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权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地方治理权力具有分权化理念、边界自然性模糊、优先划分给下级、层级扁平式、运行方向双向化、中心多元化等特征;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具有集权化理念、边界非自然性模糊、优先划分给上级、层级金字塔化、运行方向单向化、中心单一化等特征.因此,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可以辨证地借鉴学习美国地方治理权力的某些特征,以提升中国地方治理权力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地方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治理理论在西方的成功实践引起了我国政治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化冲击的环境下,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借鉴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创新和完善地方治理的模式,重塑政府形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工具理性的合作治理,不是一种固定化、理想化的模式,而是一种不断变革的趋势。依据政府权力谱系与社会公民性程度这两种维度,可以把合作治理划分为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这两种基本类型。权威型合作,即权威型国家与臣民型社会之间的合作;而民主型合作,即民主型国家与公民型社会之间的合作。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由于在制度安排和社会形态上的基本差异,因而在合作建构、合作关系、合作结构以及合作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别。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多元利益诉求的兴起,中国各级政府顺应世界治理的发展趋势,推行各项改革以实现政府—社会的关系调整与权力配置,从而提升政府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但随着地方政府自主发展意识与权力的强化,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却陷入困境。从治理导向即分权化框架和治理的核心理念出发,剖析区域地方政府间低效合作现象的深层机理即分权化体制下的权责失衡与“经济人”的行动逻辑,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完善分权化宏观制度为支撑、以培育公民资格与多元治理主体为基础、以建立治理组织网络模式为依托的有效途径,构建区域地方政府引导下与市场、社会组织、公民高度融合的区域多中心治理体制,以保证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虽然林农合作组织正从传统的合作组织向新型的合作组织转变,但如何吸纳更多的林农加入合作社,林农合作组织怎样运行才能增加更多的绩效,激励机制如何更好地促进林农合作组织良性发展,仍是困扰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针对简单借鉴企业治理所采用的产权治理理论来分析合作社的合作问题与治理机制的现象,在指出当前关于林农合作组织及其治理的错误认识基础上,构建分离均衡的林农合作组织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论证信息治理有助于解决林农合作过程中的分离均衡问题,进而提出推进会计建设是林农合作组织生成与运行信息治理的务实道路。  相似文献   

6.
地方治理研究:范式、理论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治理理论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对当前世界各国在回应新的治理挑战中所采纳的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方式的总结.治理理论的支撑性论点和概念包括:网络管理理论,即将治理的核心任务看成是管理网络;授权理论,认为有效治理的关键是恰当的授权机制;社会解释理论,以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差异为研究起点并认为这种差异是治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侧重于合作如何达成的伙伴关系概念和社会资本概念.治理理论的启示在于:首先,治理要求扩大地方决策的范围并重新定义地方政府的角色;其次,面对新的挑战,公共管理者需要掌握新的管理技能;最后,治理理论及其对应的管理方式提供了全球比较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中,存在着把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等同于地方治理现代化、把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同于地方治理现代化、把地方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等同于治理现代化问题的误区,正是由于对于上述问题的错误认识导致对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推进障碍的研究产生了偏差。本文从制度、主体、资源、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推进障碍并从制度供给、主体联动、资源均衡、方法优化等角度设计了克服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等新型公共治理范式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考察协商、协作、协同与合作的基本含义,利用内涵、外延、内容以及特征等四个维度对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进行概念辨析,最后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与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宏观的全球治理与微观的地方治理,在治理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全球治理和地方治理,还是从现实的发展角度考察全球治理与地方治理,两者都处于动态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字治理不再是简单外化的数字技术在治理领域的工具应用和方法创新,而更多地体现为适应地方社会结构变迁和治理需求变化,内在推动地方治理模式变革和转型的有效途径.地方数字治理的实践导向主要聚焦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维护基层社会安全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但区域、城乡之间的"数字治理鸿沟"仍然存在,数字社会服务和治理的供需能力有待提升,数字治理的制度保障机制需要健全.提升地方数字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空间布局,促进数字治理资源配置均衡.推动技术与社会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社会服务供需结构均衡."智治"与"制治"结合,促进数字治理机制协同均衡.  相似文献   

11.
当今,人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使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使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战略。为此,信息化时代促进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可采取以下策略: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信息化背景,构建网络组织框架,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改革校企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行政生态学是生态学与行政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边缘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研究公共行政。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而言,区域合作治理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种行政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是满足行政生态动态平衡的必然要求。面对区域合作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行政生态学从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技术创新网络成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在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下技术创新合作中机会主义的演化路径,并分析了在分配机制下是否存在最优的分配系数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讨论了是否惩罚成本越高网络成员合作效率越高。研究发现:利益分配系数在一定值时,可以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惩罚成本C在达到一定值时,可以使得企业合作的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亚欧合作反映了亚欧政治上彼此借重、经济上互有所需的战略需要,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领域,亚欧双方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与需求,但合作无论从深度、广度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亚欧金融合作同时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实践进展。在建立多边的全球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监管架构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亚欧共同利益所在,亚欧金融实践趋同提供了合作的现实基础,制度化的治理机制使合作从务虚走向务实。有效的亚欧金融合作机制总体框架可以描述为:以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为先导,以亚欧共同基金为平台,深化货币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经验分享机制,融合亚欧构建多边国际金融体系架构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知识本质研究入手,探讨技术转移的知识特性,把技术知识的转移分为操作性技术知识转移、原理性技术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三种类别。通过中国和英国合作研究,发现中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时的战略目标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成功实施技术转移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对中国企业技术引进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提出了成功进行不同方式技术引进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非技术合作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五十多年来,中非技术合作有序开展,不断深入。文章从国际技术扩散的视角,分四个阶段对中非技术合作的历程作了回顾与总结,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社区为平台的社区内多元主体合作的环境治理模式已成为当前最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模式之一,目前国外基于社区合作的环境治理模式总体上呈现去行政化趋势强、多元主体参与程度高以及环境政策充分支持的特点,而国内基于该模式的环境治理实践则更多的呈现出能人治理导向、行政化导向和内部互动缺失趋势,通过比较分析两者在制度层面、多元主体参与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参与制度、加强非营利部门和志愿者的管理以及在政府主导下加大多元主体参与力度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劳动者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作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合格人才,而能否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衡量普通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论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设想,希望能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信息社会?为什么信息社会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应该怎样来实现全球信息社会?本文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简要而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