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代谢紊乱既是许多原发性和继发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又参与肾脏病的发展,是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因素。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与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且与微血管病相关,尤其低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痰湿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33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痰湿证与非痰湿证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并探究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及痰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痰湿证患者比较,痰湿证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降低(P<0.01);TC、TG、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5)。TC与尿素氮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TG与血肌酐、尿酸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LDL-C与尿素氮...  相似文献   

3.
吕根才 《中原医刊》2005,32(2):17-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 86例,随机对照组 86例。结果 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 01)。结论 提示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白新珍  滕瑞军 《新疆医学》2010,40(12):47-49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CC)患病率、致死率、病残率高,了解其发病原因对减低患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与血脂异常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血脂与CC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P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1(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27例T2DM患者,其中糖尿病无肾病者(NDN组)49例,DN者78例和68例健康对照者(NC 组)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和频率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T2DM组的KQ QQ基因型频率和Q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有统计学意义.(2)NDN组与DN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 (3)T2DM组KQ和QQ基因型携带者的高血压发生率(63.0%)高于KK基因型(41.8%),接近差异水平(P>0.05);(4)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DN无相关性.结论 携带Q等位基因者对T2DM的易感性增强,更易患高血压.但与DN的发生、发展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1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正常蛋白尿)、早期DKD组(微量白蛋白尿)和临床DKD组(大量白蛋白尿)。收集并分析各组患者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及CHR等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HR与炎症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HR对早期DKD的预测价值。结果 CHR随蛋白尿增加而升高,早期DKD组和临床DKD组CHR均高于单纯DM组,且临床DKD组高于早期DKD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R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UACR、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尿清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 从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选取6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和大量清蛋白尿组,以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尿清蛋白排泄量,同时观察血糖、血脂情况,分析脂联素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上述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大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微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4.227,q=2.82~3.73,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633、0.316,P<0.05),与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0.306、-0.29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升高而升高,且与糖脂代谢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凯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45-46,48
目的对血脂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观察组为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T2DM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但是其均没有并发症,对照组为健康人员76例,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及T2DM组进行比较.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血脂水平在观察组中的检测数值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等血小板参数也明显较高,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血脂及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玲 《健康之路》2016,(4):227-228
目的:对应用中药糖脂平汤颗粒对合并出现脂代谢紊乱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合并出现脂代谢紊乱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辛伐他汀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辛伐他汀与中药糖脂平汤颗粒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糖脂平汤颗粒对合并出现脂代谢紊乱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早期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干预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BA-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真胰岛素水平(TI),酶法检测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对选入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结果DMIR组的TG、TC、HDL-C、LDL-C、VDLD-C与DMNIR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药物干预组治疗后的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其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文迪雅、诺和灵R、N干预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脂代谢紊乱除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外,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状况亦有关系。胰岛素抵抗者早期给予胰岛素增敏剂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轻IR及起到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滋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有效率为67.27%;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减轻尿蛋白和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2.
13.
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对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进行了辨析。指出糖尿病肾病与“肾消”关系密切,临床期以水肿为主证者,可诊断为“消渴病.水肿”,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者,则相当于中医“消渴病.肾劳”,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衰尿毒症者,则为“消渴病.关格”,总属“消渴病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肾脏病变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2例住院治疗的代谢综合征伴肾脏病变患者,其中胰岛素抵抗组30例,非胰岛素抵抗组22例,对B2微球蛋白(BMG)、微量白蛋白(MA)、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微量白蛋白(24h-MA)、24h蛋白总量(24h-PRO)等五项客观测定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A和24h-MA在两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MG、NAG和24h-PRO在这两组比较中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肾脏病变有一定的关联,MA和24h-MA是预测肾脏病变和胰岛素抵抗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稳肾合剂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稳肾合剂,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8.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肾合剂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稳肾合剂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稳肾合剂,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8.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肾合剂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17.
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根据中医理论特点,脂毒可以归为"毒"邪概念。该文试着从脂毒及毒损肾络角度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15例正常人及4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亦明显升高,且呈依次递增。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能反映肾脏受损程度,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受损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我院住院的80岁以上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共52例,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A组及B组.采用成组交叉设计,A组先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静推+基础治疗,每天1次,共14d,洗脱14 d后再予基础治疗14d;B组则先予基础治疗14d,洗脱14d后再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推+基础治疗,每天1次,共14 d.所有患者进入试验前1天、试验第15天、第29天及第43天各采集一次观察指标,试验期间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肾功能及尿蛋白(UAER、ACR、Scr、BUN、eGFR);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凝血功能(PLT、PT、APTT、FIB、D-DI)、血脂(CHOL、TRIG、LDL-c、HDL-c)、血糖(FBG、HbA1c)、肝功能(ALT)、血压;不良反应指标包括:注射部位的反应、过敏反应、血管扩张反应、出血倾向.[结果]两组病人分别用前列地尔治疗后UAER、ACR、CHOL、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PT、APTT、FIB、D-DI、FBG、HbA1c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效应分析中,UAER、ACR在“基础治疗+前列地尔”与“基础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前列地尔治疗后UAER与ACR改善的程度均较基础治疗后大.eGFR为30~ 59 mL· min-1· 1.73 m-2组的UAER、ACR、Scr前列地尔治疗后的下降程度较60~ 89 mL·min-1· 1.73 m-2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出现过敏反应、血管扩张反应、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1例出现局部疼痛,1例出现血管炎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迅速消退,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前列地尔对80岁以上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对eGFR为30~59 mL·min-1· 1.73 m-2的患者较eGFR为60~89 mL· min-1· 1.73 m-2的患者疗效更佳,但对Scr、BUN和eGFR等肾功能指标无明显作用.前列地尔在80岁以上老年病人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昆仙胶囊和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杭州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昆仙胶囊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昆仙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昆仙胶囊2粒/次,3次/d,疗程超过3个月;雷公藤多苷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次,3次/d,疗程超过3个月。每组根据病理类型再分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组、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3个亚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以及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eatinine,Cr)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的差异。[结果]昆仙胶囊组治疗1、3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7%、86.5%;雷公藤多苷片组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8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昆仙胶囊组的三个亚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仅MN亚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昆仙胶囊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的MN亚组及DN亚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种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昆仙胶囊组的DN亚组起效时间早于雷公藤多苷片DN亚组。实验室指标方面,雷公藤多苷片组治疗后ALT较前升高,ALB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PLT、WBC计数及昆仙胶囊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治疗后AL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WBC、ALB水平低于对照组;昆仙胶囊组治疗后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及雷公藤多苷片均能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昆仙胶囊起效更快,能作用的病理类型更多,且安全性优于雷公藤多苷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