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9):1215-1216
目的:探讨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脉冲射频方法对对照组治疗;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的方法对观察组治疗。结果:两组在完成治疗后的1个月、6个月以及1年,观察对比VAS评分以及QOL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脉冲射频的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免疫调节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丸与同仁牛黄清心丸一同服用治疗。结果 30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结论服用龙胆泻肝丸与同仁牛黄清心丸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杜娟 《新中医》2022,54(5):177-180
目的:观察梅花针扣刺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龙胆泻肝汤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梅花针...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益红 《新中医》2022,54(17):47-5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2 组治疗后2 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恶心1 例,腹泻1 例,对照组胃部不适1 例,恶心1 例,2 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4):492-493
目的:考察龙胆泻肝汤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服用泛昔洛韦0.25g/次,3次/d,连续服用7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病程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治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t=-7.888,-8.557,-19.852,-10.337;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7.895,P=0.005),尤其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891,P=0.027)。结论:采用龙胆泻肝汤配合足量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结合口服伐昔洛韦、呋喃硫胺以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组同时加服龙胆泻肝汤。两组疗程均为9天,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止疱、止痛、结痂、皮损痊愈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2.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疱、止痛、结痂、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尸〈0.05)。结论龙胆泻肝汤结合口服伐昔洛韦、呋喃硫胺以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治疗组予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口服,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片、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外擦阿昔洛韦乳膏,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后遗神经痛1例(6.2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后遗神经痛3例(18.75%)。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阻滞联合龙胆泄肝汤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1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穴位阻滞联合龙胆泄肝汤治疗。采用VAS评价疼痛及睡眠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对于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对于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对于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阻滞结合龙胆泄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8%、7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汤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后遗神经痛少的优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应政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31-143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均以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弥可保、消炎痛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止泡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病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病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龙胆泻肝汤对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隽 《中医药导报》2007,13(3):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方法:口服西药阿昔洛韦、中药汤剂龙胆泻肝汤、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7%;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33.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四川省阆中市三陈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治疗方式选择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选择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拔罐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周,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的止痛效果好,止苞、结痂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经过1周、2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疗程、缓解疼痛、促进皮疹消失、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傅燕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6-2347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2例,少于对照组之6例(P>0.05).治疗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对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6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维生素B1+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连续治疗15 d。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P物质水平,VAS、QOL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_3~+、CD_4~+以及CD_4~+/CD_8~+明显升高(P<0.05),CD_8~+明显降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_4~+以及CD_4~+/CD_8~+较高(P<0.05),CD_8~+较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较低(P<0.01),QOL评分较高(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能显著减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可能机制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降低血清P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9~2000年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治疗带状疱疹61例,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加减龙胆泻肝汤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结痂、止痛、痊愈时间以及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2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寻常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11~8l岁,平均56.2岁;受累神经:肋神经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14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更佳,有显著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止泡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病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病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对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止疱、止痛和结痂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 5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组(治疗组)33 例,用梅花针叩刺,以痛处为叩刺部位;中药治疗组(对照组)19 例,辨证治疗,肝经郁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