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属制品》2017,(5):32-35
传统的线材酸洗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强酸和强腐蚀性污染物。以气体保护镀铜焊丝生产为例,介绍常用的2种机械除锈设备—砂带除锈机和钢刷除锈机,从除锈效果、拉拔效果、铜层质量和焊接效果4个方面与传统酸洗工艺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钢刷除锈机处理的线材表面有一些微小锈迹未被除去,拉拔后,焊丝表面相对较暗,镀铜后的厚度较小,焊接后焊缝成型性较差。砂带除锈机处理过的焊丝焊接工艺性与传统酸洗工艺处理的焊丝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2.
介绍低碳钢丝无酸洗拉拔工艺在表面处理、润滑剂和拉丝模方面的改进。具体措施:(1)采用机械除锈装置代替酸洗进行表面处理,选取辊轮直径为线材直径的18~23倍,增加滚轮数量且必须进行扫刷;(2)通过使用无酸洗专用润滑剂可减少黏附和断线现象;(3)润滑剂搅拌器可以减少"孔洞"现象的发生,且有利于线材携带更多润滑剂;(4)压力模的使用可以改善润滑状态,提高拉丝速度。无酸洗拉拔工艺避免了传统拉拔工艺中的酸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金属制品》2017,(3):18-21
线材表面处理过程中,常规的酸洗、磷化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根据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和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开发适用于直径5.5~14.0 mm的环保型线材砂带除锈机,对砂带除锈机设计方案和磨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进口砂带和张力控制是满足表面处理质量的关键。通过2个月的试运行,与常规的电解酸洗+电解碱洗相比,磨削除锈后的线材采用LZ6/560拉拔,成品线速度由原来的540 m/min提高到630 m/min,无酸碱污染物产生,年节省成本近15万元。  相似文献   

4.
介绍常见的除锈机分类,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钢丝刷径向可调除锈机。给出钢丝刷径向可调除锈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该除锈机具有结构简单,适应线材直径范围广,维护方便,噪音小,环境污染小,设备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线材除锈加工。  相似文献   

5.
叙述喷丸除锈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成卷线材喷丸除锈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化学除锈和喷丸除锈的效果,比较线材喷丸前后的力学性能,指出喷丸除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华  周诚祥 《金属制品》2005,31(2):18-19
介绍两辊式和三辊式机械弯曲除锈原理,给出关键参数如辊子直径、牵引力等的设计计算方法。辊子直径要保证低碳钢丝延伸率为6%~8%,高碳钢的延伸率为3%~5%。在除锈机后安装精除锈装置,去除氧化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金属制品》2015,(6):37-39
针对钢丝酸洗除锈工艺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表面除锈设备——钢丝砂带除锈机。介绍钢丝砂带除锈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对各装置的参数选择进行说明。实践表明,采用钢丝砂带除锈机进行生产时对环境无污染,钢丝表面质量好,速度稳定,且设备占地空间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成本,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苑     
上肖小铁辊表面除锈,几年来一直是人工用手在砂布上一只只磨搓。4人一天下来用掉15张砂皮,也只能做完一台车408只。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要是有台能除锈的机器该多好!”徐州纺织厂检修组组长李志新开始琢磨起除锈机来了。 没有器材和资金,利用废旧料。李志新转遍了全厂,检到了一只废角铁架子,这就成了除锈机的机架。马达是别人废弃不用的,传动轮是槽筒机的橡胶手柄,保护罩就是块旧铁皮……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酸洗工艺生产成本较高,操作不当易使盘条出现质量缺陷等不足,研究盘条无酸洗拉拔技术及设备。无酸洗拉拔技术是通过机械剥壳除鳞清除盘条表面的氧化铁皮,同时应用先进的压力模润滑工艺,改善润滑条件,取代酸洗和磷化。给出组成无酸洗拉拔机组的弯曲剥壳机、钢刷除锈机和润滑压力模装置的主要参数。弯曲剥壳机盘条最大进线直径14 mm,延伸率7.7%,弯曲辊直径155 mm;钢刷除锈机的钢刷尺寸8 mm×150 mm,最高转速2 800 r/min;润滑压力模装置中压力模的工作直径与配套的工作模直径相比略大0.30.5 mm,冷却压力模与拉丝模及压力腔的水流量为1∶2∶4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化学酸洗工艺处理线材,环保运营成本高,作为替代的抛丸表面清理工艺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介绍抛丸除锈设备工作原理、方式、结构及特点,并对常用单线抛丸设备的结构、工艺参数和处理后线材表面质量进行分析。以7.0 mm SUM24L快削钢为例,经单线抛丸的线材表面均匀一致,粗糙度Ra14.10,氧化物的残留为A Sa2.5~3,符合线材产品拉拔加工要求。抛丸工艺技术为线材生产线实现在线探伤、热处理、连续拉拔等全工序、全流程连续生产线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黄建平 《金属制品》2006,32(2):28-30
介绍机械剥壳法去除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原理和特点,分析该方法引起钢丝脆断的原因。实践证明:与传统的化学酸洗、表面涂层处理的生产工艺相比,制绳用钢丝半成品在拉拔前采用机械剥壳法容易使钢丝出现表面微裂纹,造成钢丝拉拔、捻股、合绳及使用中钢丝的脆断。  相似文献   

12.
线材表面预处理生产线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清 《金属制品》2007,33(5):19-21
介绍线材表面预处理生产线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各主要装置的工作原理,根据使用情况指出采用直径较小的4轮2组剥壳装置、环形的电解酸洗极板、高压泵输送电解液、电加热方式烘干,能提高劳动效率,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述酸洗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 ,介绍机械除鳞技术的方法 ,并着重介绍整捆式大盘重现代化的线材抛丸机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同时又对相关的消耗材料钢丸及经抛射后线材表面质量的判定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宋为  王宝玉  汪凯 《金属制品》2006,32(2):18-19
介绍采用机械剥壳技术对低松弛PC钢丝钢绞线盘条表面进行处理的连续生产线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详细论述放线架、剥壳机与矫直、牵引、电解酸洗与气吹系统、磷化涂层槽的功能和特点。应用证明:与大池子酸洗相比,年产3万t产品可节约用水2.7万t,蒸汽0.69万t,酸液250 t。  相似文献   

15.
胡波 《金属制品》2012,38(5):29-32
针对架空绞线用热镀锌钢丝在生产过程中断裂的问题,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65钢盘条含碳量较高,轧制后易产生成分偏析,在晶界生成网状渗碳体,在拉力作用下,盘条易在渗碳体晶界处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而形成微裂纹;表面处理采用机械除锈,氧化铁皮去除不彻底;拉拔过程中,部分压缩率过大,钢丝拉拔后不能有效降温。提出改进措施:不同直径的镀锌钢丝采用不同规格和材质的原料;采用酸洗磷化取代机械除锈,盐酸质量分数为15%~20%,酸洗时间约10 min,亚铁离子质量浓度≤200 g/L,磷化采用中温磷化,酸比为10~15,时间为10~15min,磷化膜厚度≥9μm;采用水箱拉丝机取代直进式拉丝机,改进配模工艺;控制脱脂温度,使成品钢丝的抗拉强度不超过标准值150 MPa。  相似文献   

16.
王宝玉 《金属制品》2011,37(4):29-33
对钢帘线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到胎圈钢丝产品。主要对3条连续生产线进行研究:(1)机械剥壳热盐酸在线连续酸洗涂层生产线,采用热盐酸代替电解酸洗,机械剥壳由两向改为三向,粗拉由滑轮拉丝机改为直进式拉丝机,生产线产能由4 500 t/a提高到10 000 t/a,吨钢丝能耗下降约35 kW.h。(2)水浴热处理、热盐酸洗连续化钢丝生产线和在线涂硼,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为企业节省成本45.6万元/a。(3)镀铜线铅浴回火温度430℃,并使用温控精度为±1℃的PID调功器;镀前表面处理使用热盐酸酸洗,利用水封技术避免酸雾溢出;采用置换镀低锡青铜工艺,钢丝镀后涂专用库马龙防锈剂。最终生产线Dv值达到400 mm.m/m in,钢丝与橡胶黏结力超过1 200 N根/,覆胶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成为金属制品生产大国,而盘条表面处理工序仍存在效率低、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问题。新研制的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主要由放线、机械剥壳、蒸汽喷吹、热水洗、酸洗、水洗、涂硼、烘干等部分组成。介绍新型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各部分功能和特点,给出蒸汽喷吹及酸洗部分示意图。该生产线的机械剥壳采用3个中心距可调且互为120°的机械剥壳轮,并配置环型在线消磁装置,既便于操作,又使清除氧化铁皮效果更佳;酸洗采用水帘薄幕和"微负压"技术,将酸雾封闭在循环系统内,减少污染;水洗采用四级逆流方式并配以吸风、除雾装置,可有效避免喷吹方式造成的水汽、酸液飞溅及污染,最大限度减小环境污染和含酸废水的产生量。经生产试用,该生产线与传统电解酸洗生产线相比较,年节省酸约35 t,节水约2 500 t,生产效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8.
高扬  刘永长 《金属制品》2001,27(2):42-45
阐述我国轴承及轴承钢线材的生产及发展变化 ,指出我国现有轴承生产企业 15 0 0多家 ,年生产轴承2 0亿套 ,并以每年 6 %的速度递增 ,其中汽车、铁路、摩托车、机床行业对轴承需求增长速度较快。轴承行业年消耗GCr15轴承钢 6 0万t,滚动体用轴承钢线材 6~ 7万t。随着轴承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滚动体用轴承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开发滚动体专用轴承钢线材 ,建立轴承钢线材专业化生产线已成为趋势。大连钢铁集团多年来通过对冶炼、开坯、线材轧制等工艺和装备的改进 ,并将清除线材表面缺陷、控制轧制等多项技术应用于生产 ,逐步建立了轴承钢线材专业化生产线 ,为满足滚动体行业的需要和国产轴承钢线材顶替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产合金弹簧钢线材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炼钢、铸造、表面缺陷清理、控冷和化学成分几个方面,阐述国产油淬火回火合金弹簧钢丝用线材的现状以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产品质量时好时坏、稳定性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水平较低,纯净度达不到要求,常有厚度大于15μm的硬性非金属夹杂物存在;线材心部时常出现严重的化学成分偏析,造成心部存在索氏体和马氏体异常组织;表面缺陷多且深;表层全脱碳难以完全避免;线材在斯太尔摩线上控冷时,索氏体化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