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是否对心脏靶器官有特异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选取膀胱经背俞穴中五俞穴的心俞、肾俞及同名经原穴神门和太溪与同经的承山和非经非穴点作为针刺干预手段。对大鼠心电图、心率及心肌酶学进行检测。结论针刺干预穴位组当中与其他组比较,以心俞、神门穴为主表现了对心脏靶器官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常见,它可发生于心脏正常的人,更好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人。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30例阵发性室速、多源多形性室早、频发、成对性室早,“RonT”室早等较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2.凤门:出入之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该穴为风邪入侵的门户,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13.肺俞:穴近肺部,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主治邪在肺,肺寒热,因名肺俞。14.厥阴俞:该穴为手厥阴心包络脉气转输之处,主治胸膈、心脏疾患,因为厥阴俞。15.心俞:穴近心脏,为心脏脉气转输之处,主治心脏疾患,因名心俞。16.督俞:该穴为督脉经气转输之处,因名督俞。17.膈俞:穴近膈膜,主治呕逆,打呃,因名膈俞。  相似文献   

4.
<正>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亦称期前收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针灸疗法在治疗早搏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分布于膀胱经的心俞、厥阴俞穴能治疗心脏疾病的观点,为古今医家所肯定。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  相似文献   

5.
于秋雁 《浙江医学》1998,20(7):425-426
心脏性猝死的定义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目前认为大多数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而致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局部电生理紊乱,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心脏性猝死可随时随地发生,故对冠心病人特别是对能演变成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如能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对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是有帮助的。现将我院1988年9月至1996年9月所收治的心脏性猝死25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91%以上的 SCD是心律失常所致,但某些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心脏破裂、肺栓塞等亦可于1小时内死亡,但其发生机理及防治则与心律失常性猝死相异.  相似文献   

7.
钾是生命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常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术后早期低血钾。低钾血症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而心脏手术的直接损伤、心肌再灌注的损伤及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导致心肌细胞应激性增加,都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氯化钾是心脏手术后主要的控制心律紊乱药物。方力争等报道,体外循环后充分补钾可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44%下降到18%,而由低血钾所致的室颤可由16%降至0%,故纠正低血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多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但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无异常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科室都有可能遇到。为普及心律失常知识,推动规范治疗,我们以问答方式阐述心律失常治疗的相关问题,供临床医生借鉴。  相似文献   

9.
穴位:耳肺穴(包括肺1、肺2)、耳心穴、耳神门、迎香、神门、足三里。 功能:清肺和胃、安神镇静。 主治:头晕、失眠、疼痛、面部痉挛、神志病、戒烟等。 应用:1、上述病症属肺胃有热、心神不安烦躁者。2、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 加减法: 1、按五脏七情:若因七情、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两症较明显时可按下列加穴: 病在肝,患者多怒,加太冲、肝俞; 病在心,患者过喜,加神门、心俞; 病在脾,患者多梦,加太白、脾俞; 病在肺,患者多悲,加太渊、肺俞; 病在肾,患者多恐,加太溪、肾俞。  相似文献   

10.
食道癌切除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操作对心脏的直接刺激及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可引起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影响心脏功能,发生休克及心跳骤停的危险,也影响病人的康复和住院时间。因此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心脏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h内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91%以上的心脏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1]。近年,心脏性猝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对4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异位心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人,更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近年来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取得满意疗效,有效率达90%以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甲亢性心脏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它的发病主要和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心脏基因表达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本文就其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心律失常,亦称心律紊乱,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人.有些心律失常,如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期前收缩并不影响健康,不需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 syndrome)也称Roemheld综合征,是指由于胃部疾病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多见于青年人,男女发病相似。心脏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检查常正常,少数出现ST—T改变、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偶可误诊为  相似文献   

17.
心脏辩膜病变,术前心功能差,应用强心、利尿剂,致电解质,酸硷平衡紊乱,营养差;术中心肌保护不好,心脏手术创伤,低血氧症,低血压等使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影响病人预后,甚至可危及生命。本文总结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并分析其原因,治疗原则、转归及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所自1982年至1994年行心脏瓣膜置换45例,男性18例,女性37例,术后病人常规经呼吸机辅助呼吸,ECG监测,定期测定血清电解质和动脉血气,术后病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35例,其发生率77%,其中男性10例,发生率56%,女性25例,发生率68%…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应用体表心电图检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9例,检出率为64.4%,观察组患者应用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检出心律失常患者40例,检出率为88.9%,组间检出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可快速诊断心律失常患者,与体表心电图检测比较,检出率明显提高,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它的发病主要和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心脏基因表达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本文就其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可伴发多个系统异常反应,尤以心脏功能紊乱和心脏损害多见,其主要表现包括心电图复极改变、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升高、心功能障碍及心率变异性下降等,被称为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