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孟佳 《科技资讯》2010,(31):233-233
情事变更原则已经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确认,虽然各国在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立法和实践上都有差异,但对合同的实质正义的追求是共同的。我国虽然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这一原则,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以及有关会议纪要的规定都在客观上承认了情事变更原则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情事变更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之具体运用,其目的在于消除因情事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情事变更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中一个必要的法律手段,也是实践中处理合同纠纷的有效法宝。我国立法并没有真正确立情事变更原则,是与我国现实生活中未出现大规模的因情事变更而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干预有关,然现实立法与司法的矛盾问题要求我国法律建立情事变更制度。在情事变更立法中,应采取合同法方式规定,其地位亦应界定为合同法的一个原则,在立法确立情事变更原则,应注意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的区分,并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关于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应该是当事人主张请求适用,如情事变更发生后,当事人在履行期前已履行的,视为放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情事变更产生原因的分析 ,说明情事变更原则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处理情事变更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制度 ,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之上尽快制定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各国相通的情事变更的原则理论  相似文献   

4.
聂宝龙 《科技信息》2007,(27):373-374
情事变更原则是维护合同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合同履行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国现行合同法中却没有予以规定,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本文在探讨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根据、适用条件等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确立和完善情事变更原则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各国处理合同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很多国家都把情事变更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情事变更原则的本质是维护合同自由.我国合同解除制度以维护合同自由为其指导思想.情事变更与解除合同的关系在于通过情事变更原则,严格限制一方当事人在情事发生变更后,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各国处理合同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很多国家都把情理变更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情事变更原则的本质是维护合同自由。我国合同解除制度以维护合同自由为其指导思想,情事变更与解除合同的关系在于通过情事变更原则,严格限制一方当事人在情事发生变更后,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至今没有情事变更原则的具体规定,但是,法院可以通过解释诚实信用原则而适用情事变更原则,以解决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情事变更问题。  相似文献   

8.
情事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已经被很多国家所确认.但是我国没有确立情事变更原则.这一制度对于适应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不能预见的状况,对于更好的维持当事人之间利益的衡平,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都有很深远的意义.文章从情事变更的发展,法律要件,在我国的状况等角度,阐述了我们应该确立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春晓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5):113-115,118
情事变更原则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中的确立,意义非凡,在金融风暴的形势下更是弥足珍贵。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效力是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其适用条件应从严把握,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无限扩大和滥用,以发挥该制度的真正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常使得原初缔结合同时的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情事变更原则的适当和适度应用成为法律实践中的重要关注点。阐述情事变更原则的概念,并探讨商业风险和情事变更的几点主要异同,提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情事变更原则的判定以及建议,以期对社会合同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否继承,现有法律无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争议。立足于规范解释,探求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属性,并结合社会实践来看,现有条件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不宜继承。  相似文献   

12.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继“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后对人身权保护的又一次飞跃,在统一性、补白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上均有创新和突破。但该解释在理论和实践上亦存在着不足,反映了我国立法技术欠成熟和司法解释欠完善问题。立法应当立足于“人”和“一般人身权”的新高度,全面审视人身关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检察系统尚无统一的案件质量监督评估体系,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案件管理理论及实践体系。现有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以成立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的方式来加强案件管理,正逐渐被广泛认可。对此,建立监督和评估相分离的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对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存有争论.从价值、理论体系、制度安排和司法实践等方面看,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不能犯问题由于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争议,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我国刑法理论关于不能未遂犯的含义、本质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等几个问题的研究,得出我国不能未遂犯的应有含义,即不能犯并非均构成犯罪,而可分为不能犯未遂与不可罚之不能犯。  相似文献   

17.
明确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职权调查事项,有利于保障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对于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鲜见有系统理论成果对其加以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空白相应,立法规定零散、混乱,导致司法程序中适用困难,无法保证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通过对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内涵解读和法理分析,对职权调查事项的范围作出界定,提出了完善职权调查程序的对策,对我国该制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立法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司法中的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见在司法中可以分为正当的司法偏见与不正当的司法偏见,两种偏见都会对司法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心理学上的"信念固着"理论和"锚定"效应理论可以解释偏见对司法认知和决策的影响.司法实践中既要确立识别司法偏见的适当标准,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偏见对司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司法学子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新兴学科的司法管理学应当构筑起自己的理论架构,而在其自身的理论结构中,学科基础无疑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亦当是此学科的根基所在。司法管理学有着多学科交叉构成的独特学科属性,对司法管理学基础的分析自然应当存在多个着力点。多学科基础性框架的抽绎与综合形成了司法管理学兼及哲学、法学、管理学等宽范围的知识基础结构,而从人性、制约与监督、历史与实践、系统论等维度来阐释司法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将为司法管理学学科体系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商标反向混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商标侵权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人棘手的新问题,商标反向混淆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我国现行商标法却没有对反向混淆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在对商标反向混淆理论进行简要论述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商标侵权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立法完善建议,从而为司法实践中反向混淆问题的处理及商标权的保护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