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伺服牵伸的问世,发迹了传统牵伸经的设计方法;伺服牵伸的快速响应,又使自匀整条干的 ,短片段不匀得到了修正,并为纺纱工程的计算机集成生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牵伸理论简明,然其现实意义深远。本文综合了高速并条机的设计思想,为充分发挥高速并条机的潜力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用尽量少的变换齿轮,纺制尽量多的不同捻度纱线,且捻度差异率在允许范围以内,提出了设计捻度变换齿轮的理论,对于牵伸变换和锭速变换设计都具有广泛的统一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吃透、掌握其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这是赶超的基础。本文是作者在1980年参加纺织工业部组织的南通一.三棉引进设备的消化、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研究工作。·本文对当代高速并条机中的名牌产品——西德青泽720型并条机(国内引进设备最多的型号)的牵伸装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剖析了这种牵伸型式的结构特点和工艺特征.并用数学解析方法导出了对牵伸质量最有利、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最好的罗拉配置的最优化方案。最后对西德720型并条机的牵伸设计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并条机牵伸罗拉斜齿沟槽的冷轧加工原理及其装置的设计方法。该加工方法比原来的铣槽方法生产效率提高近12倍,而且沟槽齿形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1.6以内。  相似文献   

5.
纺纱过程中纤维伸直度对成纱质量有直接影响,当纤维伸直度较差时,在牵伸过程中产生的移距偏差较大,易产生粗节、细节及棉结,使成纱质量恶化。针对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条并卷工艺路线,根据弯钩纤维的伸直理论,从提高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出发,分析探讨了并条机适宜采用的后牵伸区牵伸倍数、主牵伸区牵伸倍数及总牵伸倍数,并在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机上进行了不同并合数及牵伸分配的纺纱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机上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较小的主区牵伸倍数及较小的并合数,有利于提高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及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并条机牵伸机构的优化,以结构参数设计为重点,以主牵伸区握持距为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法,利用FORTRAN优化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纱条的条干均匀度和条干质量,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压力棒式与传统(三上四下式)牵伸并条机可根据纤维伸直系数选择牵伸工艺。集中牵伸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强,浮游纤维量更接近理想纤维量。使用拟合摩擦力界纵向分布曲线计算出不同纤维长度的变速点、示踪纱的变速点以及使用公式x’=(R-Lcosθ)/((1-1)/D)·((1-W)/(W_τ))计算的变速点得出同样的结果,集中牵伸的平均变速点前移靠近前钳口。集中牵伸拉细曲线的拐点前移也说明对纤维运动控制能力强。变速点分布曲线的作图法也表明集中牵伸的变速点分布集中靠近前钳口。合理选择牵伸工艺,可使熟条的条干水平前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啮合过程动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零齿差内啮合传动副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廓曲线方程和运动学模型,计算出其齿形参数和基本尺寸,勾勒零齿差齿轮副主从动轮的齿廓,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二维图形变换方法,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进行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苏联的瓦西里耶夫教授确定的棉纺并条机上牵伸倍数分配公式:e_1=(2E)/(E+1),e_2=(E+1)/2出商榷意见。作者认为,在生产中采用此公式确定牵伸倍致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0.
在齿轮本体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齿轮有源温度场这一典型的位势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求解齿轮有源温度场问题时,采用二维Green公式把区域积分变换成边界积分,不用建立内部单元,而仍只须离散问题的边界,避免了区域积分这个冗长的数值积分计算过程,使求解拉氏方程问题仅离散边界的主要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此方法的引用使得齿轮有源温度场的实用研究成为可能.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一对变换齿轮的指数方阵表人工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采用计算机排列组合优选法来对该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简化了人工设计的反复调整验算的繁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A272F并条机为例,根据富涤混纺的性能,对主要影响纱条质量的罗拉中心距和压力棒工艺进行了实践性的计算,分析和正交试验,优选出富涤混纺纱的最佳工艺,着重从改善主牵伸区的摩擦力界分布,减少纤维的移距偏差,达到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剖析了传统的并条牵伸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并条机上应以改善条子的内在结构为主攻方向而配置工艺,并用多因子试验法证实了半制品的内在结构比其条干均匀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更大。文章还找出了牵伸工艺对纤维分离度的影响的规律。作者最后通过不同的并条牵伸工艺配置方案的试纺对比,确定对成纱质量最为有利的牵伸工艺配置范围,为进一步提高棉纱质量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DJS—130型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分析了K_(261)型丝织机卷取轮系存在的问题.建议将变换齿轮由两只增加为四只.研究了采用四只变换齿轮时齿数与纬密分布的关系,此时若卷取常数较高,变换齿轮的储备数可从现有的27种减少至7种.本文还研究了齿指数和之差的计算方法,并以十只交换牙为例,介绍了齿指数和之差的计算框图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具有标准顶隙,顶隙和齿轮传动几何尺寸之间具有固定的关系。考虑到变位齿轮传动计算的特殊性,在利用顶隙计算齿轮传动几何尺寸时,可以不借助各种复杂的系数,推导出一定公式,给齿轮传动的设计、制造以及现场测绘带来诸多便利。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工程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齿轮设计计算CAD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能够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B语言编制齿轮设计计算程序,并产生数据文件供齿轮设计绘图系统调用,完成齿轮设计。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齿轮设计计算CAD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能够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B语言编制齿轮设计计算程序,并产生数据文件供齿轮设计绘图系统调用,完成齿轮设计。  相似文献   

18.
对开环并务机原有的自调匀整装置进行改进,在并条机喇叭口处增加检测装置.在DSP芯片上运用n叩变换实现频谱分析,以减轻上住工控机的运行负荷.实验表明,在普通并条机出条速度350m/min时,熟条的重量不匀较改进前下降约25%;并且在并条机更高速(400m/min以上)运行时自调匀整系统依然能提高棉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圆锥齿轮弦齿厚的计算方法罗洪钧梁桂庆李盛年(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厂济南250061)0引言机械工程领域有关圆锥齿轮弦齿厚的设计目前存在着两类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计算方法和公式的选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所加工的齿轮齿形尺寸精度的高低,同时也容易导致对圆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等比累进系列理论和变换齿轮选配方法的分析,讨论了原有变换齿轮选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变换齿轮选配优化方法,并举例加以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