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亚男  周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19-1921

近年来,眼科内窥镜技术及相关治疗方法已经逐步丰富完善,内窥镜在泪道手术、青光眼手术、晶状体手术、眼后段手术、眼眶手术及眼整形美容手术中逐渐推广应用,开创了眼科微创手术的新时代。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直视下操作、安全有效的优点得到了广大眼科医生认同。本文就眼用内窥镜的发展过程、内窥镜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医用内窥镜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应用于眼科手术治疗的内窥镜主要有应用于眼球内手术的眼内窥镜、应用于泪道手术的泪道内窥镜以及应用于视神经管减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鼻内窥镜.内窥镜手术已成为眼科手术的一个新的发展和重要补充.本文就内窥镜在眼科应用的历史、眼内窥镜类型和工作原理、手术入路以及内窥镜在眼科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手术对眼的损伤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年收治了11例因鼻内窥镜手术导致眼损伤的病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以引起耳鼻喉科及眼科医师的重视.本文探讨鼻内窥镜术后导致眼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崔成花,邹积刚,张世波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滤过泡瘢痕形成,为保持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效果,笔者应用丝裂霉素C药物观察滤过性手术后的眼压,得到48只眼94%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与白内障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患者较多,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方法也较多。随着眼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发展,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复杂性青光眼的手段,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青光眼时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适应证、原理、效果、并发症以及与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比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窥镜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使用的内窥镜系统更适合现代显微手术的要求,同时配备的激光装置,使内窥镜集照明、摄像及激光于一体,在内眼手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就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在青光眼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粘连闭合法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孙建初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张苏以青光眼、白内障为代表的内眼手术,传统的方法术中帮需要作结膜瓣,手术结束时又常需连续或间断缝合,达到遮盖创面、闭合创口的目的.笔者采用灼烙粘连闭合法,手术4...  相似文献   

8.
丝裂霉素C铺助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丝裂霉素C铺助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与应用西安医科大学第一教学医院眼科刘兵综述崔守信审青光眼滤过手术仍是当前治疗青光眼药物和激光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重要手段,但其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如青年患者、无晶体眼,新生血管性和以往手术失败的青光眼等时,滤泡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介绍1998-1999年我院施行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6例(6眼),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瞳孔变化。结果 6例术后均维持和提高视力,肯定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能改善间接损伤的视神经功能。结论 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优于其他手术进路的视神经管减压术,避免诸多并发症及其危险。  相似文献   

10.
泪囊鼻腔吻合口远期阻塞的鼻内窥镜下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鼻内窥镜下修复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远期吻合口阻塞的效果。方法 对38例44眼行鼻内窥镜下吻合口瘢痕组织切除,吻合口留置支撑物2~3周,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月至3年,平均1.6年。治愈40眼,占91%;好转2眼,无效2眼,各占4.5%。结论 鼻内窥镜下修复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远期阻塞,手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不扩大面部切口瘢痕,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Congenital dacryostenoses are frequent problems in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various transcanalicular techniques by lining the tear ducts with silicone tubes are available. A 5-year-old child was presen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acryocystitis of both eyes after several interventions for lacrimal duct surgery with silicone intubation had been carried out. Using endoscopy the fragments of intrasaccal silicone tubes could be localized and the foreign bodies could be removed by endoscopic transcanicular surgery.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silicone tubes is obligatory otherwise severe complications can occur.  相似文献   

12.
泪道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鼻泪道阻塞性疾病,传统治疗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泪小点泪道探通术。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道阻塞性疾病效果可靠稳定;随着鼻内窥镜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完美而创伤小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近年来新型泪道器材的出现,泪道支架、激光或高频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泪道探通联合新型泪道支架及其他辅助治疗疗效肯定。现在国内外少数医院开展了具有创伤更小,不改变原有组织结构的微创术(泪道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鼻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治;这种显微技术在鼻泪道阻塞性疾病方面的诊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Recent inter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doscopic surgical techniques to the field of ophthalmic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has occurred primarily in the areas of lacrimal and orbital disease. Examples of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clude endoscopic intranasal laser-assisted dacryocystorhinostomy (DCR), transcanalicular laser-assisted DCR, microendoscopy of the lacrimal drainage system, endoscopic orbital decompression, orbital endoscopy, and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The evolution of these exciting and promising innovations is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the need for continued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by rigorous clinical research prior to forming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their widespread general use.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眶减压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下眶减压手术逐渐成为其首选的手术方案。现将重点介绍内窥镜技术在眼眶内侧壁、外侧壁以及下壁减压中的应用进展,并介绍其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同时介绍内窥镜下经筛径路眶减压手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神经病变中的手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杨爱萍  陆翔  赵永旺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05-1908

视网膜疾病是眼科学领域最具研究挑战的病种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视功能损伤很大,是人类视力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和应用为视网膜疾病的解析提供了强有力工具。人工智能对常见视网膜疾病的应用主要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分级、疗效判定、治疗建议及预后发展等。但是任何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局限性。本文将对A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青光眼性眼底改变(GON)等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和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医学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人工智能(AI)的身影。人工神经网络等新技术与临床的结合正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被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中。目前针对不同眼科疾病,世界范围已有多个公开数据库,包括了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多种图像资料,为眼科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和构建奠定了基础。同时算法本身也在不断优化,使相关AI产品的构建朝着更简便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其临床运用也面临医学伦理和准入标准的问题。总之,深度学习算法的使用为几种常见眼科疾病的筛查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带来挑战,目前尚未大规模的投入临床应用中。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综述,旨在总结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敏  肖扬 《眼科》2015,24(3):210-211
裂隙灯显微镜下眼部影像的实时呈现、采集是眼科临床教学的一大难题。智能手机裂隙灯照相功能与裂隙灯显微镜相接驳,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智能手机裂隙灯照相功能在眼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于眼科教学的优势及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指出智能手机裂隙灯照相功能在眼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临床资料的采集、演示、收集,以及提高眼科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疫情进入了一个关键期。截止2020-02-14,全国已有超过550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也极大地影响了眼科的日常运作。本文针对眼科门诊及病房所需的医务防护措施进行讨论和建议,以期减少在SARS-CoV-2爆发期眼科医护人员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Li DM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915-918
我国眼整形外科起步较晚,但在全国眼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近5年来已取得了空前发展.对于生物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极大促进了眼整形外科的发展,而利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新生骨组织以修复眼眶骨缺损,目前已处于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的前沿.伴随着眼科学、颌面外科、显微外科的发展及内镜技术、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眼整形外科手术技术有了极大提高,治疗范畴业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我们期待在未来5~10年中,眼整形外科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泪道阻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易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重建或恢复泪液的引流通路,传统手术方面报道较多的是泪囊鼻腔吻合术(EXT-DCR)虽然成功率可达85%,但在颜面部残留永久性疤痕,影响美容,非手术方法主要有:探通,置线,置管等,但只是简单的解决问题,而且易致周围组织刺激,更容易形成粘连和疤痕使管腔再度阻塞。目前,虽然报道使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收到较好的效果,泪道能够冲洗通畅,但部分仍有溢泪症状。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不断成熟,既微创又美观的手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诸如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IECR)得以开展和创新。另外高分子材料及其它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其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