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指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尿频和夜尿的一种症候群.该定义是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CS)提出的,代替了过去以尿动力学为基础定义的与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的概念.现就OAB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逼尿肌注射以及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逼尿肌注射组(A组)、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组(B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PUF评分、QOL评分.结果 A组及B组治疗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减少,最大排尿量增加,PUF及QOL评分降低,残余尿量无明显增加,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相比,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及PUF评分改善更明显,残余尿量与QOL评分无明显区别.结论 A型肉毒毒素膀胱内注射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好,生活质量提高,采用逼尿肌联合三角区部位的注射,症状缓解更为明显,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局部注射肉毒素A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9例确诊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行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每次剂量300U。术前注意排除伴有膀胱颈梗阻者。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尿能力、剩余尿量、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有无差异,有无肉毒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以及多次注射者有无抗药性产生。结果: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控尿能力、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剩余尿量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肉毒素A的抗药性产生。结论: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是一种微创、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顽固件逼尿肌反射亢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 定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准备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or detrusor overactivity),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复合体。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将OAB定义为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议。  相似文献   

6.
膀胱不稳定性的处理临床上比较困难,据报道在一般性措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经膀胱三角区注射石炭酸可能有一定效果。Chapple等报道了24例27次注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24例膀胱不稳定性患者,18例为逼尿肌不稳定性(DI),6例为逼尿肌反射亢进(DHR)。膀胱三角区下注射参照Eving介绍的方法,在全麻下注入6%石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膀胱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膀胱(unstahie bladder,USB)是膀胱功能亢进的一种,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其定义为膀胱在充盈期间,自主地或诱发地产生无法主动控制的收缩。在神经性膀胱,不稳定膀胱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在非神经性膀胱则称为逼尿肌不稳定(DI)。研究USB发病机制是制定治疗措施的理论根据,现将近年来有关其受体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流动力学分析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膀胱顺应性、逼尿肌反射、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等指标.结果 80例中64例(80%)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其中伴尿道外括约肌协调22例,失调42例;16例出现逼尿肌无反射(20%),其中伴尿道外括约肌协调4例,失调4例,去神经化8例.80例中16例(20%)表现为膀胱顺应性增加,64例(80%)表现为膀胱顺应性下降.结论 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大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仍有部分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并根据尿道括约肌功能进一步分为数种亚型.尿动力学检查在胸腰段脊髓损伤中明确了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为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价值.  相似文献   

9.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类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6月间,我们对180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了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分析不同神经病变所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脑卒中患者均未发现上尿路改变和反流,71% 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60% 伴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29% 为逼尿肌无反射(DA).脑外伤患者中70% 为DO不伴协同失调.7例帕金森病患者均表现为DO.1170例骶上损伤患者91% 为DO,83% 伴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223例骶髓及以下损伤患者73% 为DA.共有12% 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上尿路积水改变,4% 表现为膀胱输尿管反流.脊髓发育不良患者81% 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86% 膀胱顺应性下降,55% 有上尿路积水改变,31% 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2% 为逼尿肌无反射,88% 膀胱顺应性基本正常.糖尿病膀胱患者81% 膀胱感觉减退,76% 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结论 不同神经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特点不同,应根据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adenan(太得恩,原名通尿灵)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分4组每组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A组行手术但不造成梗阻,B、C、D组手术造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术后两周,B组予太得恩100mg*kg-1*d-1口服,C组予花生油(太得恩赋形剂),A、D组不给任何药物.饲养后解剖膀胱,取逼尿肌束标本于不同溶液中行电生理刺激观察其收缩功能,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太得恩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的膀胱容量缩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A组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性明显优于D组及C组;D组和C组膀胱逼尿肌细胞中内质网明显扩张,线粒体水肿明显;而太得恩对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太得恩可保护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对BPH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犬不稳定膀胱腔内手术切断部分逼尿肌"动物模型,使犬膀胱处于"低张、大容量"状态,通过对膀胱逼尿肌切断术后尿动力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微创治疗对改变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犬不稳定膀胱模型,解除梗阻3个月后在静脉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逼尿肌间断横行等离子电切术。术前术后检测犬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膀胱顺应性(MBC)等尿动力学参数。结果:7只不稳定膀胱模型犬,术后3个月后测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膀胱顺应性(MBC)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犬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经尿道膀胱逼尿肌横行等离子电切术能改善膀胱功能但仍需大样本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6例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MRI检查,均行解栓术,术后排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再依尿动力学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A型肉毒素膀胱逼尿肌注射术5例,间歇性清洁导尿2例,膀胱扩大术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26例获3个月至3年的随访,其中24例膀胱、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结论:对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无论早晚解栓术都是十分必要的,再根据术后排尿症状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是指在膀胱充盈时自发或诱发的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使逼尿肌出现高于15cmH2O的压力波[1]。DI可引起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严重者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DI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现就DI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急迫性尿失禁是逼尿肌收缩并伴有短暂警告所致的尿流失控综合征。常见于神经原性膀胱、膀胱异物、膀胱肿瘤、膀胱炎或前列腺炎,但尚有部分病例不能解释,其病理生理学还不清楚。现在认为,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反射亢进,尿道不稳定(膀胱充盈时尿道压>15CmH_2O)和膀胱感觉差等都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必要条件。最近研究指出,膀胱的感觉可能由二种感觉器调节:一是压力感受器,位于底三角和后尿道,对膀胱内压微小变化敏感,可能起膀胱充盈的早期警告系统作用;二是张力感受器,位于膀胱体机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膀胱传入神经以及盆底相关神经肌肉角度探讨神经因素及肌源性因素在膀胱出口梗阻所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耻骨上膀胱颈梗阻的方法建立逼尿肌过度活动大鼠模型,测定不稳定收缩时盆神经传入电位信号,并同步测定阴部神经运动支电位、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及腹肌肌电的反射反应.并观察T8段脊髓截断、双侧盆神经截断、腹交感干截断以及双侧阴部神经截断后大鼠膀胱充盈测压不稳定收缩的变化.结果 成功制作了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过度活动大鼠模型,成功率62.5%.充盈性膀胱测压神经肌电生理同步记录结果显示,允盈期逼尿肌过度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收缩幅度高于1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逼尿肌过度活动(B-DO),伴有同步盆神经传入的信号明显增强,且能引发阴部神经、尿道外括约和腹肌肌电图出现显著变化;一种为收缩幅度低于10 cmH2O的逼尿肌过度活动(S-DO),没有上述盆神经传入及相关神经肌电变化.T8脊髓截断后,膀胱充盈-排尿收缩周期消失,膀胱基础压显著升高,B-DO消失,S-DO仍然存在,且收缩幅度较截断前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次截断控制膀胱的盆神经、交感神经和阴部神经后,膀胱失去充盈-排尿收缩周期,基础压显著升高,不稳定收缩中B-DO消失,S-DO仍然存在.结论 膀胱出口梗阻所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存在不依赖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的膀胱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经膀胱训练和抗胆碱能药物等常规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患者均有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症状,无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镜下将肉毒素A200U注射于膀胱逼尿肌内,散在注射20-30点,并在尿道括约肌注射4点以防止术后尿潴留。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排尿日记、常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例患者治疗6周后,排尿日记显示日排尿次数由(12.2±2.4)次减至(7.5±2.2)次(P〈0.05),夜尿次数由(2.2土0.3)次减至(1.8土0.4)次(P〉0.05)。尿动力学检查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由(132.5±32.8)ml增至(190.2±37.6)ml(P〉0.05),膀胱最大容量由(217.3±34.6)ml增至(320.6±27.4)ml(P〈0.05)。2例治疗前尿动力学检查具有逼尿肌不稳定表现患者,1例逼尿肌不稳定消失,另1例初次不稳定收缩时膀胱容量由126ml增加到194ml。8例患者均未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疗效持续5-9个月。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是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膀胱     
20060746磁共振成像在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060747浅表性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20060748经膀胱镜局部注射肉毒素A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20060749移行细胞癌盆腔复发动脉化疗的疗效观察,20060750改良可控性回肠膀胱控尿机制的临床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膀胱Cajal阃质细胞样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like ceIIs,ICC-LC)是一种特殊问质细胞,它可能是膀胱逼尿肌的起搏者,其功能可能与某些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有关.而成为尿动力方面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膀胱ICC-Lc的分布、形态特征、电生理特征及与逼尿肌不稳定(detmsor instability,DI)的关系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膀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膀胱(Unstable Bladder)最初由Bates提出,认为是一种不能抑制的逼尿肌收缩,国际排尿控制协会(ICS)正式提出的定义为:在膀胱充盈期间,病人抑制排尿,逼尿肌仍显示有自发性或激发性收缩,但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且与神经紊乱无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研究,本文就其有关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膀胱发病机制中逼尿肌M3受体的改变情况。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应用尿动力仪检测逼尿肌收缩功能;Westernblot、RT—PCR方法检测膀胱M3受体含量。结果病程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增加伴M3受体表达增强;病程4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病程1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伴M,受体表达减少。结论膀胱收缩功能和M3受体蛋白含量及M3受体mRNA的含量三者呈同向变化关系。在糖尿病大鼠发病早期三者均升高,但是随着病程进展却都降低了。这可能是早期糖尿病性膀胱病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