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阳和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 例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治疗。观察2组的癌痛疗效、生活质量、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血钙、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N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骨转移癌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4%(22/30),对照组为60.0%(18/30);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组ALP、NTX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血钙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以作为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痰浊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化浊方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4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高脂血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脾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调脂胶囊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各项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胶囊联合电针对高脂血症(脾肾两虚型)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药和电针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90.0%(27/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90.0%(27/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疼痛情况,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加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髓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Karnofsky量表(KPS)评分及骨髓抑制分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38/45),对照组为57.78%(2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丸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8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CAT评分、半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予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证候疗效、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hpro)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UMA)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25.0%(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18/20),对照组为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SCr、BUN、24hpro、24UMA和升高GF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可以改善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DN患者的临床证候、肾功能、24hpro及24UMA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壮骨通络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十全明目片口服治疗。30d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力、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混浊程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晶体的混浊度等方面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有较好疗效,较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阴两虚兼瘀型胸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心电图、中医证候的变化及硝酸甘油减停率,评定中医证候及心电图的疗效。结果:中医证候、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3.34%(28/30),对照组均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组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汤可以显著扩张患者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68.33%(4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FD疗效较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寿胎丸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肾气亏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肾气亏虚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寿胎丸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6.67%(29/30),对照组分别为83.33%(25/30)、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合举元煎加减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肾气亏虚型先兆流产较单用黄体酮胶囊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型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辅酶Q10,治疗组服用生脉炙甘草汤,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90.0%(27/30)(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PSQI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为4周。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失眠中医证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单症评分比较,除不寐一项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柴胡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GER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反流、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57.5%(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67.5%(2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GER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振源益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振源益脉汤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源益脉汤可有效提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水平,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化瘀排石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化瘀排石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结石排出时间、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化瘀排石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气阴两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予芪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排便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中医证候(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少津、头晕耳鸣)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各项指标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50%(4/32),对照组为36.0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