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国内软交换运营支撑系统已经难以满足运营要求,作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新一代软交换系统,必须具有先进性、开放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等特点。采用OSS/J来实现新一代软交换运营支撑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达成这些要求。本文对采用OSS/J来实现NGOSS作了具体的探讨,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发新一代OSS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NGOSS体系结构和ETOM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ETOM模型的、实际可行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构架,并给出一个实现方案OSS/J。  相似文献   

3.
史银龙  侯丞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9):300-302
本文以OSS/J为NGOSS实现参考标准,提出了一个基于配置策略的传统电信系统向NGOSS标准电信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在本文提出的集成设计方案中,首先分析传统电信系统处理流程和数据模型,通过设置配置文件,将传统电信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分别映射成NGOSS标准接口和共享数据,从而使传统电信系统映射为NGOSS功能组件,提供统一的NGOSS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ODS是NGOSS提出的建立共享信息模型的通用框架,ODS分别从商业和系统两个视点描述了共享信息模型。ODS模型的建立使电信的OSS/BSS系统数据不再孤立,各个子系统能够实时的共享数据,而且保证了共享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对ODS棱心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在NGOSS系统建设中简单的共享数据信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NGOSS优化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的 OSS 已远非两三年前的 OSS 了,原有的以业务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将被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所取代,于是下一代 OSS(NGOSS)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OSS/J给出了依照NGOSS的一整套Java、XML和Web服务的API,以便于在OSS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把它们按照业务流程的要求整合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应用上多年来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良好服务,同时支持对新的电信业务的快速开发和对现有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电信管理论坛(TMF)提出了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软件框架NGOSS。该文在分析了国内目前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BSS的现状和NGOSS的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遵循NGOSS框架的思想,提出了一个面向电信运营管理的中间件平台,实现了其原型系统,并在平台上完成了用于支持电信网络管理业务流程运行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卢捍华 《互联网周刊》2002,(24):52-52,54
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NGOSS(下一代电信运营系统和软件)成了电信业的热门话题。OSS的体系化和标准化成了各个电信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追求的方向。这一形势与电信市场、技术、经营方式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网络管理系统在管理资源方面的不足,通过研究新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NGOSS)中共享信息数据(SID)模型的概念,提出并设计了网络资源模型。结合WAP业务模型说明资源模型如何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被上层应用,实践证明资源建模能给复杂的网络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软交换构建多层次开放业务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一代网络将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因此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系统应具备强大的业务能力。该文从软交换系统的各种业务提供方式出发,分析了软交换系统可以支持的多层次业务环境,并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各种业务环境对软交换需求的软交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参照TMF发布的新一代电信企业运营支撑系统和软件的国际规范、增强型电信运营导图、共享信息/数据模型、服务水平协议,结合中国电信企业的运营支撑系统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运营现状,研究了信息建模的方法、电信企业服务水平协议信息模型的相关内容,包括从资源层提取数据,到业务服务层提取KQI、KPI参数,到客户层与客户进行交互中涉及到的SLA信息建模。  相似文献   

12.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提出了软交换的概念,然后从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软交换协议、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软交换技术。最后,指出了软交换待研究的问题。这对当前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抽象技术中立的分布式构件出发,实现NGOSS设计的COTS。给出IP网络QoS管理的NGOSS构架,结合Internet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协调管理技术,给细粒度设计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案例。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网络监控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下一代网络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结构改变了通信网络,对下一代网络的网络质量监控和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诊断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过程中新的要求。结合国内电信网络环境,以软交换为核心,对现行下一代网络环境进行监控;在研究与实现过程中,采用时间同步和内存数据库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了信令在网内的一致性问题和对海量数据处理速度,保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通过真实环境部署,实现了对其网络中的信令的有效监控与问题诊断。  相似文献   

15.
软交换技术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它具有伸缩性强、接口标准、业务开放等特点,发展极为迅速.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协议,分析了电力行业目前的通信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设想,并给出了其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6.
The rising popularity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call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rivers of its adoption and diffusion. In this research, we propos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hat simultaneously investigates a broad ran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diffusion dynamics of OSS using an Agent Based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ACE) approach. We find that interoperability costs, variability of OSS support costs, and duration of PS upgrade cycle are major determinants of OSS diffusion. Furthermore, there ar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network topology, network dens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costs, which strongly influence the diffusion dynamics of OSS.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used as a building block to further investigate complex competitive dynamics in software markets.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技术特征、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阐述了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NGN)中的定位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了贝尔实验室针对话音网络提出的Lucent软交换网络方案,总结了国际及国内软交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及商用实验等。指出了软交换网络今后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如服务质量、网关、安全性、业务提供方式、与现有网络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针对软交换网络的攻击方式和后果,讨论了软交换的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然后分析了软交换的安全体系的实现要求和目标.通过安全插件的引入,提出了一个具有可扩展性的软交换安全体系模型.通过可管理的安全策略,使用不同的安全机制,为软交换提供不同层次的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