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姬铭  江广顺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7):110-112
网络处理器是专门用来执行数据处理和转发的高速可编程处理器。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处理器在网络交换及网络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XP2400就是INTEL公司新推出的第二代网络处理器产品。本文首先根据当今网络安全的发展形势,引入入侵防御系统(IPS)这个概念,提出了设计和实施IPS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INTEL IXP2400网络处理器硬件组成和结构;接着介绍了IPS的基本原理,并且建立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模型;最后给出了IPS在IXP2400上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IXP2400是Inte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网络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性能和较好的可扩展性。本文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及性能特点,利用了IXP2400处理器内部硬件的高性能特点,提出了“接收-基于协议的解析-匹配检测”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XP2400的入侵检测系统,使整个系统的处理性能基本达到了高速网络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可编程多核多线程处理器IXP2400为例,围绕随机测试流量的生成问题进行讨论,推导出随机测试流量生成公式,利用分解法对GI/G/m/∞/FCFS多类型客户输入开放排队网络求解,给出输出流到达时间间隔变异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控制测试帧间时延使得生成的测试流量符合多种概率分布。提出的技术应用于“基于IXP2400的网络测试系统”,并对其进行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及有 效性。  相似文献   

4.
曾华燊  骆昊 《计算机科学》2009,36(12):100-103
下一代Internet将面临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挑战.从未来高速交换设备和通信子网性能测试与评价相关的问题出发,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实验室提出的"协同多点并发穿越测试法"(CMPC-TTM)和开发中的"分布式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系统"(DCMC-TS)为背景,对路由器和通信子网的"协同多点并发测试"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初步测试实验表明:CMPC-TTM是一种通用的网络测试法,特别适合下一代高速网络和路由/交换设备的性能测试;基于CMPC-TTM的DCMC-TS比将多个直接测试器(DTC)寓于同一主机的现有测试系统优越,适应范围更广,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是近年来网络安全研究的重点,IXP2400是Inte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网络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性能和较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IXP2400的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设计方案,采用了高效的特征匹配算法,使整个系统的处理性能达到高速网络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单征  赵荣彩  张铮 《计算机工程》2007,33(11):259-260,F0003
介绍了一个基于网络处理器技术的网络认证/计费系统。该系统结合802.1x等技术的特点,具有多重信息绑定、支持脱离交换设备进行认证/计费、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等优点,采用IXP2400构建的系统硬件平台,具有较好的性能,可提供3Gbit/s的吞吐量,解决了目前IP网络运营中认证/计费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沈健  周兴社  张凡  於志勇 《计算机工程》2007,33(10):172-174
提出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状态检测型防火墙设计方案,并针对IXP2400的硬件结构,对访问控制列表和状态会话表的存储结构及表项查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发挥了IXP2400内部各硬件单元的优点,系统达到线速处理的能力,使其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防火墙的工作原理;然后提出一种三层转发的安全转发模式防火墙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方案,设计中,引进多级处理设备和多线程的实现技术,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各实现层次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高速网络测试设备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介绍了网络处理器结构及其技术特点,在深入探讨网络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网络处理器实现网络测试设备的思想和可行性设计方案,给出了一个基于IXP1200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测试设备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IXP2400开发NIDS负载均衡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高速网络环境下基于分流机制实现的NIDS体系架构,探讨了其核心部件——NIDS负载均衡器的实现及关键算法,给出了其在网络处理器上的具体实现。实验表明,基于IXP 2400网络处理器实现的负载均衡器具有成本低、研发周期短、可扩展性好的特点,完全能满足NIDS分流架构的需求,基本解决了高速网络下网络入侵检测设备的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系统和装备呈现网络化、数字化、精确化、微型化和隐形化。本文从美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实际出发,对其信息一体化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电子战对抗系统以及信息化技术与武器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总结其特点及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号武器装备试验测试需求和靶场测试设备现状,研究基于LAN的综合测试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IRIG-B码接口卡和采集器硬件设计方法,简要介绍了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和软件结构;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和软件组件技术设计,通过对系统硬件资源和软件模块进行配置与组合,可构成功能不同、规模不等的专用测试系统;具有集中控制、分散测量、通用性强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可适应多种型号武器装备试验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根据LXI(LAN based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总线技术的特点,分析基于LXI总线的网络化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基于LXI时钟同步的网络化测试设备的时钟精确同步技术,基于TCP/UDP协议,讨论基于LXI总线的B类仪器的IEEE1588网络时钟同步协议的软件实现方法。结果表明,对于LXI的B类测试设备,采用纯软件的方法实现测试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可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4.
WE6: 实时高效Windows平台IPv6网络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网络需要新的网络协议和设备。在将新设备应用到实际环境前,需要大量的实验对设备和协议进行验证。网络模拟器是进行这类实验的有效工具。为此,设计了一种同时支持IPv6和IPv4协议的Windows平台网络模拟器:WE6(Windowsplatform emulator IPv6)。可以实现对网络带宽、传输延迟、传输丢包率以及传输延迟抖动的控制和调节。在Cernet Ⅱ 上进行的实际使用表明,该网络模拟器可以对IPv6业务进行精确的实验环境控制,为协议和设备的开发与验证提供可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坦克电气电子系统组成原理日趋复杂,维修保障人员掌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维修训练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原车机械部件为框架,采用DSP控制的电气电子部件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在Eclipse环境下开发了基于Linux系统的综合控制台,并以此为核心,综合利用电气网络化技术,构建了高仿真、交互性强的实车实验环境,实现了坦克电气电子系统理论教学、状态模拟、故障设置与考试测评等功能;最后,通过某子系统计算机模拟状态数据与实车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飞行试验中各参试装备不能实时共享数据、相互引导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所有参试测量装备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链接为一个能够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讨论了运用平滑剔点、坐标转换、数据融合、数据外推等数学方法优化引导数据,实现了各设备之间快速、实时相互引导的功能,有效增强了装备使用效率和整体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网站灾难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当前灾难恢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地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灾难恢复系统主要功能、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对该系统的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煤炭企业在物资管理中存在分类粗放、评价标准主观、计算规模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该方法以物资较为通用的供求度、价值度和供应效率3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样本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物资分类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出分类结果,实现了煤炭物资重要程度的科学分类。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刘晓秋 《计算机应用》2008,28(5):1123-1124
计算机自动控制网络的建立不同于互联网和局域网,在计算机自动控制网络的结构中,底层设备可能是计算机,也可能是智能模块。如何使这些设备在这种网络工程中构成一个整体尤为关键,唯一正确的方法是网络施工前经过有效的网络测试,在测试中保证主要部件和通信的同一性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据库的远程测控自适应命令链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测试系统将分布在各个节点的测试数据、测试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综合信息网络,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操作测量仪器,获取和传递测试信息与数据;分析了传统的远程测试与控制命令链的结构,针对其缺点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库的自适应控制命令的建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控制命令链的灵活性低、不易扩展等缺点,使远程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得到提高;将该方法应用于网络化远程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中,通过向数据设备表中加入新设备的参数来动态扩充测试前端的测试设备种类,自适应生成控制命令链,实现了对远程设备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