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了一种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由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喷射制冷子系统及压缩制冷子系统组成,系统充分利用热电两种能源以及两种制冷方法各自的优点,优化喷射制冷子系统工作性能的同时,改善压缩式子系统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复合制冷循环性能的同时节约高品位电能。采用性能较好的高蒸发温度式喷射制冷带走压缩机排气余热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系统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优化工作条件。研究表明,与相同工作条件下的单压缩制冷循环相比,复合制冷循环工作日全天候运行时电力性能系数提升约为31.5%,节电优势显著。存在一个最佳的喷射子系统蒸发温度使得复合制冷循环性能系数达到运行工况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王剑锋  陈光明 《新能源》1996,18(7):11-15
本文研究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溶液再吸收与稀溶液增压的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以NH3-LiNO3做工质对进行了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相地于传统吸收式制冷循环,该循环具有明显的优点;(1)高压稀溶液引射低压制冷剂蒸气,使吸收过程处于较高的压力状态,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和循环的制冷效率;(2)在经济合理利用电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泵功输入,可以大幅度提高制冷量,为低品位不稳定热源--太阳能的  相似文献   

4.
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额定制冷量为12.3 kW的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性能分析。该系统的制冷量随室内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太阳辐照度增强而增大;COP的变化与制冷量的变化类似,所不同的是COP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增强先迅速增大,当太阳辐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COP基本保持稳定。在室内温度不低于27℃,室外温度不高于38℃,太阳辐照度不低于500 W/m2的条件下,系统的制冷量为7.7~32 kW,COP为0.082~0.107。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制冷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锋  蒋家明 《新能源》1999,21(7):7-11
本文主要探讨太阳能等低品位不稳定热源为动力的改进两级和三级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对比分析了NH3-LiNO3和NH3-NaSCN工质的循环适应性。结果表明,改进循环可以应用于-10 ̄-40℃的制冷系统,并且NH3-Li3NO3的性能优于NH3-NaSCN。  相似文献   

6.
氨水喷射增压──吸收制冷循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以热能为动力的制冷机,因此具有利用余热资源,节约能源尤其是节省电力等明显优点。面对 CFC_5被替代的趋势和我国能源状况与节能形势,适当发展和推广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发展和推广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不断开展对其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改善循环流程,提高其性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薇  程有凯  孙荣亮 《节能》2010,29(7):59-61
在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有较高的热力系数。该循环系统的中间压力、中间浓度对系统的热力系数和热源可利用温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氨水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喷射增压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分析和热力计算,分别与一般的氨水吸收式循环相比,前在相同的热源温度下,获取的最低蒸发温度能够降低10℃左右,单级喷射-吸收系统的COP一直保持在O.3左右,双级喷射-吸收系统的COP在O.2左右。虽然在较高的蒸发温度段该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略有降低,但是它能够利用现实中许多低品位的热源获取更低的蒸发温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太阳能驱动的制冷循环海水淡化系统数学模型,通过改变驱动热水流量、驱动热水供回水温差、集热器面积和所在城市这4个变量,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提高驱动热水流量和增大驱动热水供回水温差,均有利于提高淡水产量,但所需辅助热源热量增加,太阳能供能比例下降;增大集热器面积,有利于降低辅助热源热量,增大太阳能供能比例,但淡水产量微降;选择大连、北京和深圳3个城市,在相同的条件下,深圳地区太阳能供能比例最高,北京次之,大连最低。  相似文献   

10.
11.
太阳能增强型喷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承超  赵军 《太阳能学报》1994,15(2):185-189
对太阳能为热源的增强型喷射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进行了初步实验。在90℃热源、12℃蒸发温度和2000W制冷量的额定工况下,喷射系数可达0.651,整个系统的COP值达0.334,比传统的纯喷射制冷循环的COP值(≤0.23)提高50%。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叙述了太阳能增压喷射式制冷的原理和系统工作过程. 探讨了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的进展状况.通过计算研究了多种制冷剂对喷射器工作性能和系统制冷系数的影响.应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太阳能增压喷射式制冷系统在实际日照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这种系统能够利用太阳能提供实际需要的制冷量.  相似文献   

13.
喷射器性能及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工质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实际流体热力学性质、混合效率和激波等因素,建立了喷射器热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吻合很好。文中计算了采用环境友好工质R134a、R152a、R717、R290、R600a时喷射系数及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系数。结果表明,对于确定几何参数的喷射器,喷射系数和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系数主要取决于膨胀比与压缩比,两者分别随膨胀比的增加而增大,压缩比的增加而减小。太阳能驱动喷射制冷系统时(发生温度在80℃左右),采用R134a可以使喷射系数和喷射制冷系统能效比最大,明显优于其他工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同时采用双级压缩和利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的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模型,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分析了高压压力、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和高、低压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并与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双级压缩/喷射循环的性能系数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循环;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和蒸发温度的降低,循环的性能系数分别降低了54.9%和43.2%,并且其下降速度大于双级循环的性能系数下降速度;高、低压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升高均导致双级压缩/喷射循环性能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系统内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所建立并通过实验证的数学模型,从吸附床的内部特性参数及外部特性参数出发,对所设计制造的太阳能平板式制冰机系统进行分析,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内部参数及外部参数的改变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的性能系统COP及制冰特性的影响,为新一轮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基于喷射式制冷和ORC,构建一种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功冷联供系统,该系统分为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和功冷联供子系统两部分。以R161为功冷联供子系统循环工质,通过Matlab建立该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其性能进行模拟,在设计工况下该系统制冷量为2.893 kW,净输出功为1.594 kW,功冷联供子系统制冷效率为12.47%,发电效率为6.87%,效率为41.45%。通过分析可知,该系统损占比较大的部件依次为太阳能集热器(73.3%)、发生器(12.14%)、蒸发器(5.03%)和透平(4.81%)。考虑到实际过程,分别研究系统内部参数改变和外部环境参数改变,对系统的影响,发现高低压发生器的温升由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同时环境温度的升高以及太阳辐照度的提升均可改善集热器效率,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常规有机朗肯循环(ORC)中透平效率多假设为定值,而实际上透平效率因工质种类和运行参数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采用向心透平效率计算模型,将动态透平效率与ORC系统耦合,分析透平效率随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固定透平效率与动态透平效率ORC系统热效率的差异.综合考虑热力性与经济性,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固定透...  相似文献   

18.
冷暖联供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在满足供冷、供热需求时,通常需要补充一定量的一次常规能源。该文在系统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引入太阳能倍率、冬夏负荷比等参数,推导了太阳能制冷系统与电压缩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比计算公式。进而对太阳能双元混合工质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单元工质喷射式制冷系统、太阳能直接供热系统与电压缩制冷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喷射式热泵比太阳能直接供暖系统节约一次常规能源;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在其太阳能倍率位于节能区时,比电压缩制冷(热泵)系统节约一次常规能源。  相似文献   

19.
CO2跨临界循环与传统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定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当量温度法,并以此为基准对各种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当量温度法可以得出更加公正、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并解决太阳能吸收制冷机风冷化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风冷喷射式绝热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实现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分别强化,同时回收高压溶液节流损失和再循环溶液的余压,以进一步增强吸收效果.构建组成循环各部件热力学数学模型,探讨了环境温度、发生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喷射器对新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