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肠癌术前CT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评估直肠癌术前CT扫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04例直肠癌(T2期11例、T3期90例、T4期3例)的CT扫描与手术病理这缘改变、浸润周径、淋巴结大小对T、N分期的价值。结果:以肿瘤石头居齿状和结节改变作为T3的诊断指标,其准确率分别为94.0%、90.4%、88.4%;T分期的准确率是89.4%,T3的准确率是94.0%。将肿瘤侵犯肠管周径〉1/2与≤1/2作为T3期的诊断指标,有显著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在直肠癌诊断及其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CT表现及其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33例经内镜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进行CT回顾性阅片,分析其CT征象并进行术前分期.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CT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及周围组织结构侵犯、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直肠癌术前CT分期诊断和病理分期的总符合率为92%。结论:直肠癌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直肠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低张充气后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或临床怀疑直肠癌的147例患者进行低张充气灌肠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内容包括:①肿瘤部位、大小;②平扫和增强的情况;③生长方式;④侵犯层次;⑤管周筋膜情况;⑥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⑦盆腔淋巴结肿大情况;⑧远处有无转移。结果:147例患者顺利完成低张直肠充气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肠道准备满意;直肠低张充气后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出所有直肠肿瘤样病变,敏感性是100%,准确性95.77%;147例病例的影像学分期分别是:A期26例,占17.68%(26/147);B期18例,占12%(18/147);C期64例,占43.5%(64/147);D期39例占26.5%(39/147)。影像与病理Dukes分期的对比结果显示影像分期的准确性分别是:A期92%,B期94.12%,C期96.97%,D期100%。结论:低张直肠充气16层螺旋CT检查是直肠癌术前检查的较好的方法,能对直肠癌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4.
在CT用于扁骨、不规则骨的损伤诊断中,髋关节骨折的应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特别是髋臼骨折的处理是否正确,对髋臼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CT克服了传统影像的弱点,最大限度地为骨折分型,关节受累程度,隐性骨折线及关节内碎骨片的存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5.
结肠CT三维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肠3D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5例已知直肠癌患者先后进行结肠CT仿真内镜(CTVE)和结肠镜检查,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扫描,在独立的工作站上进行结肠的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SSD)和CTVE。由2名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结肠外CT所见主要依据临床、手术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所证实。结果 35例直肠癌共36个病灶(1例有2个癌灶),早期癌1个,进展期癌35个。进展期直肠癌中以Borrmann 2型最多见,占71.4%(25/35);中分化癌20例,占57.1%;浸润全层者30例,占85.7%。3DCT对进展期直肠癌Borrmann分型判断的正确率达97.1%(34/35),而结肠镜的正确率为88.6%(31/3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的定位均比较满意。在3DCT中,SSD像最为直观立体,便于外科术前定位分析;CITE像最利于病灶大小的测量,与结肠镜的结果基本一致,与手术结果相符。25.7%(9/35)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由于肠道严重狭窄或患者情况而失败,而这些患者在CTVE检查效果比较满意,在结肠远端发现2枚息肉和1个溃疡型癌,阳性所见占33.3%(3/9)。19例患者结肠CT检查发现结肠以外病灶,占54.3%(19/35),其中肝可疑性病灶占22.9%(8/35)。结论 结肠CT检查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准确定位定性评价是有价值的,并且在补充结肠镜的不足、以及发现肠外病灶等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占结直肠癌的50%~70%,而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在术前治疗手段和手术方案的决策上起重要作用[1.为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100例经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侵犯范围(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4.05±10.5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5.69±3.07)个月;主要临床症状: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改变,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消瘦乏力、里急后重、贫血、腹胀等.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CT诊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直肠癌CT表现,分析其诊断及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肠镜病理证实的115例直肠癌病人的CT征象。结果:直肠癌多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肠腔变形、狭窄,邻近组织受侵则界限不清;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率为80%。结论:CT检查能为直肠癌中晚期病人术前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价值较大,且为术后监测的重要手段,它的最大价值是显示直肠癌在腔内外生长的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优化CT扫描方案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华丹  刘炜  金征宇  赵玉沛  廖泉  张太平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08-1111
目的:分析优化CT扫描方案对于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名低血糖症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胰腺增强扫描,CT扫描后7天内81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随机选择45名患者接受常规组CT扫描方案检查,另45名患者接受改良组扫描方案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CT诊断结果包括影像学诊断为真阳性的肿瘤大小及肿瘤-胰腺CT值差进行组间比较,并评价两种不同扫描方案的定位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组(男/女为16/29,平均年龄40.2岁)中4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4例经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后者中共16例术前经CT增强检查准确定位。常规组图像的医师间一致性kappa值为0.57),肿瘤直径(18.6±6.5)mm,动脉期肿瘤/胰腺CT值差(52.5±26.2)HU。常规CT术前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50%(20/40)、47.1%(16/34)、66.7%(4/6)、88.9%(16/18)、18.2%(4/22)。改良组(男/女为18/27,平均年龄47.3岁)中4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6例经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34例经术前CT增强检查正确诊断为胰岛素瘤。改良组图像的医师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7,肿瘤直径为(12.6±4.6)mm,两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动脉期肿瘤/胰腺实质CT值差异为(74.5±28.2)HU,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5.1%(39/41)、94.4%(34/36)、100%(5/5)、100%(34/34)、71.4%(5/7)。结论:改良后的多层螺旋扫描方案可以帮助更准确及敏感的进行胰岛素瘤定位诊断,对于胰岛素瘤的手术治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的13例胆囊癌的CT资料,均经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6例,胆囊壁局部或弥漫增厚型4例,腔内结节型3例。肝脏受侵犯4例,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外胆管扩张3例,腹水1例,7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CT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CT扫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良、恶性骨肿瘤的CT征象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肿瘤19例、恶性骨肿瘤71例的CT、X线平片征象。结果骨肿瘤的基本CT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骨肿瘤各具有其CT特征,增强扫描更有利于显示肿瘤邻近的血管。结论CT扩展和加深了我们对骨肿瘤征象的认识,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CT诊断与分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CT在诊断和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的CT表现,评价其CT诊断和分期的价值。结果:直肠癌CT的主要表现包括肠壁增厚50例、软组织肿块61例和肠腔狭窄49例;与手术病理对照,CT显示病灶、周围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96.7%(145/150)、88.4%(84/95)和51.7%(15/29);CT分期与Dukes分期的总符合率为83.3%。结论:直肠癌的CT诊断和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很好的一致性,CT是直肠癌术前诊断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喉咽癌的CT诊断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 对喉咽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 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咽癌的CT 表现,根据CT 征象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肿瘤呈块状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等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增强;患侧杓椎和环椎间距> 10 m m 者分别占67 % 和30 % ,患侧甲杓间隙和环甲关节间距增宽的发生率为63 % 及30 % ;本组CT 术前肿瘤( T) 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85 % 和90 % 。结论:CT 能很好地显示喉咽癌的大小、部位和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MS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对大肠癌的定性诊断能力高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9.9%(170/189),诊断肿瘤浆膜外侵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86.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9%。结论采用MSCT充气扫描安全、方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对大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肾脏偶发癌是指因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发现的肾癌。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该病的发现率不断提高,充分认识并正确诊断肾脏偶发癌意义重大。现回顾分析 1994 -12 ~2003 -08经我院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肾脏偶发癌,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本组 30例,男 20例,女 10例 ,年龄 23 ~73岁,平均 54. 5岁。21例因健康体检、8例因其他疾病做腹部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肾脏占位,为进一步确诊而行CT检查; 1例因咯血行肺部CT检查时发现肾脏占位。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术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3例直肠病变的病例行横断面加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接冠状面扫描时,应尽量提高KV及mA,并对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13例,直肠癌11例,腺病及炎性改变各1例。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4.6%,其中按照Duke改良法分期,Ⅰ期诊断符合率为50%,Ⅱ期为67%,Ⅲ期及Ⅳ期为100%。CT显示直肠病灶的关键在于充分扩张的肠腔和肠腔内外良好对比。CT直接冠状面扫描可以准确显示病灶范围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可以直接测量肿块距肛缘的距离,浆膜层和肠周脂肪受侵犯时表现为索条状或片状致密影,其中肠壁外结节影为浆膜层受累的可靠征象。结论:CT直接冠状面扫描结合横断面扫描对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影像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的影像学技术如直肠内超声,CT,MRI和PET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对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及其临床分期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直肠癌的MRI改变,评价MRI诊断直肠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28例。用0.5T超导MRI仪,体部线圈。扫描序列为SET1WI和FSET2WI。结果MRI检出病变的阳性率为89.3%,MRI确定病变向周围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2.1%和87.5%,分期的准确性为57.1%。肿瘤SETlWI呈低信号,FSET2WI为高信号,大的肿瘤内有坏死。结论MRI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有较大价值,但不能显示较小的病变,特别是位于直肠前壁下1/3的病变。病变越小MRl分期越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3D CT)包括表面遮盖法(SSD)、仿真胃镜(CTV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3例胃癌患者(121例进展期胃癌,2例早期胃癌)均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21例手术证实(2例进展期胃癌伴肝转移而未能手术)。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行全胃扫描,扫描条件层厚1.25 mm,1.375∶1,0.8 s/r,120 kV,300 mA,扫描总时间6~8 s。对123例胃癌用2种常用的成像方法检查,评价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Borrmann分型等,并与胃镜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16排CT的SSD和CTVG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SSD和CTVG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50%(115/123)、94.31%(116/123);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敏感度均为95.04%(115/121)。16排CT扫描克服了腹部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明显提高了三维图像质量。结论:16排CT三维成像大幅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为胃癌的术前准确评价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胰腺癌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其中手术后病理证实32例,另外18例仅为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癌变发生于胰头部37例(男21例,女16例),胰体尾部13例(男8例,女5例).分别测量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增强影像(PEI)、到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TT,MTT=BV/BF)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头部癌37例和胰尾部癌中的8例男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T与TTP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尾部癌中的5例女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Y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