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向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nNOS、iNOS)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升高,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多,至24h达高峰,但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并未见明显增强。米帕明保护组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iNOS的表达显著升高,使NO的形成增加,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米帕明具有下调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减少NO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纳米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12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纳米硒低、中、高剂量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试验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中SOD、MDA和NO含量变化;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纳米硒治疗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改善,脑梗塞体积和脑水肿程度显著降低,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和NO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纳米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纳米硒能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鹤续断醇提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各脑区一氧化氮(NO)浓度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模型组大脑皮质和海马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增高,五鹤续断醇提液可降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NO含量和NOS活性,各时点NO含量与NOS活性成显著正相关。结论五鹤续断醇提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和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以及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1·d-1)、假手术组(持续给药7 d,每日1次灌胃给药),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分别在再灌注后3和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并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组织中Bcl-2、Caspase-3表达的部位及数量.结果 小檗碱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显著缩小.小檗碱组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小檗碱高剂量组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数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檗碱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造成的行为障碍,缩小梗死体积.可能通过上调皮质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期间神经行为学及生化指标变化评价松龄血脉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灌胃松龄血脉康30d,采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判以及脑含水量、缺血区梗死面积、受损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的检测,同时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相应研究。结果松龄血脉康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学症状,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及大脑缺血区梗死面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增加eNOS含量,减轻脑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对SOD、NO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松龄血脉康还能影响大鼠血液流变学,明显降低血黏度。结论松龄血脉康对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卒中Ⅰ号方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于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氟桂利嗪组以及卒中Ⅰ号方小剂量、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枪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 h再灌注24 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硫代巴比妥法,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江测.结果 卒中Ⅰ号方预处理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组织NO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下调TNF-α表达,其中大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P<0.01),中等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卒中Ⅰ号方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NO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以及下调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肺和肾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阿魏酸钠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采用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后再灌注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MODS模型,按随机原则将66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及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72h、5d,7个亚组),阿魏酸钠治疗组(n=6),0.9%氯化钠溶液组(n=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技术检测脑、肺、肾Bax、Bcl-2的蛋白表达并计数,计算出平均阳性率(LI)。结果(1)大鼠脑缺血后各时相点的脑、肺和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为100.0%,MODS的发生率为57、1%;(3)再灌注后72h 3组大鼠Bax、Bcl-2在脑、肺、肾的阳性细胞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阿魏酸钠组与正常组、0.9%氯化钠溶液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IRS和Bax、Bcl-2表达失衡是脑缺血致MODS的可能机制,阿魏酸钠通过重建Bax、Bcl-2表达平衡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麻素1(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利莫那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FS),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erk1/2和caspase-3免疫阳性表达,并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利莫那班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并使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下调caspase-3的表达,上调P-erk1/2的表达.结论 利莫那班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大麻素受体、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VEGF表达增加 ,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在缺血灶周边区 ,阳性表达的小血管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 VEGF表达增强 ,VEGF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①生化指标检测组,32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bE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指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的变化。②行为学、病理学检测组,24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及GbE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并在光镜下观察脑梗死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为(1.21±0.04)nmol/mg蛋白,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0.98±0.04)nmol/mg蛋白和(1.10±0.08)nmol/mg蛋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NOS、丙二醛也呈类似改变;同时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结论Gb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和caspase-3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与Bcl-2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1)脑缺血再灌流后凋亡神经细胞主要分布于缺血周围区,随着再灌流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至24h达高峰,2d开始下降,14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2)脑缺血再灌注2h后,神经细胞Bel-2 mRNA开始表达,并随着再灌流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24h达高峰,2d后逐渐下降,至14d略高于假手术组。(3)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Bcl-2m RNA的表达规律相似,但于再灌流24h达高峰。结论脑缺血再灌流后,缺血周围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是-个动态的渐进过程,Bel-2基因表达可能抑制细胞凋亡,caspase-3基因在介导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复流脑组织大鼠脑缺血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情况及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VBD组.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杂交观测脑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30d不同时间点大鼠的GAP-43 mRNA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区周围及海马1d后可见GAP-43 mRNA表达。7d明显增多,14d开始下降,CVB—D组在上述区域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CVB-D上调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GAP-43 mRNA的表达,可能与促进轴突的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神经细胞凋亡方面研究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老龄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 3h及再灌注 3h、6h、1 2h、2 4h、72h各组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的Bcl 2、Bax基因表达影响 ,并与尼莫地平对照。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细胞损伤明显 ,细胞凋亡显著 ,Bax表达增强。脑脉通和尼莫地平能够明显改善脑组织损伤 ,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尼莫地平可使缺血 3h及再灌注 3h的Bcl 2表达增强 ,降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Bax表达。脑脉通可明显促进Bcl 2表达和降低Bax表达。脑脉通促进Bcl 2表达的作用明显强于尼莫地平。结论 脑脉通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 /Bax基因表达 ,对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后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 bcl- 2、bax和 p53m 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缺血 1 .5 h再灌注后 2 h、 6 h、 1 2 h、 1 d、 2 d、 3 d、 7d和 1 4 d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 bcl- 2、 bax和 p53 m RNA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2 h在缺血周围区 bcl- 2 m RNA开始表达 ,1 d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弱 ,再灌注 1 4 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bax m RNA与 p53 m RNA均于缺血再灌注 6 h出现 ,bax m RNA于 1 d达高峰 ,3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p53 m RNA于 1~ 2 d达高峰 ,7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 bcl- 2、 bax和 p53m 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关系 ,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2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缺血2h组,缺血再灌注3h、6h、12h、24h、48h、72h组,每组10只。评定神经功能损伤,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环氧合酶2 mRNA和蛋白产物表达。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缺血2h组环氧合酶2 mRNA和蛋白产物表达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再灌注后表达逐渐增强,再灌注12h环氧合酶2的mRNA表达达高峰(0.92±0.30),再灌注24h环氧合酶2的蛋白产物表达达高峰(0.72±0.18),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环氧合酶2基因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呈动态变化过程,环氧合酶2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及尤瑞克林的影响。 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cl-2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14.28±2.54)个/HP、0.551±0.068和(16.54±1.84)个/HP、0.585±0.084],比假手术组[(7.58±0.97)个/HP、0.324±0.042]增多(P<0.05);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ax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24.38±3.58)个/HP、0.540±0.076和(26.74±4.04)个/HP、0.527±0.065],比假手术组[(8.24±1.95)个/HP、0.309±0.037]增多(P<0.05)。尤瑞克林干预后,Bcl-2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25.61±3.41)个/HP、0.791±0.096],Bax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下调[(18.54±2.38)个/HP、0.359±0.053],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尤瑞克林可上调脑组织中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Nitric oxide (NO)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ct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cooperatively to induce neuronal death in acut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hibition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and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ROS have both been proposed as neuroprotective strategies in stroke and trauma. Recently, in our laborator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strategies was found to be synergistic in reducing neuronal damage. Here, we report that BN 80933 [(S)-N-[4-[4-[(3,4-dihydro-6-hydroxy-2, 5,7, 8-tetramethyl-2H-1-benzopyran-2-yl)carbonyl]-1-piperazinyl]phenyl]-2- thiophenecarboximidamide], a compound that combines potent antioxidant and selective nNOS inhibitory properties in vitro, affords remarkable neuronal protection in vivo.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BN 80933 significantly reduced brain damage induced by head trauma in mice, global ischemia in gerbils, and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 Treatment with BN 80933 (0.3-10 mg/kg)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farct volume (>60% protection) and enhanced behavioral recovery in rats subjected to transient (2-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48-h or 7-day reperfusion. Furthermore, treatment with BN 80933 commencing up to 8 h after the onset of ischemia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outcome. Al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N 80933 represents a class of potentially usefu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or trauma and possibl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at involve both NO and RO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其进行治疗,监测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研究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分别于缺血1h后进行再灌注。治疗组于再灌注后30min腹腔内及皮下各注射依达拉奉1次(按依达拉奉3mg/kg),30min后重复一次。设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不同时间点,各时间点以0.4%戊巴比妥钠深度麻醉后快速断头法将大鼠处死,以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脑,行免疫组化检测各时间点脑组织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缺血组再灌注后2h在大脑额叶和顶叶皮质和海马即可见到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12h达高峰,24h后开始下降。治疗组各时间点Caspase-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Caspase-3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害的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对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将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局灶脑缺血2 h再灌注1、3和7天三个亚组.取双侧"合谷"穴为电针刺激穴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蛋白在缺血区大脑皮质的分布及其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Flt-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缺血区侧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各时间点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及Fl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电针组各时间点缺血区大脑皮质胎盘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及Fl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 电针上调了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大脑皮质的胎盘生长因子和Flt-1的表达,胎盘生长因子/Flt-1可能促进脑缺血后脑内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分子C/EBP同源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该分子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测定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后不同时相C/EBP同源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C/EBP同源蛋白mRNA表达于再灌注后12h达高峰,其蛋白表达于再灌注后24h达高峰,与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趋势相平行。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C/EBP同源蛋白表达,C/EBP同源蛋白在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