46±12.65 mg/g;含肽高剂量组的股骨钙含量为228.55±5.18 mg/g极显著(P0.01)大于低钙对照组213.46±12.65 mg/g和补钙组215.32±15.72 mg/g。结论乳清蛋白水解肽对钙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