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温短小芽孢杆菌及其产高温淀粉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腾冲热海热泉中分离出一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Tamy12。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37~70℃,最适生长温度为55℃。对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p·)。对该菌所产淀粉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该酶在80℃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在98℃保温30min,仍剩余30%的活力;其最适反应pH为5·0。通过Native-PAGE分析表明菌株Tamy12的粗酶液只含有单一条带的淀粉酶。通过TLC(薄层层析)分析该酶水解淀粉的产物表明,其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麦芽糖及3~5个葡萄糖基的寡糖,初步确定菌株所产的淀粉酶为高温α-淀粉酶。  相似文献   

2.
从食醋厂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酸性α-淀粉酶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ITS区基因序列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对其生长温度及发酵液初始p H值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所产酶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黑曲霉,并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ZTL;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最适生长p H值为6.0,最适产酶p H值为5.0;所产α-淀粉酶在p H值4.5~7.0时酶活性保持在80%以上;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是40~50℃;通过测定该酶的热稳定性表明,在40~50℃时酶较稳定,但在60℃时保温一段时间后,酶稳定性显著下降;Ca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Na+对该酶的活性作用不明显,而Mg2+、Fe2+和Cu2+对酶的活性均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酶的Km值为4.52×10-3g/L。从而确定该菌株所产的α-淀粉酶具有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临港海域采集海水及海泥样品,分离得到170株海洋细菌,经酪蛋白点种法初筛及福林酚显色法复筛筛选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SE201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鳗利斯顿氏菌 . 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在15~30℃范围内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盐度范围为0~7%(W/V),最适生长盐度为1%(W/V)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所产蛋白酶在30~90℃范围内有活性,最适温度为55℃;在pH6.0~10.0之间有活性,最适pH为8.0,属碱性蛋白酶范畴.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葡萄糖苷酶的高产菌株,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的1株菌,命名为Bacillus sp.Gly﹣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5℃;所产葡萄糖苷酶最适酶活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值为4.0,该酶在37℃以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Zn~(2+)、Ca~(2+)、Mg~(2+)、Mn~(2+)、K~+、Fe~(2+)、Cu~(2+)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藏高原采集的牦牛粪中,经过CMC平板分离得到潜在产胞外纤维素酶的菌株,运用透明圈法和滤纸崩解法从中选出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一株细菌Tibet-YD4600-2,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Tibet-YD4600-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属鞘胺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细菌。Tibet-YD4600-2最适生长温度和产酶温度均为25℃,最适生长和产酶pH值为6.0。该株菌株所产的纤维素酶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宽泛的pH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紫外线复式诱变,筛选到一株高产高温海藻糖合酶的突变菌株 SNO2004-01-3,与出发菌株 Bacillus sp.SNO2004-01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了3.6倍.传代试验结果证明:突变菌株 SN02004-01-3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突变株发酵条件优化后表明:最适培养时间为16h,最适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7.
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55℃生长并分泌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其最适生长pH值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50℃。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疑似微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DG-1。对该菌株分泌的耐高温α-淀粉酶的性质研究表明,最适作用pH值为7.0,在pH6.0-7.5的范围内有较高酶活。最适反应温度为95℃,95℃保温60min处理后酶活仅损失4.73%。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菌株DG-4,酶活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4.6%。  相似文献   

8.
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曲中筛选到8株产酯酵母,选酶活最高菌株进行26S rDNA鉴定,确定其为异常毕赤酵母.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麸曲的酯化力可达到19.36 mg/100 mL.该菌株麸曲最佳培养时间为6d;液体培养最高耐受温度为43℃;最低耐受pH值为3.5;最高耐受酒精度为18 %vol;最适生长温度为27℃;利用葡萄糖产酒精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9.
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从内蒙大青沟采集的森林土壤中分离了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低温菌,命名为ND2-1,其形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D2-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的放线菌。ND2-1能在10~35℃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属耐低温菌。滤纸崩解实验表明,ND2-1能高效降解纤维素。ND2-1在25℃条件下,在含有2 g/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培养基中培养3 d后酶活性最高。对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在p H3.0~9.0范围内稳定,且酶活性都较高,最适反应p 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30℃,K+和Cu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Mn2+能提高相对酶活性至166.7%。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对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的方法,从地热水样中筛选出一株产胞内海藻糖合酶的嗜热菌CBS-01菌株。该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中细胞为杆状,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胞通常为丝状,丝状体长度可变,好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暗红色,生长温度范围为40~70℃,最适生长温度为55~60℃,生长pH范围为6.5~9.5,最适生长pH值为7.5~8.5,初步鉴定为亚栖热菌(Meiotherm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