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织金区块存在表层漏失、摩阻大、下套管困难等难题,从堵漏方式优选、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液体系优选、完井管串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织金煤层气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研究,并在ZP-4井进行了成功应用。采用“导管跟钻”技术成功解决了表层漏失难题;采用优化的双增轨道设计,在满足近钻头地质导向对着陆点垂深精确调整的要求下,避免了单增轨道调整后容易出现“S”型轨迹的现象,降低了摩阻,保证了中靶精度;采用优化的完井管柱设计,成功实现了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生产套管的顺利下入。实践表明,织金煤层气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解决了该区块钻井存在的表层漏失、摩阻大、下套管困难等难题,为织金区块后续低成本、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重点预探井金平1井是一口高难度大位移浅层水平井,也是中石化重点课题"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的第一口阶段试验井,初始设计位垂比达2.4以上。从钻机和设备选型、井眼轨道优化、井身结构设计、摩阻扭矩分析、钻井液性能控制要求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该井的钻井工程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为胜利油田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钻井设备的优选、井身结构的优化、钻头及钻具组合的优选、钻井参数及钻井液性能的优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古巴白垩系岩层的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合理的井身结构、轨道优化设计、优选钻井液体系和进行摩阻分析是保证大位移井顺利施工的重要技术措施。经过对古巴SEB-20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过程中5次开钻钻井工艺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指出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施工的特点以及适用于大位移水平井钻井的工艺及钻具组合、井身结构等。设计结果在现场进行了工程应用,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目的,并且缩短了钻井周期,为同类井的钻井施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埕海一区大位移水平井摩阻扭矩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庄海8井区按照“海油陆采”模式采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开发,针对大位移井钻井难点,开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研究。根据钻成的水垂比为3.92的庄海8Nm-H3大位移水平井实钻摩阻扭矩数据,通过建立大位移井摩阻扭矩预测模型,确定了现有钻井液体系和性能条件下的摩阻系数。分析了减摩工具、钻井液体系、井眼轨迹、钻柱结构及井眼净化等对摩阻扭矩的影响,使用与庄海8Nm-H3井类似的井身结构、钻具组合及钻井液体系及性能,采用相同的管内和裸眼摩阻系数,计算了水垂比为3.1、3.5、4、4.5、5的大位移井摩阻扭矩,结果表明,在大港油田埕海一区能够完成水垂比为5的大位移水平井施工。  相似文献   

5.
埕北21—平大位移水平井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埕北21-平大位移水平井是我国第一口水平位移突破3000m的陆上水平井.介绍了该井井身结构及井身剖面设计和现场施工情况,从理论上对井身剖面优化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液技术.该井的成功为扩大大位移水平井的应用范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顺北特深层断溶体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顺北5-5H井是该油田一口?120.65 mm的小井眼水平井,钻遇二叠系、志留系井漏复杂,且地层温度高、定向工具缺乏、摩阻扭矩大,导致安全成井、轨迹控制、位移延伸难度大。针对该井地层井漏复杂,优化专封井身结构,配套了防漏技术,保障了安全成井;研究配套了井眼轨道优化技术、抗高温测量工具、降摩减阻技术、位移延伸能力评估和小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形成了超深?120.65 mm小井眼定向钻井技术。通过集成应用,顺利完成水平井钻井施工,完钻井深8 520 m,丰富了超深小井眼水平井定向钻井技术,为顺北油气田特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埕北21-平1大位移水平井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埕北21-平1大位移水平井是我国第一口水平位移突破3000m的陆上水平井.介绍了该井井身结构及井身剖面设计和现场施工情况,从理论上对井身剖面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液技术.该井的成功为扩大大位移水平井的应用范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稳定东海油气田油气产量,在某断块部署了一口超深大位移井。针对大位移井高扭矩大摩阻、油基钻井液漏失、套管下入困难、电测固井质量手段受限等特点,设计阶段应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优选了修正悬链线轨道类型,优化了井眼轨迹和井身结构设计,施工中采用摩阻扭矩随钻监测技术、ECD控制技术、旋转尾管挂技术等一系列大位移井钻井关键技术,确保了该井的顺利完成,完钻井深6 866 m,水平位移5 350.49 m,水垂比1.7,裸眼井段3 614 m、75°稳斜4 134 m。该井应用的系列钻井关键技术能满足超深大位移井钻井作业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邵帅 《石油钻采工艺》2022,44(5):556-560
平台水平井是大庆油田致密油开发的主要形式,平台布井的方式导致部分水平井轨道出现三维井段。钻井施工中三维水平井较二维水平井钻柱摩阻更大,限制着水平井的延伸极限。在软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三维井段钻柱与井壁的接触形式,给出钻柱挫动的计算模型,采用Landmark软件模拟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三维井段钻柱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大于二维井段,扭方位时的井斜角大小与钻柱摩阻正相关,三维水平井整体摩阻系数达到0.4以上。钻井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三维井段钻柱摩阻规律,优化设计水平井轨道和井身结构、合理分配钻具组合中加重钻杆位置、提高钻井液润滑性、采用降摩减阻工具等方式降低钻柱摩阻,提高平台水平井的延伸长度,以保证致密油平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0.
国外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宋玉玲  李占武 《钻采工艺》1998,21(5):4-8,12
随着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日趋成熟,大位移钻井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大的发展。本文是对近十年来英,美,俄等国家的有关资料认真研究分析编写而成的,大位移钻井的关键技术是:井身剖面设计,钻柱设计,扭矩和摩阻,井眼稳定技术及井眼清洁技术,完井技术等6个方面,本文将分别给予介绍,并以大庆油田钻头位移井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