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8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38/44),对照组为61.36%(2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通过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风邪恋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风邪恋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程度和频率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数值、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46.7%,对照组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以及室性早搏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对照组为88.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蜀羊泉散联合辛复宁治疗HPV持续感染伴CIN I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V持续感染伴CIN 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辛复宁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蜀羊泉散内服,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HPV转阴率、CIN I逆转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CIN I逆转率分别为86.67%、73.33%、63.33%,对照组分别为66.67%、53.33%、4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蜀羊泉散联合辛复宁治疗HPV持续感染并CIN I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柔肝通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将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112例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6.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汤对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梅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汤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GER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反流、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57.5%(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67.5%(2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GER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内服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采用加味四妙汤内服、芙黄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为(13.42±5.31)d,对照组为(22.36±7.7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内服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随访2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 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44/49),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附辛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2组临床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调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在改善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40/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生血通便颗粒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对2组治疗前后便秘情况(包括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评定综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78.12%(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排便无力、面色少华、乏力懒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柴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稳定型心绞痛(肝郁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生柴汤治疗。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8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3%,对照组为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及血流变相关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血浆黏度除外)及治疗后组间比较(TC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生柴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肝郁气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