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是宁夏分布最广、灾情最为严重、对农业影响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是制约宁夏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阐述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发生的规律,探讨了评定干旱的几种方法,并对干旱成因作了详细分析,为认识并掌握干旱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并防治干旱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干旱指数是评估干旱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干旱发生的复杂性和干旱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使得干旱指数种类繁多且各有侧重。合理选择干旱指数是准确监测和评估干旱的基础。本文首先阐明干旱的概念与定义,然后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地下水干旱等单变量干旱指数及综合干旱指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综合干旱指数按构造方法分为水量平衡法、权重法及统计概率法三类,分析了这三类方法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当前干旱定义中存在以人为中心的描述气象干旱产生的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影响,不能描述干旱导致的生态影响、干旱指数没有考虑干旱影响部门的水需求和多源数据融合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在定义地下水干旱和生态干旱等新的干旱类型、发展更有效的干旱指数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综合干旱指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业干旱预警中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应用干旱风险分析技术建立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的内容和方法做了详细介绍,通过实例证明,应用以干旱风险技术为核心的干旱预警系统对农业干旱进行预警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为实施防旱抗旱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干旱风险技术应用为实现干旱管理科学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春蓓 《东北水利水电》2002,20(9):33-33,37
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致使干旱现象时常发生。近几年大连地区干旱缺水现象频繁出现,因此,探讨干旱分析方法,及时做出干旱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干旱问题是一个与自然界、社会经济、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目前尚没有一个通用的并能定量描述干旱的方法,常是各有关部门按其所掌握的资料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通常有气象干旱分析、农业干旱分析以及水文干旱分析等方法对干旱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以水文部门所采用的水文干旱分析方法为重点,介绍大连地区干旱分析方法。1水文干旱研究的内容水文干旱是指河…  相似文献   

5.
干旱的含义及干旱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概述了干旱灾害的含义,分类和各种干旱之间的关系,关着重探讨了干旱问题,以供广大大所,水文,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发展旱井集雨微灌技术,是解决干旱山区农业用水紧张问题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该技术的推广对缓解干旱山区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改善农业生产奈件,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干旱和旱灾研究中应更新的几个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干旱概念描述的主要是降水偏少这一自然现象,干旱也主要指农业干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干旱研究的范围也需拓宽,要分析人类活动对干旱形成的影响,除继续研究干旱对农牧业经济的影响外,必须加强干旱对城市经济、人畜饮水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资源量分析干旱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分析不同干旱频率下现状年供水与历史典型年供水能力的差异,计算不同干旱频率下的农业干旱灾害影响,揭示全国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干旱灾害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大多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在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的情况下,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北方地区;在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情况下,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剧增,区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甚至生态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湘中地区干旱预报模型及应用--以双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的降雨、蒸发资料为依据,假设未来的降雨、蒸发,通过模型计算,输出未来逐日土壤含水量,作为干旱预报的依据,判断现有及未来的干旱状况,作为指导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供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农业干旱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农业干旱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王志兴,岳平,李春红,蔡玉斌(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松哈水文勘测大队)干旱具有多发性、地区性、季节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这是干旱现象的普遍规律,在我国北方表现尤为突出。如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末期,黑龙江省不仅西...  相似文献   

11.
大辽河流域灌区是辽宁省重要的大型水田灌区,灌区面积约占到全省大型灌区的四成,是全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本文针对大辽河流域灌区水田旱情指标确定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各类指标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并通过分析该灌区两个典型干旱年的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各指标对农业生产干旱预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宁夏彭阳县旱灾成因分析及抗旱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对人类及社会危害极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农业干旱是彭阳县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灾情最严重的干旱类型,是影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简要阐述了彭阳县农业干旱发生的规律,探讨了评定干旱的几种方法,并对干旱成因作了详细分析,为掌握农业干旱发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PDSI和SPI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总结对比已有气象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优点,提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DI,并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与区域干旱受旱/成灾面积和径流丰枯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干旱受旱/成灾范围,以及河道径流的丰枯状况.并且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还同时考虑了月季降水量的异常和一段时间的水分亏缺,比单个气象干旱指数更能反映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  相似文献   

14.
川东平行岭谷区员约2.7km^2,系由一系列北东-南西平行褶皱丘陵山地组成,区内水系发育、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是重要的粮经作物产区。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条件等影响,雨量分布不均,干旱频繁,严重制约关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通过区内干旱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对基层以农业、水利部门有参考价值,对发展山丘区经济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旱是制约白银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干旱成因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最新的全国土壤水再分析产品为参考,通过最大相关性分析确定最适宜表征湖南省农业干旱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时间尺度,进而分析湖南省1960-2014年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尺度最适宜表征农业干旱的SPEI时间尺度为SPEI-6;基于SPEI-6表征的全省农业干旱在1960-2014年呈不显著减小趋势,中度及以上干旱的发生频率为14.4%,重度及以上干旱的发生频率为4.9%;在季节分布上,中度及以上农业干旱在冬季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秋季;重度及以上农业干旱亦在冬季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春季;在年代际变化上,农业干旱的发生频率在20世纪60年代最高,而后持续降低,90年代达到最低值,21世纪初又快速升高。  相似文献   

17.
1前言旱灾是一种自然灾害。干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同洪涝一样严重,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洪灾损失更大,灾害的时间更长,成灾的面积更广,发生的频次更多。进行干旱分析、旱灾评估,对农业和水利规划、工程设计与其他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根据衡阳市地区的特点,以水稻生长期为计算时段,按早稻,双季晚稻播种生产期分夏秋,以雨量统计划分干旱程度等级和定量标准,对我国南方湿润区,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典型地——一衡阳市地区,从供水与需水平衡角度出发,进行农业干旱分析。旨在揭示出当地干旱的一般规律,为衡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土高原农业水资源状况及干旱发生规律的分析,认为黄土高原主要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恰好处于土壤水分的低值槽期,降水的高峰值又和土壤水分蒸发期同步,加之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贮水效率低,表现出土壤水分稳定性亏缺的常住性。黄土高原农田水分供需状况因作物种类和地区分布不同而异。通过大量的调查,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9.
泾惠渠灌区是陕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研究灌区干旱时段的地下水动态对灌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灌区多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Z指数法选取了灌区的典型干旱时段,然后选取灌区内的典型观测井位分析了其干旱时段内地下水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干旱指标的适用性分析是准确监测旱情的重要前提。气象干旱指标相较于水文和农业干旱指标等能更准确的反应旱情且应用更加广泛。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易发区。针对东北地区开展典型气象干旱指标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东北三省78个气象站点1954-2013逐月降雨及温度资料,计算逐月的标准化降雨指数、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帕尔默干旱指数、降雨Z指数、降雨距平百分率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通过各指标的季节干旱识别的结果与历史干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识别准确性,并作为指标适用性评价的依据,比较了各干旱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标准化降雨指数对于东北三省各个季节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降雨距平指数更适用于吉林和黑龙江,季节上尤其适用于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