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坡彝族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跳弓节可堪称民俗风情中的一朵奇葩,它向人们展现了极具魅力的优美舞蹈、极富原生态韵味的节日氛围。文章试从舞蹈等几个面探析跳弓节的魅力所聚,以便对其更好地领会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彝族跳弓节的原始宗教烙印方士杰跳弓节是地处滇桂交界彝族村寨(如广西那坡县城厢镇的者祥、达腊寨,云南富宁县板仓乡的龙羊寨等)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四月上旬举行,为期三天。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该民族的原始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清朝对滇川黔交界的彝族地区所进行强制性“改土归流”,引起了该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表现在政治上,土司土目势力的衰落和新兴彝族地主的出现;经济上,领主经济逐渐缓慢地向地主经济过渡;文化上,汉文化不断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发展变化与该地区民国年间彝族地方势力的崛起有直接的关联。所以这个问题的探讨,在西南地方史、民族史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初,中共云南工委贯彻党中央指示,广泛发动西南各族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简称“边纵”,为云南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 滇桂黔边纵的建立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曲靖地区的彝族近年约有二十余万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4%,占云南省彝族人口的6%;曲靖地区的八县一市均有分布,多数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同汉族杂处。主要支系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和撒尼数种,以白彝人数居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东部和东南方言。不少地区彝语业已消失,绝大多数通用汉语汉文。 曲靖地区彝族自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同汉族的融合更为普遍、迅速,其文化习俗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变迁,吸收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同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及其支系的文化特点。50年代以来,学界缺乏对这一地区彝族的民族志调查,唯此,笔者近年做的田野工作试图略加弥补。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经过专家学者研究以后感到奇怪的是这些造型奇特的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格格不 入,而与同属一域的彝族文化牵强可言。目前“三星堆”族属仍是一个谜,就近年有关专家学者对三星堆文明与彝族古文化探 讨基础上说说浅识。  相似文献   

7.
“滇”考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从新的角度考证了“滇”、“滇池”等的由来及其本义。  相似文献   

8.
湘西地区苗族“跳香舞”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西地区苗族人的“跳香舞”是人们为了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风俗性舞蹈,它在表演呈式、音乐、艺术特征等方面有着自己的固定模式,是在湘西独特的人文环境与朴素民风中熏陶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笔者试求对“跳香舞”的内容与形式、音乐与表演、产生与发展、艺术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结合古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对月中“桂”进行了考证,认为月中“桂”及吴刚所伐之“桂”最初意象均应为樟科肉桂。“桂”是由“圭”孳乳派生出来,而“圭”文化本原就是象征繁衍生育的蛙崇拜,“桂”与月文化及其主要元素都表现出深度的契合性,“桂”入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唐宋时期,中秋节的形成促使月中“桂”逐渐从“肉桂”变形成“桂花”,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下仙界,被人逐渐认定为木犀科桂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彝族地区386个幼儿及其父(母),测查父母对幼儿所采取的教养方式状况。分析认为,彝族地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随幼儿年龄增长而增加;彝族父母所采取的消极教养方式多于汉族父母。因此,作者建议彝族地区父母尤其是彝族父母对幼儿多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等积极教养方式,少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消极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彝族“打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歌”史称“踏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民间歌舞。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曲调优美、歌词内容丰富、舞姿活泼多变,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保护彝族“打歌”这一传统文艺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关清末西藏盐井"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保罗和觉安拉姆认为:由于盐井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引发的管理上的混乱、设立盐厘局与腊翁寺"不应"、天主教的进入引发宗教间的冲突是导致腊翁寺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充分梳理并密切结合实地调查调查资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建构并分析"腊翁寺事件"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末在川边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巴塘事件的影响和腊翁寺、边军对经济利益(盐税)的追求才是引发该事件的三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人们对彝族为什么以"黑""白"为族称的问题困惑,有些学者对此问题提出种种疑问和看法。实际上黑白文化内涵与外延涉及诸多彝族深层文化。文章主要探讨彝族与"黑白"自称关系、"黑白"与宗教关系、"黑白"与月历关系等历史文化关系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跳早族”     
《成才与就业》2011,(20):3-3
不少学生刚毕业带着无限憧憬,经过一番打拼,通过各种努力,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顺利实现了就业;半年后,他们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为待遇、职位等各种原因,辞掉了旁人看来得之不易的工作。尽管有些犹豫,有些留恋,但他们还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他们就是“跳早族”。据调查,不少人“跳早”与他们“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设施和统治制度 公元一二五三年,忽必烈率兵进攻西南,对各地实行军事统治。一二七四年(至元十一年)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在今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行使中央政府的国家主权。《元史·地理志》载:一二七五年于凉山地区“置总管府五”,即建昌路、里州路、德平路、定昌路、会川路。到了一二七七年(至元十四年正月),“立建都、罗罗斯四路,并置官属”。当时只有四路,后来添设里州总管,合为五路。《元史·地现志》载:一二八六年(至元二十三年),罢德平、定昌二路为德昌路,一二八九年并里州于建昌路。因此《元史·地理志》载罗罗斯宣慰司所属只有建昌、德昌、会川三路。罗罗斯宣慰司最初隶属四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恩施自治州的城市低保状况在总体上较好地贯彻了国家政策并采取了一些独特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松动和交通的便利,民族地区人员呈现出频繁的流动趋势。这种人群流动不但是文化接触和传播的载体,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传播问题。文章选取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昭觉县竹核坝子为田野点,深入地进行了以艾滋病的传播与防控为主题的实证调查,试图从地方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该民族地区现时段的艾滋病传播特征和疾病防控实践过程进行理解和分析,并提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社区主体性的调动和国家—民间资源的整合运用是有效遏制艾滋病进一步向一般人群蔓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在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19.
"哭嫁歌"作为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民间婚嫁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人们对婚姻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成为出嫁女性求得情感释放和心理慰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凉山彝族"哭嫁歌曲"调哀婉动人,催人泪下,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凉山彝族"哭嫁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中,濒于失传和消亡的边缘。本文在对凉山彝族"哭嫁歌"丰富内涵进行梳理剖析的基础上,将赋予历史记忆、角色期待、身份认同、伦理价值等和谐因子的凉山彝族"哭嫁歌"纳入非物质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视野下给予关照,力图使这一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在延续和固化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族群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期更好地构建现代婚姻自由观念,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个人能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并时莉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他就会成为一名成功者。而被淘汰的,永远是那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