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节风为常用中药,也是许多药典及部颁成方制剂的处方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止痛及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黄酮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现综述肿节风化学成分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肿节风,并开展对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药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药组方新理论、中药制剂新技术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论述现代中药制剂研究的新进展.组方新理论已经成为业界比较推崇的中药研究理论,其突破了原有的中药框架,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即分子中药学.新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如分子印迹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广阔的前景.质量评价是中药制剂研究的瓶颈,指纹图谱能全面反映所含化学成分,更有效的体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从而更好的评价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研究应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很有优势。从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材及中药炮制三方面综述了近年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液质联用在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质联用(LC-MS)技术因其有着分离性能好、灵敏度高和专属性强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研究的强力手段。LC-MS在中药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分析、血清药化,药效学、药动学、中药质量控制及近些年出现的中成药复方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象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中药制剂极易发生变化,本文将对引起中药制剂不稳定的因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矿特类中药是繁多中药材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矿物类中药的化学成分、鉴定学、炮制学和制剂学及药理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及其制剂作为重要的药物形式正在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在我国其开发现状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中药标准化的问题。基于我们室的化学研究,本文介绍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用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及其最近进展,着重介绍中药的化学成分鉴定,中药的化学标准化包括质量分析、安全保证、指纹图谱等,以及化学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就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发展趋势等问题采访了黄耀洲教授,黄教授认为,中药现代化关键是中药制药现代化,其中药材生产现代化是基础,中药制剂现代化是重心,中药制剂现代化应从优良品种,剂型,辅料,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基础理论取得突破,分支学科形成,剂型精密化,技术高新化是中药药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疗效。不良反应小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同时,西药的研制难度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多,迫使许多国家将目光转移至中药,这给中药走出国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是传统中药制剂的痼疾,这也成为中药跨出国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探讨饶淑华(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是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之保证。近十几年来,这一研究工作引起了药学界...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们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中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白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中药新制剂不断开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严格掌握药物的禁忌、适用范围以及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而且还应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性味归经,毒副作用,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中药制剂极易发生变化,本文将对引起中药制剂不稳定的因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赵建荣  李晓玫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963-9,661,010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三个方面:①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②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③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Ag(DDC)比色法应用于毒物分析、环境保护方面,在药品检验方面尚未见报道.笔者根据该法测定原理及常用中药雄黄的化学成分,提出可用Ag(DDC)比色法测定复方中药制剂的雄黄.本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对控制复方中药制剂的雄黄质量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药领域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针对国内外关心的纳米技术浅谈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前景预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剂分析理论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分析主要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基于此,就如何上好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程,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医院中药制剂现状分析及发展之我见汪秋(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333000)关键词中药药剂,现状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中药制剂业务及技术队伍也日益发展和壮大,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们在制剂过程及药品的质检中发现,中药制剂还存在不少...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制剂,且所含成分复杂,给分析研究带来很大困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6O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分离效能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随着H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中药分析研究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并为中药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近些年,HPLC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综合有以下几个方面。1HPLC在中药制剂分析研究中的应用中药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密切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应确保中药制剂、中成药的质量。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特别是复方制剂,除被测定的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其他许多成分,…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配伍饮片、组分层次研究模式及药效比较、体外成分分析、药动学研究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药复方配伍释药单元层次及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从制剂学角度进行中药复方配伍优化及将中药复方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体内过程、药效相结合的系统复方配伍研究,对丰富中药复方配伍及科学内涵的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