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洪效益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洪工程的效益是以因修建该工程而减少的洪水灾害损失来表达的。如何正确分析和计算已建和待建工程的防洪效益,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给投资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是水利经济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外计算防洪效益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频率曲线法、实际典型年系列法和保险费法。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计算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做综合分析。1计算方法介绍1.1频率曲线法洪水成灾的面积和损失与洪水频率有关。频率曲线法是以概率分析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不同频率洪水进行…  相似文献   

2.
樊红霞 《人民珠江》2013,34(Z1):54-56
龙滩水电站是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骨干工程,防洪受益区主要为浔江、西江和西北江三角洲防洪保护区,绘制各区洪灾损失频率曲线,通过对所选典型洪水防洪效果计算,分析龙滩水电站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并分析了重现1915年特大洪水和1994年大洪水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防洪工程效益计算的特点和内容,提出洪灾损失调查分析及损失率的计算办法,防洪效益计算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防洪效益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述了防洪效益的概念与特点,对现有防洪效益计算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评述。研究表明,如能选择出一段洪水资料完整、代表性较好并具有一定长度的典型系列(仅对实际年系列法而言),年系列法是正确计算防洪效益的有效方法;频率法可用来确定拟建工程的静态效益指标。文中还对防洪效益分析计算需要明确与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频率法结合扣除成本法对二九○农场防洪效益进行了估算.并对效益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2007年汛期,芡河和跃进沟长达48天受淮河洪水顶托,内水不能自排;上桥抽水站及时开机运行3303台时,抽排水3.12亿m3.减少农业损失约1.44亿元.本文通过水量还原计算、淹没损失分析,估算排涝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深圳河按规划的50年一遇防洪(潮)设计标准实行河道整治后,深圳河右岸深圳市罗湖、福田两区的洪淹地域所取得的防洪经济效益。并对编制的淹没损失频率曲线和防洪经济效益计算分析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清河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计算及定性分析,根据现代水库洪水预报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目前先进的分类预报方法,提高了洪水整体预报精度,进而提高调度水平,增强了水库安全性,提高了水库的兴利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98吉林省西部特大洪水为例,对月亮泡水库和以月亮泡为核心的月亮泡蓄滞洪区的防洪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防洪效益增长率,系防洪工程经济评价方面具有通用性的经济评价参数。国内尚无统一的提法,它对防洪效益折现计算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工程经济评价的结论及工程的决策。在阐述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与防洪效益增长率有关的财产增长率、洪灾损失值增长率、洪灾损失率增长率、防洪对象抗洪能力增长率等相关概念,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治涝工程建设前后涝区内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为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且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承泄区各种水位组合下的涝灾损失的数学期望值。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IS构建的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用Copula函数构建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的联合分布,借助GIS技术构建涝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遭遇组合下的积水过程估算其涝灾损失,进而计算有治涝工程和假设无该治涝工程两种工况时所有组合下的涝灾损失期望值,从而得到治涝工程效益。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一个涝区为例简要说明了治涝效益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治涝效益分析模型能分析涝区内状况和承灾体均发生改变、同时考虑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全体组合下的治涝效益,可为治涝工程建设的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成都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本文利用IFMS/Urban构建了成都市中心城区一二维耦合内涝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2 a、5 a、10 a)及不同降雨历时(1 h、3 h、6 h)下中心城区内涝积水情况,结果表明:(1)三环以内区域管网现状排水能力为2年重现期,三环至绕城高速区域为1~1.5年重现期;(2)依据积水深度将内涝灾害划分为无(h<0.15 m)、低(0.15 m ≤ h ≤ 0.2 m)、中(0.2 m<h ≤ 0.4 m)、高(h>0.4 m)4个风险等级,分析表明成都市中心城区内涝以中等风险为主;(3)成都市地形及降雨的空间分布导致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的内涝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防洪工程系统是由许多堤坝等工程共同构成的,仅靠单一的堤防或水库,难以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特别是当防洪系统的各防洪子系统风险极不平衡时,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趋于平衡,这对提高整个区域的防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沂沭泗流域的具体情况,对防洪工程系统的风险调控和优化调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计算分析了不同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对单个堤防工程和防洪工程系统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汛期城市防洪排水体系排水能力与城市区域外排水量不匹配,造成城区局部严重内涝积滞水。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极端天气、下垫面属性改变、设计缺陷以及河道未治理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采取泵站提升等工程措施以及模型分析等非工程措施,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治涝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表现在涝灾的减免程度上,应该只是因有、无治涝工程措施而导致的涝灾损失的差值。由于在治涝前、后,涝区的内环境常常可能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该是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而且孕灾外环境可能是随机变化的,故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各种承泄区水位组合下的涝灾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因此,现有的治涝效益估算方法均不能或不完全适用于变化环境下的治涝效益估算。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IS构建的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用Copula函数构建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的联合分布,借助GIS技术构建涝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遭遇组合下的积水过程估算其涝灾损失,进而计算有治涝工程和假设无该治涝工程两种工况时所有组合下的涝灾损失期望值,从而得到治涝工程效益。并以实际案例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在防洪安全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子武  姜树海 《水利学报》2005,36(5):0618-0623
允许风险分析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防洪理念。按照防洪工程漫顶失事的逻辑过程提出了防洪风险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引入了人员伤亡预测的经验公式,讨论了制定允许风险标准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定量计算骆马湖的防洪风险,对骆马湖防洪安全决策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防洪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涝灾害。治理水土流失能增强山丘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削洪减沙,减少库容损失,降低河床,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进行流域防洪规划时,应将防治水土流失与防洪治涝结合起来,因地制宣,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计算了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经过的各内河100年一遇洪水水位,论述了防洪防内涝水位标高研究专题中超标准内涝洪水的计算方法和工作思路,为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时考虑超标准洪涝防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 2016 年太湖流域梅雨期间骨干工程发挥的防洪减灾效益,利用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得到无骨干防洪工程情景下的河段水位过程,将其与河段设计水位比较,推算每个河段两岸的淹没水量。再与 DEM 和圩堤等阻水构筑物数据相结合,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和水量平衡计算,获得洪水淹没的空间分布。建立了流域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洪水淹没分布和社会经济数据,对无骨干防洪工程情景下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将该损失与调查统计的实况洪灾损失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骨干工程在此次洪灾中发挥了约 116. 12 亿元的防洪减灾效益。其中,无锡市和苏州市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分别达到了 50. 08 亿元和 44. 11 亿元。研究成果定量论证了太湖流域骨干防洪工程在 2016 年洪灾中的经济效益,采用的评估方法对于其他流域或区域防洪工程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中心城区的防洪排涝格局对首都洪涝灾害应对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中心城防洪排涝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现状防洪排涝格局的运用情况和所发挥的作用.从首都发展新形势和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防洪排涝格局中存在的与城市功能协调性有待提升、局部排洪不畅、与生态蓄水矛盾突出、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模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