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表现,评价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肠多发性憩室12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10例,2例合并回肠多发性憩室。结肠多发性憩室6例,1例并发回肠多发性憩室及结肠癌。结论 空肠多发性憩室多并发于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近-中段是好发部位。结肠多发性憩室多见于右半结肠,可有结肠变形。未见独立发生的回肠多发性憩室。钡餐造影能够确诊,小肠灌钡及钡灌肛可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2.
使用CM型氢气微分析仪,对37例肝硬化腹水及3例血吸虫性肝病伴腹水作氢气呼吸法葡萄糖试验,并与30例正常成人的检测结果进行列照,目的是测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结果9例阳性,发生率为22.5%。经使用抗生素后转阴。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机理。及时诊断及治疗,不仅可增强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能防止可能由肠道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放射科(121500)桑雅荣,崔国栋锦西市医院外科(121500)赵永驰 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  相似文献   

4.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121500)桑雅荣,翟国栋,赵永驰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报告如下。女患.28岁。以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5.
小肠憩室疾病并不多见,根据憩室壁的组织解剖可分为真性与假性憩室,前者为小肠壁全层突出,后者不含肌层.可先天性也可后天获得.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最多,在胃肠道钡餐检查中发现率3%~7%;空回肠憩室少见,发现率低于1%;回肠段Meckel憩室的尸检发生率约为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并发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憩室的术式。方法 :比较本院 1997~ 2 0 0 3年收治的十二指肠憩室并发胆胰疾病 46例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结果 :憩室切除 3例中 1例十二指肠瘘自动出院 ,憩室内翻缝合 2例中 1例胆总管压迫完全性梗阻 ,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8例中 1例输入袢不全梗阻。结论 :并发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憩室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憩室的大小、与乳头的关系来决定 ,尽可能采用微创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锐  陈卫昌 《苏州医学》2009,32(2):79-81
小肠出血是指发生于Treitz韧带以下,回盲部以上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出血,发病原因包括消化性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小肠憩室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以血管畸形、肿瘤、憩室最为多见。小肠出血临床上并非常见,在所有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占3%~5%。但由于该区域为胃、十二指肠及结肠镜难以抵达的盲区,临床诊断颇为困难。  相似文献   

8.
氢气呼吸试验检测血液病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内科(201900)李海棠,江佛湖,董雅珍,颜记贤瑞金医院内科(200025)熊树民采用HBT一I型微量氢分析仪,对3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葡萄糖氢气呼吸试验。并与30例正常人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小肠憩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以美克尔憩室多见。憩室可并发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憩室炎、憩室穿孔、憩室疝,甚至肿瘤的可能,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以确立诊断。近几年来我科运用腹腔镜技术诊治42例小肠憩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CM型氢气微分析仪,对46例溃疡病人在服用甲氰咪呱过程中进行葡萄糖呼吸试验,发现6例肺泡呼出气含氢量>20ppm,即呼吸试验阳性。服用抗生素后复查葡萄糖呼吸试验均转阴性,提示6例阳性病人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为13.05%。扼要介绍葡萄糖呼吸试验的原理、溃疡病人服用甲氰咪呱后引起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小肠憩室病的并发症很难在急诊时作出诊断,常延误手术治疗。本文报道了对7例小肠憩室病患者并发症的诊断经验。方法:对1995年1月1日到2001年6月30日间的7例小肠憩室病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73.1岁。4例并发出血,3例并发憩室炎穿孔和脓肿。结果:并发症的发作和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0.6d。4例患者小肠钡餐检查显示憩室病。内镜或CT排除了急腹症其他病因。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部分小肠,仅有1例进行改道吻合术。1例患者死于脓毒性腹膜炎。结论:小肠憩室病比较罕见。在胃肠出血或梗阻的情况下,可采取对常见原因排除的方…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憩室复发率高,患者年龄相对偏大,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现将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14例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一种无损性、准确的氢气呼吸试验(HBT),对糖尿病病人和正常人进行了某些肠道功能的对照观察(包括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传递时间以及乳糖耐受情况)。方法一、对象:从门诊和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30例  相似文献   

14.
吴志刚  庞英泽  黄莉  李春 《当代医学》2013,(17):109-111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钡餐检查和(或)ERCP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CT图像。结果 28例患者中CT能够观察到乳头旁憩室直接征象24例,18例并发胆胰疾病。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早期明确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憩室比较常见,有的统计,在胃肠X线检查中发现率为2%。十二指肠憩室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人,大多数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内后壁,尤其是壶腹区。十二指肠憩室在临床上引起阻塞性黄疸较为罕见,其多数乃由于十二指肠壶腹区憩室炎或壶腹上区十二指肠憩室压迫胆道所致。关于十二指肠壶腹区下方憩室炎引起阻塞性黄疸病例者尚未见有报告。十二指肠憩室炎可引起阻塞性黄疸往往不被临床和放射科医师所注意,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十二指肠壶腹下方憩室炎并发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憩室为胃肠道壁层向腔外膨出所形成的囊袋。腔内憩室的发病机制与前者迥异而少见。消化道憩室的发现约占胃肠道X线检查的5~9%,多发于结肠,其余依次为小肠、食管及胃。据我院160例统计,发生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其余依次为食管、小肠、胃及结肠(表1)。  相似文献   

17.
小肠憩室为一常见病,其中十二指肠憩室最多见.我们 X线检查的发现率为2~3%,以中老年为主,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诊治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治经验。结果 22例为低张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和(或)十二指肠镜检查证实.12例为术中发现。10例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单纯憩室切除7例.内翻缝合4例.奥狄括约肌切开成形3例,胃大部分切除憩室旷置7例(毕Ⅱ式吻合3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4例).胆肠Rouren—Y吻合3例,3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乳突旁憩室行憩室切除术后并发急性坏死胰腺炎死亡。结论 低张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和(或)十二指肠镜是确诊本病的可靠方法,当憩室有并发症时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至2007年对适应证范围进行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结果:22例患者接受检查(1例插管失败),14例阳性,其中Crohn病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恶性肿瘤1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美克尔憩室1例,小肠良性肿瘤3例,小肠内疝并小肠梗阻2例,小肠柿石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近端多发息肉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越明显,阳性检出越高,比传统口服法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从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院33例经多项常规检查阴性、疑为小肠出血的患者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分别以经口或经肛方式检查完小肠,检查所用平均时间为(50.5±13.4)min;绝大部分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良好。结果检查阳性率87.9%,其中多发性小肠溃疡5例,克罗恩病3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2例,小肠间质肿瘤4例。高分化腺癌1例,钩虫病2例,小肠血管瘤出血2例。其他小肠血管畸形出血4例,美克尔憩室2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无明显异常4例。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病变,是一种直观、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