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搭载发射的试验9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62次发射。  相似文献   

2.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探火轨道),是中国航天60年来首次冲出地球束缚、奔向火星.针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探火轨道的高精度制导技术,并给出了制导设计方案及相应的仿真结果.长征五号火箭探火轨道高精度制导技术实现了火星探测器的高精度入轨,入轨指标达到了工程任务要求的百分之三的量级,标志着中国火箭具备执行地外行星探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目前已完成包括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等国家重大工程发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电气系统组成复杂、规模庞大,作为火箭的大脑与神经,是决定飞行试验任务成败的关键子系统,也是影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提升中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的主要因素.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布局布线设计技术进行了综合性阐述,详细介绍该技术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中的具体特点和应用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9月19日14时42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11次发射。此次发射是继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取得中国首次海上发射成功后又一次新的突破。目前,该型运载火箭已经连续  相似文献   

5.
有效载荷整流罩的分离设计是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整流罩地面分离试验中负压特性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对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简化模型,并基于AMESim平台开展了趋势研究.同时,结合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整流罩试验结果,采用基于Flow3D平台的CFD方法对分离过程中负压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与试验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发射市场情况近几年变化很大。据称 ,1997年地球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数量增长了 5 9% ,1998年又增长了 9% ,但 1999年却下降了 2 5 % ,而 2 0 0 0年可能还会再降低 15 %。由于没有发射任务 ,多种火箭几乎被闲置 ,这其中包括 :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雅典娜 ,以色列的沙维特 ,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 ,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些火箭。洛马公司的宇宙神 2、波音公司的德尔它 2和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 XL等火箭的发射任务也不饱和。而日本的 H- 2、中国的长征火箭以及印度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 (PSL V )尚未显现强劲的竞争势头…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七号(代号CZ-7)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中型运载火箭。在空间站运行阶段,CZ-7火箭可满足货运要求并减少年发射次数,有利于降低空间站的维护成本,便于发射任务的组织实施。CZ-7火箭对未来主战场卫星发射任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系列的基本型,通过货运飞船和主战场卫星的发射可靠性子样积累,后续可用于发射载人飞船。2016年6月25日,CZ-7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对CZ-7火箭总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面测试与发射控制作为运载火箭射前的重要工作,是对运载火箭功能与性能的全面检查与确认,其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对于火箭的测试发射效率、发射任务的可靠性、发射场和人员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作为一型面向高密度发射的低温动力运载火箭,其对射前复杂测发流程执行以及故障处置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实现自主发射控制的意义重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发射控制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软硬件组成及架构设计、自动测发流程设计、自动故障诊断与处置方法设计等,为中国未来新一代地面测发控系统的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控制精度、控制品质、系统架构、飞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介绍了长征五号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即超20吨级有效载荷的大推力直接入轨高精度制导控制、覆盖超地球第二宇宙速度地火转移轨道的全域强适应制导控制、千吨级运载火箭助推和芯级异类发动机联合摇摆控制等多项技术.其成果填补了中国空白、大幅提升了中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中型运载火箭是为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运载火箭,肩负着长征火箭更新换代以及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历史重任。对国内外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进行了回顾,介绍了长征火箭近年来的发展,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主力和在研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的特点,对新型中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整体架构进行了论述,总结了控制系统架构的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合理、控制方法更加智能。对下一代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架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