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4~5年来,极化转移技术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谱线的多重性测定已经设计出许多脉冲序列。本文介绍了INEPT、DEPT(EPT)、反转INEPT、反转DEPT和适用于I(I_1)_mS(I_2)_n自旋系统(此处I_1、I_2为任意自旋数)的通用极化转移序列(UPT)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还介绍了最属上乘的编辑~(13)C亚谱的DEPT—季碳法;对于没有相移装置的较老的谱仪则介绍可采用各种J调制的SEFT和用多量子收集器使信号增涨的SEMUT脉冲序列来编辑~(13)C亚谱。  相似文献   

2.
铁谱技术及其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铁谱仪的原理与结构铁谱仪包括分析式铁谱仪(Analyticsl Ferrograph),直读式铁谱仪(Direct Reading Ferrograph,和在线铁谱仪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初期,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铁谱技术(Ferrography)。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的W.W.Seifert和美国Foxboro公司的V.C.West-colt共同研究而发表命名的。铁谱技术是一种以磨损微粒分析为基础的诊断技术。它用于观察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内部,而无需将各个工作零件打开或关闭就可以确定它们的磨损状况。铁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不拆卸状态下抽取机械润滑油样,利用高梯度强磁场,将油样中所含的磨损微粒分离排谱,进行检测。以获得机械磨损的可靠信息,判断机械磨损的部位、性质和程度。铁谱仪器是实现铁谱技术的关键设备。目前有三种类型的仪器——分析铁谱仪,直  相似文献   

4.
在FX-100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建立了MLEV-16宽带去耦系统.对去耦电路的各级信号进行了分析,说明了MLEV-16去耦电略的控制关系.利用去耦电路实现了由计算机和可编程序器控制的宽带去耦,用波谱仪原有去耦功率作了~(13)C{F~(19)}氟宽带去耦的碳-13谱的观测,去耦范围达12.4kHz,可以满足大部分有机氟化物的~(13)C核磁共振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铁谱仪工作原理铁谱技术(Ferrography)是一种从润滑油样中分离并检测出磨损颗粒的浓度和尺寸分布情况的技术——包括从取样开始,直至作出分析与判断为止。实现这一整套技术的仪器称为铁谱仪(Ferrogiaph)。本文将要介绍的是铁谱仪的一种:直读铁谱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自制的一台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PFT—NMR谱仪),可用来观测'H的常规谱,并可进行相干累加,工作频率为100MHz;灵敏度优于50:1;分辩率优于5×10~(-9)。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的另一类INADEQUATE(~(13)C—~(13)C相关谱)谱、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基于多量子迁跃的逆检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HMQC和HMBC,并介绍了INADEQUATE谱在化合物结构测定及~(13)C谱峰归属的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及~(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HMQC和HMBC谱的特点及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定性分析了细菌合成的不同链长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链长度的PHA可以通过其C=O、C-O-C和3000cm~(-1)~2800cm~(-1)处CH_2和CH_3峰的位置、数目和强度进行鉴别,较传统的识别方法,FTIR光谱法更为快速,并且不损坏样品  相似文献   

9.
集成电路简易极谱仪,全部应用国产元件组装,线路简单、结构牢固、性能稳定、造价低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是一种较新型的快速极谱仪。这种仪器配用汞膜电报,可作常规极谱及阳极溶出极谱测定,并可从表头上直接读取极谱电流。因此,很运用于野外及炉前等现场分析。同时也可根据需要,配用记录仪或示波器记录极谱电流。本仪器已提供生产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仅对仪器的原理、结构、电路作一简单介绍并举出几种检测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于测量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的椭圆弯晶谱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了一种椭圆弯晶谱仪用于测量0.44~0.81 nm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该谱仪采用X射线CCD作探测器,用PET(2d=0.874 nm)晶体作色散和聚焦元件,将晶体弯曲并粘贴在离心率和焦距分别为0.9586和1350 mm的椭圆形不锈钢基底上.对该谱仪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打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光谱分辨率接近1000.  相似文献   

11.
含氮固体物质的核四极共振远程探测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14N核四极共振远程探测仪。它利用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将获得的核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或回波信号进行相干累加以提高信噪比。整个系统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前者由射频脉冲放大器(有效值功率输出约300W)、探头、接收机和IBM—PC机构成。后者由PC机上的脉冲序列程序和数字信号处理程序组成。利用这台谱仪,能够在几十秒时间内得到距离探头线圈10厘米以内的典型含氮化合物的核四极共振谱  相似文献   

12.
硝基化合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基华  邓林 《质谱学报》1993,14(3):52-60
2,6—DNT、2,4,6—TNT、3,5—DNT、3,4,5—TNT、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已烷(RDX)、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以及杂环硝胺偕二硝基化合物的裂解机理是用电子轰击方法研究的。在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突出的反应机理是消去OH基的“邻位效应”和C—NO_2键裂分反应。RDX和HMX的裂解机理以典型的丢失结构单元CH_2NNO_2和基团NO_2、HNO_2、NO为特点。杂环硝胺偕二硝基化合物的裂解机理是以典型的丢失基团如NO_2、NO、HNO_2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铁谱分析是检测机械磨损程度的重要手段,旋转式铁谱仪由于其成谱效果良好而广受欢迎.为满足油液检测工作的要求,设计一种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旋转式铁谱仪.该铁谱仪采用STC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铁谱仪制谱磁头转速控制及油样与清洗剂自动供应等功能,能同时满足分系统独立操作与整个系统的全自动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分析式铁谱仪与旋转式铁谱仪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析式铁谱仪与旋转式铁谱仪制谱时磨屑的沉积机理、磨屑的实际沉积过程、谱片上磨屑特征参数的统计规律、谱片重复性等方面对两种铁谱仪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1.故障现象及其原因 SPEX 1403型激光拉曼光谱仪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仪器波数扫描精度下降和重复性变坏的现象。 (1) 对已知谱线的测定,谱仪计算机显示的谱线波数值与实际谱线波数值相差变大,可达几十个波数;反复对固定谱线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LC是一种优良的分离手段,NMR是一种很好的解析结构的谱学方法。本文介绍了LC-NMR联用谱仪的发展、谱仪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椭圆弯晶谱仪波长分辨能力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椭圆弯晶谱仪的波长分辨能力。在假设谱线的固有宽度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对两种实际影响椭圆弯晶谱仪波长分辨能力的主要因素,即光源空间尺寸和非理想椭圆分光晶面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仿真。定量地分析了非理想椭圆晶面和光源空间尺寸对椭圆弯晶X射线谱仪波长分辨本领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出射狭缝宽度与椭圆弯晶谱仪波长判读加宽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了光源空间尺寸在限制谱仪的波长分辨能力方面仍然起关键主导作用;结合椭圆分光晶体的结构参数,合理地选择出射狭缝宽度,可使谱仪达到足够好的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用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出射狭缝宽度(2δ)为10mm时,实测的谱线半高全宽(Δλ)为3.1×10-3nm;2δ为4mm时,Δλ为2.3×10-4nm,实测结果佐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了激光雨滴谱仪探测原理、雨滴谱形成机制及降水现象识别判断方法,通过对2018年江苏省70个气象台站雨滴谱仪识别判断的降水类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从准确性(捕获率、漏报率、错报率、空报率和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和一致性(起止时间差15 min或以内、15 min以上)等方面进行数据可用性评估。  相似文献   

19.
旋转式铁谱仪生成谱片观察规范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以磨屑的群体分析理论为依据,以旋转式铁谱仪生成的谱片为研究对象。对于任意一个油样,为了反映油样中磨屑群的群体特征,运用数理统计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以谱片上大磨屑对全体磨屑的面积比和大磨屑的数量两个群体特征参数为例,论证了所需谱片的最小数目以及每一张谱片上所需观察的最小视场的数目,据此建立了旋转式铁谱仪生成谱片的观察规范。  相似文献   

20.
时间交替ADC系统的一种动态误差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有许多方法被用于补偿或减少时间交替ADC系统各个通道失配带来的误差,但这类方法仅考虑了静态效果,没有提供一种测量时间交替ADC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对SFDR提高非常有限,并且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采用由状态空间索引的误差表对时间交替ADC系统的输出进行校准.该方法将某一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对其它通道的误差进行测量并生成由时间交替ADC系统输出状态索引的误差表,利用该误差表对各个通道的输出进行动态校准.最后将该方法用于400 MSPS/12 bit高速数字化仪的校准,在输入幅度为1 V的1 MHz正弦信号时,高速数字化仪的杂散失真可降低20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