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这一讲首先概述了异步复接通信网的发展、数字系列、复接方式及异步设备,在着重讨论异步复接光通信系统局限性后,指出建立新型同步复接光通信网是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多速率码流同步复接方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0/负码速调整方法,设计了一种多速率码流同步复接的帧结构方案,并对其相关性能及复接/分接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的PCM30/32路系统信号同步数字复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扩大信道的传输容量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常采用数字复接的技术。在分析了PCM30/32路系统基群信号帧结构的基础上,以EDA综合仿真设计软件QuartusⅡ8.0为开发平台,利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系统建模,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同步数字信号复接系统。经过对系统的功能仿真测试及综合布局布线分析,验证了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实现了系统中在发送端进行数字复接和接收端同步分解还原的设计要求,功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终端设备的光端机必须由光发射模块、光接收模块、数据接D模块、用户线通用接日模块和数字复接模块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的数字复接模块是用来将若干个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达到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速率的目的c目前,数字复接体制壬要有准同步数字体系(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从长远的角度来看,SDH终将取代PDH。但由于PDH夏接系统信道利用率高,设备简单,在一些小规模、小容量的通信网中,仍具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便于实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扩容,本文介绍了一种将4路或16路2Mbit/s的基群码流按节节间插同步复接为一路合路码流的复分接系统的原理与结构,该合路码流可以方便地被8Mbit/s或32Mbit/s的交换机处理。  相似文献   

6.
按字节复接是CCITTG707.G708.G709建议中提出的按字节为单位的交插,字节是HDS中的最小单元。本文介绍一种用一般元器件来实现的(3+1)×64kb/s按字节同步复接和分接电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数字复接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对几种常用于PDH系统中的数字复接芯片进行了比较,然后复点介绍了GW7680芯片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基于FPGA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帧同步头检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设备中存在的低速数据光纤通信的同步复接/分接,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帧同步头信号提取检测方案,其中帧头由7位巴克码1110010组成,在数据的接收端首先从复接数据中提取时钟信号,进而检测帧同步信号,为数字分接提供起始信号,以实现数据的同步分接。买验表明,此方案成功地在光纤通信系统的接收端检测到帧同步信号,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正确分接。  相似文献   

9.
数字复接设备专用集成电路GW7600罗希思本文介绍一种数字复接设备专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GW7600.该集成电路除可完成二、三次群的复接和分接之外,还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完成了2.048Mb/s速率信号的平滑锁相和2.048Mb/s以及8.448Mb...  相似文献   

10.
通信系统中往往采用数字复接技术来扩大信息的传输容量并提高信道利用率。本文利用CPLD器件完成了8路视频数字信号的复接过程。同时,控制时钟信号也由同一个CPLD器件来产生,更好的解决了复接与分接中的同步问题。该设计的控制模块由VHDL语言完成,最后利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6.0工具完成了该设计的行为仿真及时序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语音的波形编码与参数编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统一格式的数字电路倍增设备方案(Digital Circuit Multiple Equipment,DCME)。针对电路和分组传输方式,设计了不同的承载结构,从而可以高效的承载各种业务,能适用于各种语音压缩编码和传真解调再调制的情况。承载帧长度采用2.5ms,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承载快速性能。它可以取代ITU—T G.763、G.767和G.768,并能适应未来的更低比特率或更高质量语音编码。  相似文献   

12.
以常用应用研究为背景,研究了数字系统中的单DSP系统和多DSP系统方案与设计选型。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功能需求,阐述了以单DSP器件为主,以FPGA、MCU和CPU等器件为辅的几种单DSP系统配置方案和它们的具体应用场合,归纳了广播式、串行、并行和主从式等几种多DSP系统连接方式和它们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用于单比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频域多波束测向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所得的阵列流形,对射频信号时域直接单比特采样,转换到频域进行检测,然后对过门限的频点分别实现数字多波束形成,利用比幅查表完成空域多目标的联合测频、测向,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分析了该算法对单比特采样数据的多目标处理能力,即在单个、多个独立信号和完全相干信号时所提算法的性能,以及所提算法对幅相误差的稳健性分析.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江涛  陈翼  王盛利 《现代雷达》2012,34(11):11-17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简称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结合,提出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首先,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高分宽幅成像领域的设计限制;然后,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天线阵面所有接收单元进行数字加权,在方位向和俯仰向形成多个高增益的接收窄波束,并控制接收波束实现对每个子区域的凝视观测,延长合成孔径的长度,提高成像分辨率。仿真表明,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上的瓶颈,实现高分宽幅成像。  相似文献   

15.
吴鸣亚 《现代雷达》2012,34(11):1-5
通过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多孔径信号处理等新兴技术与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结合,国内外提出了多种新型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有效提升了微波成像的性能。文中重点介绍了新型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涉及的新原理和新概念,国外近些年在新型高分宽幅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系统性能和成像模式,最后对新型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走向实用化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吕铄  嵇建波 《电讯技术》2024,64(1):139-148
分析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考虑到现有窃听者,支持NOMA的CR通过Nakagami-m信道以解码转发协作模式传输数据。为了分析CR-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通过连接中断概率和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来评估CR-NOMA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蒙特卡罗模拟仿真以验证推导出的分析结果,并深入分析了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个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继强  王新梅 《通信学报》2003,24(9):128-131
分析了文献[1]提出的两个基于用户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发现其一般签名方案存在安全性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重签名方案,但此方案也是不安全的。本文给出了改进的签名和多重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速ADC和先进DSP器件的进展使数字波束形成智能天线的实现成为现实。在传统的M单元天线阵系统中,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接收通道和ADC,设备量大。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通道数字阵列雷达接收系统的新型数字接收机结构,其主要思想是基于多个不同信号的带通采样原理实现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机,新接收机结构使IF接收通道和基带采样ADC显著减少,功耗大大降低。阐述了数字阵列接收的数据模型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多信号带通采样信号频率和采样率的关系,给出了采样率选取的约束条件。新接收机在降低设备量的同时,还减小了接收系统通道间幅一相不一致性失真。  相似文献   

19.
刘钊远 《电讯技术》2006,46(3):28-32
首先介绍了数字交叉设备中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的位置及作用,简要介绍了SDH数字交叉芯片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了采用FIFO技术来解决该结构中多条高速链路之间交叉所面临的问题,对FIFO基本电路给予描述,重点讨论了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FIFO技术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多应急点多出救点以及多资源的应急调度问题,且考虑实际的应急资源调度时间会受到影响,故加入联系数进行分析,建立应急最早开始时间和出救点数最少为目标函数的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构造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粒子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