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原油长输管道可能存在的腐蚀失效形式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综合利用双频电流衰减法、直流电位梯度法、密间隔管地电位测试法、杂散电流检测法和瞬变电磁法对原油长输管道进行检测评估的适用技术,并举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在非开挖不停输的前提下,实现对原油长输管道腐蚀与防护状况的完整评价,对于提高原油长输管道输送安全性,指导管道维护、维修与更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气长输管道的腐蚀是一个特定的体系,其工作环境复杂,影响长输管道腐蚀的因素众多,既与管道金属材料的特性有关,还与腐蚀的环境及其管道的布局有关.文章指出GM(1,1)原始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将完全利用全部已知信息的GM(1,1)模型引入到油气管道腐蚀预测领域,对油气管道的腐蚀速度和腐蚀深度等指标进行预测,从而完善了灰色建模理论.以油气管道腐蚀为例列举了完全信息的GM(1,1)建模的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长输管道腐蚀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长输管道的腐蚀原因,由外及里的土壤腐蚀和由里及外的输送介质腐蚀是长输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介绍了长输管道腐蚀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了常用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指出对管道进行外防腐蚀层、阴极保护效果和内壁检测是全面评价管道腐蚀状况的有效手段。开发智能检测爬行机、管道腐蚀风险评估和预测技术应成为国内管道监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油气长输管道易发生腐蚀失效的问题,对某天然气长输工程中管道腐蚀失效区域进行宏观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对管子进行金相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并对管道周围敷设土壤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管子外部机械损伤首先导致管壁产生极大的损伤缺陷和壁厚减薄,同时造成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其二,该损伤点直接暴露在土壤电解质环境中,进一步发生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直至发生局部壁厚减薄失效。上述分析揭示了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和运行期间的腐蚀作用共同诱发管道失效的一般现象。文章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在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阶段的相关建议措施,对相似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路焰  文学 《石油工程建设》2011,37(6):30-32,89
文章对油气长输管道腐蚀剩余寿命评价方法的研究意义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概述了腐蚀剩余寿命评价的几种常用模型,着重介绍了基于剩余强度理论的腐蚀剩余寿命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文章最后结合某厂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腐蚀剩余寿命评价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腐蚀是造成管道油气泄漏和失效事故的重要因素。腐蚀速率是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价准则,也是制定管道维修计划和内检测周期的依据。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确定管道腐蚀速率已成为完整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包括试验法、NACE经验值、数学分析方法和基于内检测技术的完整性评价法。介绍了应用腐蚀速率在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方面的实践案例和应用效果。针对管道管理者选择科学、适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提出选用原则和使用建议,有助于提升我国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和腐蚀防护工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埋地油气混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埋地油气混输管道的腐蚀一直是油气输送工作的一个难题。分析了埋地油气输送管道内腐蚀和外腐蚀的各种形式,阐述了各自的腐蚀机理;介绍了埋地油气混输管道腐蚀防护的方法:加缓蚀剂、外涂层、内涂层和衬里保护、阴极保护法、杂散电流排流保护和防腐管道的使用等。通过埋地油气混输管道腐蚀与防护的3个典型案例分析,提出要提高油气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就应在合理选择腐蚀防护方法的同时,加强防腐管道的运输、施工、维护和保养,这些是管道防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环保的运输方式,长输天然气管道在天然气运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腐蚀泄漏是长输天然气管道主要的失效模式。简单阐述了腐蚀机理及危害,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长输天然气管道非开挖检测技术。现场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管道外检测技术c-scan对一长输管道进行非开挖检测,并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后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进行修复,通过现场检验案例验证了检验和修复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王孟孟  张本同  宗丽娜  吴超 《焊管》2017,40(11):58-62
为了进一步做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工作,保证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不同地理环境下埋地管道的腐蚀机理及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腐蚀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管道外防腐一般采用外防腐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防腐方式,可采用电流电位检测法、密间隔电位检测法、人体大地电容检测法、直流电压梯度检测法、多频管中电流检测法等方法来检测埋地管道的外部腐蚀情况。在役管道内腐蚀的检测难度较大,建议在原有超声波检测和漏磁通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长输管道防腐层老化和腐蚀缺陷会对管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管道外检测可及时发现防腐层缺陷,指导管道修复工作。管道外检测项目包括腐蚀缺陷、防腐层完整性和阴极保护系统状况,文章介绍了较为成熟、先进的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测试技术、皮尔逊检测技术、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法、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等,此外还包括新兴的非开挖检测技术。总结了外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工程的应用情况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管道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油气长输管道的腐蚀剩余强度评价一直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外对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油气管道腐蚀评价规范。但由于油气管道腐蚀的机理复杂,腐蚀的分类很难详细界定,各种腐蚀评价标准对不同使用年限、不同等级钢材管道有其各自适应性,利用神经网络的“黑箱”原理、在不能详细了解管道腐蚀原理、不能对腐蚀进行分类的情况下,根据收集的爆破实验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通过学习好的神经网络对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进行评价,与RsTRENG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管中电流法、近间距管对地电位测量法和直流电位梯度法等常用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蚀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对不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大庆油田埋地钢质管道腐蚀与防护状况,提出了油田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蚀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简便适用的特点。评价结果对于指导油田已建埋地钢质管道大修规划、设计,优化管道大修工程投资以及促进管道安全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石油公司在外防腐保温和阴极保护方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内管道外防腐是保证站场区域内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线路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是保障线路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外石油公司在站内管道防腐、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保温结构设计方面的常规做法的研究,提出了国内站场管道外防腐,线路管道阴极保护系统及站内地面保温管道结构设计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防腐蚀保温层破损点定位、防腐蚀保温层性能检测评价及管壁剩余厚度检测评价等埋地管道不开挖腐蚀检测技术和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腐蚀产物分析技术,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一矿12队盘7站——盘7-1站1.058km混输管道进行了不开挖腐蚀检测及管道腐蚀原因分析。通过检测与分析,确定了被检管道因腐蚀而需更换、维修及重点监控与维护的具体部位,并确定了管道腐蚀原因,为被检管道的更换、维修及防腐蚀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管道内CO2腐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_2腐蚀是造成管道运营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针对目前油气管道的运行情况,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上,阐述了油气管道CO_2腐蚀情况及特点,着重分析了油气管道CO_2腐蚀形成机理,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油气管道内CO_2腐蚀现象有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可为管道内CO_2防腐蚀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成品油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工程沿线主要杂散电流的干扰源,针时不同干扰源对管道产生腐蚀的影响及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指出在管道建成后,应以科学的态度,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对管道进行防护,以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影响国家资源储备安全。阴极保护被广泛应用于埋地管道的防电化学腐蚀,阴极保护的效率直接影响管道的防腐蚀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常用的阴极保护方法,介绍了高效的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评价及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济青线(临淄-坊子)输气管道的检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遏制老油田油水井集输管网腐蚀穿孔泄漏加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运行周期、防腐技术、环境条件、城市规划、更新维护等方面对当前管网生产运行现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深化了CO2腐蚀、冲刷腐蚀、垢下腐蚀、氧腐蚀等微观腐蚀机理研究。从管线材质、防腐工艺、新型内衬配套等方面加强了源头设计优化,明确了干线优选环氧粉末或无溶剂陶瓷颗粒内防腐技术、单井管线采取单根由壬连接内衬管工艺技术、常规管线采用3PE外防腐、稠油热采管线采用黄夹克外防腐保温的技术原则,并运用超声波及射线探伤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同时采取管廊带设计理念合理优化管网布局,密切配合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提高了管网安全环保风险管控能力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