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妍 《阴山学刊》2008,21(4):108-111
近年来,有关侵犯死者名誉的案例时有发生,虽然对于死者名誉需要保护这一点少有异议,但有关保护死者名誉的理论根据却众说纷纭。人死后是否还享有权利,是否还有人格利益?我国现行法律保护的是死者人格利益,还是生者身份权益?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保护死者人格利益就是保护死者亲属人格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其第2条保护范围模糊不清的状况日益凸显,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时需充分考虑《侵权责任法》在保护对象上的特殊性、保护范围的边界性、中外立法经验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中国的现实,把具有绝对权的人身权、物权和知识产权以及第三人故意侵害他人债权明确界定为保护范围,把胎儿利益和死者人格利益明示确定,把没有被民事法律具体化的权利和道德性权利排除在保护之列,并区分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程度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死者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关于死者民事主体地位立法例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主张死者既不能成为权利主体 ,也不能成为利益主体。死者不能也不必成为民事主体。认为“死者生命痕迹保护法律关系”模式是保护死者生命痕迹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死者肖像保护的规则,最早是通过人民法院在这类案件中的裁判确立的,后来被司法解释部分吸收,形成了明确承认、保护死者的肖像权,同时保护死者近亲属对死者的敬爱追思利益的普遍做法.近年来,死者肖像权中的财产价值逐渐受到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保护.在比较法中,死者肖像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也在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有益做法.我国应该在继承中国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比较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坚持直接保护的方法, 坚持一元的保护模式,规定部分权利能力制度, 规定死者肖像保护的具体期限, 规定死者肖像保护请求权的主体,规定死者肖像财产性部分的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5.
在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问题上,不宜构造出一个潜在地包含所有类型的人格利益的一元人格权.这种模式忽视了人格利益的特性,损害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来自德国民法的一般人格权理论,无法与中国民法理论和制度衔接,并且自身也存在过度限制法律对非典型人格利益保护手段的缺陷,不值得借鉴.比较合适中国的做法是确立人格保护的法律原则,当存在人格法益保护漏洞的时候,诉诸这一原则来实现对非典型人格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149-154
"权利"与"法益"的概念需要予以区别,死者没有名誉权,但却拥有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对其社会评价也应当予以刑事救济保护;死者的名誉,更多的只是宗教立场的结论,刑法上对于死者名誉的保护,本质上是对遗族虔诚感情的保护;在死者的社会评价受到他人诽谤的场合,从间接诽谤的角度来说,同时可以认为是对死者近亲属名誉的损害,满足诽谤罪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包括绝对权与法益.绝对权包括人格权、物权与知识产权.亲属身份权由于具有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双重特征,因此我们对其保护应该具体对待,但继承权与合同债权并非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法益包括死者生前的人格利益、占有、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纯粹经济损失以及合同债权.我国侵权责任法应该借鉴德国民法典,对权利与法益的保护区别评判,采取例示性的立法模式,明确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的同时,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能够适应未来侵权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特定的人格要素可以进行商业利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究其本质是人格要素及其蕴涵的影响力所产生,此种利益应属于主体自身享有.基于人格和人格权的非财产属性,此种附着于人格要素的经济利益应当纳入财产权的保护范围,此谓人格信息财产权.此种权利与人格权一起为人格要素提供了并行不悖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的人格权制度及婚姻家庭制度通过对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保护,从本质上保护、实现了人的尊严、自由、生命与身心健康等人格利益。婚姻家庭法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决定其所确立和保护的人格利益必然具有双重性。无论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都与人格权及人格利益密切相关,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合理调整就是对人格利益尊重与公平分配,是实现人格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社交性网络账号符合财产的效用性、稀缺性和可控性的基本特征,具备作为财产的正当性,应当被纳入继承法确认的财产范畴。目前网络平台在其用户服务协议中规定社交性网络账号归属于运营商、不得被继承的做法,因排除了用户的主要权利而显失公平,属于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社交性网络账号应归用户所有;而社交网络运营商以隐私保护为由拒绝社交性网络账号继承的做法,其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而非保护死者隐私。现代民法对于死者隐私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死者近亲属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利益,所以在社交性网络账号继承与隐私保护之间没有本质冲突。基于对用户意志的尊重,社交性网络账号继承规则的建立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可通过注册时的预先设置由用户在生前对账号能否继承、由谁继承及继承内容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电视艺术活动,由此决定基本研究课题是电视艺术创作论、电视艺术接受论、电视艺术文本研究、电视艺术的源泉与影响问题。电视艺术学是电视研究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本身又包括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艺术批评、电视艺术史、电视艺术理论史和电视艺术批评史等五个更小的下位学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走出危机管理误区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红 《齐鲁学刊》2005,(2):154-158
对危机管理的认识误区是导致许多企业危机管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危机管理能力的低下已成为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阻力。危机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提升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危机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与法制化是中国企业走出危机管理误区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在对现有研究企业性质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传统理论只是从成本的角度对企业性质加以界定,而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间战略联盟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凸显等企业制度的创新趋势表明,只有从劳动分工和组织演进的角度出发,强调获利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对企业的性质作出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包括后宫善舞的妃嫔、士人家中的舞女姬妾以及从事歌舞表演的宫妓、营妓与市井乐妓。大多数舞蹈诗描写的舞姬,或是风情万种的尤物,或是地位卑贱的玩物,或是致祸夺宠的妖姬,或是令人同情的苦命女。此外,还有少数舞蹈诗塑造了天真欢乐的少女形象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形象。舞姬是唐代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唐代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从舞蹈诗对舞姬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唐人喜好纤柔细弱、欣赏风情愁怨的女性审美好尚。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第三人利益合同现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承认,其核心在于对第三人权利的认定.但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此问题的规定却相当模糊.不仅第三人能否取得合同上的权利未能明确,而且条文设计也过于简略,这不符合现代合同法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受益第三人的权利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解放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国人思想的解放,而"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思想解放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从总体上看,国人"对西方求解放"的新构想,主要呈现两种范式:一是呼吁打破对西方的盲从,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二是服膺马克思主义和转而"以俄为师".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正是"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博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博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19.
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发展变化的今天,面对风险和挑战,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应对法宝;要从信仰、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20.
雷亚平 《齐鲁学刊》2006,(4):98-100
文革时期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在构思上存在着主题先行的历史局限,这一局限导致此类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出现大面积重复和雷同。文革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构思局限性所带来的不是文革文艺设计者所期待的振奋和昂扬的接受状态,而是一种被动、疲惫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