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探讨影响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83年1月—1999年5月年间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452例声门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例约为10:1,年龄42—79岁之间,平均59.3岁。结果 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16/452例),其中早期(T1和T2期)声门型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0.29%(1/340例),晚期(T3和T4期)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3.39%(15/112例)。所有转移淋巴结均位于肿瘤病变侧Ⅱ、Ⅲ及Ⅳ区。结论 声门型喉癌肿瘤组织对声门下、室带等处侵及率相近,肿瘤累及上述不同部位其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临床诊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声门型喉癌患者,不需要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3.
声门上型喉癌隐性淋巴结转移率高,通常报道其颈转移率约为60%左右,其中声门上型喉癌N0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平均在30%左右[1].许多学者对N0患者行同期或2期颈清扫术后的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隐性淋巴结转移率可达38%以上.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以及基因分析的引入,所能发现的潜在转移可能还远不止这个值,如何诊断、治疗此种类型颈淋巴结转移,是人们一直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声门上型喉癌N0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隐若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00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和颈廓清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率为38%,发现转移淋巴结51个,Ⅰ区1个,Ⅱ区37个,Ⅲ区12个,Ⅳ区1个,  相似文献   

5.
声门上型喉癌隐性淋巴结转移率高,通常报道其颈转移率约为60%左右,其中声门上型喉癌N0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平均在30%左右^[1]。许多学者对N0患者行同期或2期颈清扫术后的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隐性淋巴结转移率可达38%以上。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以及基因分析的引入,所能发现的潜在转移可能还远不止这个值,  相似文献   

6.
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1患者转移颈淋巴结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声门上型喉癌病例早期颈淋巴转移(clinical N1,cN1)的特点,探讨合理的颈清扫手术方式。方法 1987年3月-1997年10月收治108例声门上型喉癌cN1的患者行喉原发灶切除时,先行改良或经典颈清扫术,将颈清扫标本的淋巴结分区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最常见颈淋巴转移的分布。结果 108例(147侧)颈清扫标本中检出转移淋巴结126个,其中Ⅱ、Ⅲ区转移淋巴结占总数的89.7%(113/126),Ⅱ、Ⅲ、Ⅳ区占97.6%(123/126)。126个转移淋巴结分布在109个区次,其中Ⅱ、Ⅲ区占88.1%(96/109),Ⅱ,Ⅲ和Ⅳ区占97.2%(106/109)。45例(63侧)术后颈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声门上喉癌cN1的转移率为41.7%(45/108),双颈转移率为18.5%(20/108)。随访5~14年,随访率为98%,颈部复发8例,复发率为7.4%(8/108),复发部位分别位于Ⅱ、Ⅲ和Ⅳ区。5年生存率为81.5%(88/108)。结论 对声门上型喉癌cN1病例可行颈侧清扫术(即Ⅱ、Ⅲ、Ⅳ区的清扫),Ⅰ、Ⅴ区在无明显转移证据时可避免行该区的清扫术;一侧术后病理证实有转移或对侧cN1的病例,对侧亦应行颈侧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8.
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商理转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林巴结转移的规律,选择手术方法。方法:采用110例临床N0声门上型喉癌的164例颈廓清术标本淋巴结连续切片方法观察。  相似文献   

9.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隐匿性转移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隐匿性转移规律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的声门上喉鳞状细胞癌,临床N0M0病例,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2岁,平均54.8岁;按UICC(1997年)标准分期1、28例,1318例,T44例。行主病变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supraomohyoid neck dissecton,SOHND),将获得淋巴结逐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其转移规律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首次颈清扫术30例中有6例颈淋巴结转移癌阳性,在2~3年随访中有3例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计有9例颈淋巴转移,隐匿性转移率同侧为20%(6/30),对侧为10%(3/30)。颈清扫术共获淋巴结527个,平均每侧17.6个。获转移阳性淋巴结10个,其中Ⅱ区9个,Ⅲ区1个,Ⅰ区无癌转移。喉及主病变侧颈部均无复发,2年无瘤生存率86.7%(26/30)。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达30%,采用Ⅱ、Ⅲ区的择区性颈清扫术处理其颈淋巴结(Ⅰ区可不必作为常规清扫区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处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声门上型喉癌T1-2N。病变手术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同侧颈癌选择性手术治疗,T3-4N0病变手术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对双侧颈部选择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检测喉癌颈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而可行的方法。方法:对2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原发部位及其182个颈淋巴结,按颈淋巴结清扫各区分别进行研究。检测手段包括: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角蛋白CK19免疫组化分析。对患者进行3~5年随访,对比其阳性率对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关系及总体生存率的比较。结果:发现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组织CK19阳性率100%;CK19颈淋巴结阳性率23.6%,常规苏木精-伊红颈淋巴结阳性率16.9%;苏木精-伊红检测在Ⅱ、Ⅲ区分别发现颈淋巴结转移为86.7%,13.3%,CK19在Ⅱ、Ⅲ、Ⅳ区发现颈淋巴结转移为88.4%,9.3%及2.3%。统计学分析,两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各区颈清扫淋巴结组织阳性率有显著差异,以颈淋巴结清扫Ⅱ区阳性率最高。总体生存时间与2种检测手段分析(LogRank检测),CK19检测的颈淋巴结转移与生存时间的下降有密切相关性,P<0.01,而苏木精-伊红检测无相关性。结论:角蛋白CK19免疫组化分析可认为是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检测手段,且较高的检出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的下降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根治性颈廓清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术后随访3~5年,观察淋巴转移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18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8.9%(16/18);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Ⅱ区、LevelⅢ区,转移率分别为73.1%、69.2%;其次为LevelⅣ区8.3%,未发现LevelⅠ区、Level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Ⅱ、LevelⅢ区常见。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和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最为好发。如果治疗得当,预后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甲状腺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PTC患者约30%~80%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而淋巴结转移是引起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且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逐渐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术前诊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尤为重要。目前甲状腺癌术前检查包括B超、增强CT及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有助于提高颈淋巴转移的诊断率,但每项检查均有其局限性,处于转移早期的淋巴结或淋巴结肿大不明显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能够发现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因素,这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指导术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从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55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数目、累及区域、最低受累区域等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声门上型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2.7%。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影响患者预后。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受原发癌病理学因素的影响,它从多个角度明显影响患者预后;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提高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提高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总结颈廓清术中保留颈内静脉的临床经验。方法 :8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中 ,在原发灶切除同时 ,共进行 146侧 (双侧 116例 ,单侧 30例 )颈廓清术 ,其中改良颈廓清 (MND)10 6侧 ,根治颈廓清 (RND) 4 0侧。双颈廓清术 5 8例 ,其中同期双颈廓清 32例 ,18例保留双侧颈内静脉 ,14例保留一侧颈内静脉 ;分期双颈廓清 2 6例 ,第一次均为 RND,第二次均为 MND。 30例行一侧颈廓清术 ,术中均保留颈内静脉。结果 :患者 3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 81.5 % (2 2 / 2 7) ,分期双颈廓清 6 0 .9% (14/ 2 3) ,一侧颈廓清 75 % (15 / 2 0 )。5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 6 1.5 % (16 / 2 6 ) ,分期双颈廓清 40 .9% (9/ 2 2 ) ,一侧颈廓清 70 .6 % (12 / 17)。 MND最大淋巴结直径≤ 3cm,术后复发率 12 .9% (11/ 85 ) ,>3cm者复发率为 47.6 % (10 / 2 1) ,总复发率为 19.8% (2 1/ 10 6 )。 RND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为2 2 .5 % (9/ 40 )。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常有双颈淋巴结转移 ,需行双颈廓清术 ,并必须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在淋巴结小于3cm ,肉眼观与颈内静脉无粘连时保留颈内静脉 ,不增加淋巴结复发率 ,减少并发症 ,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Apart from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 there are changes of reactivity in cervical lymph nodes that are seen histologically as nonspecific reactive lymphadenitis. These changes are 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regional lymphatic system reactivity in relation to tumor, and their presence may be of prognostic value.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45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 were examined for the evidence of node reactivity. The classification applied by Tsakraklides et al. was used, defining patterns of lymphocyte predominance, germinal center appearance (indicating lymph node stimulation) and whether or not lymphocyte depletion had occurred. The presence of node reactivity was compared with long-term (5-year) survivals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studied. By apply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lymph node stimulation was a 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while its absence worsene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8.
喉癌临床N0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癌N0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0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cN0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t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 cN0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N0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微转移与早期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9年4月诊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颈廓清术后经常规病理学HE染色切片检查pN0癌病例3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石蜡包埋的颈廓清术淋巴结标本行半连续切片HE染色,经多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重新阅片,证实有无微转移灶。采用χ2检验分析微转移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曲线分布。结果全部31例418枚淋巴结蜡块标本中发现微转移8例,除年龄、分化程度外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均无相关性,微转移与早期复发之间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曲线分布,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分离趋势(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N0喉鳞型细胞癌患者中,颈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存在与复发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