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从预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有积极指导意义。现将我市疾病监测点1988年主要死因的PYLL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从顶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萧山市九七年度前五位死因进行了PYLL、平均减寿年等指标的分析。资料与方法1.死亡资料:来自我市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经调查核实。死因分类按ICD-9编码。2.人口资料:由萧山市公安局提供,标化率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3.PYLL,标化PYLL率等指标是用上海市卫生  相似文献   

3.
减寿分析方法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减寿分析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预防系周宝森,王天爵减寿分析是应用减寿年数(PotentlalYearsofLifeLostPYLL)和减寿率(RateofPYLL)考虑人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危害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评价某种疾病对人群“早死”的危害。一、减寿...  相似文献   

4.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简称PYLL)表示某死因所致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可能的寿命损失年数。常用于导致人群“早死’主要原因的研究。本文采用PYLL和标化PYLL指标分析了开原县1987-1989年三个疾病监测点的死亡资料。  相似文献   

5.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减寿率(Rate of PYLL),是目前国外分析人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敏感的流行病学指标。本文试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方法分析上海市居民健康危害情况,为明确重点防治对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嘉定区居民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确定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从而达到预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目的,本文对嘉定区人群的减寿年数(PYLL)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以嘉定区1~64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死亡资料来自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导致连云港市某医院职工早死的主要死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减寿分析(PYLL)指标对医院职工1992--2006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其危害人群年龄组集中在55~65岁;死亡的15中有13人(86.7%)是医护人员;表明此二类疾病是导致医护人员早死(减寿)的主要死因;而发生的非正常死亡,如自杀造成的超前死亡使平均减寿年数(APYLL)增高达47.5。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是老年医护人员减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疾病监测点1981—1987年死因资料的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PYLL指标对山东省疾病长期监测点1981~1987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了疾病减寿的时间、地点和人群间的分布,比较了城乡疾病减寿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七年问不仅总死亡水平有所降低,而且死亡年龄重心后移,寿命损失逐年下降,各种主要死因减寿情况均控制在稳定或降低的水平上,而农村各类疾病减寿情况较严重,七年间全死因标化PYLL率和标化死亡率变化不大,各种主要死因的寿命损失不仅明显高于城市,而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四川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和损失寿命指标对四川省居民减寿情况作了初步分析。 1 全省1~70岁居民PYLL及PYLL率1981年全省居民PYLL为11242217.5人年(其中男性为6041538人年,女性为5200679.5人年),PYLL率为117.85‰,(其中男性为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居民减寿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教研室(200032)李克,俞顺章苏州市防疫站吴婉珍减寿分析是目前评价疾病对人群“早死”危险的较为恰当方法。本文拟使用苏州市1984年~1992年间疾病监测资料,应用减寿分析方法,对1~65岁人口的健...  相似文献   

11.
减寿分析是应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和减寿率(rateofPYLL)考虑人的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危害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于导致人群“早死”主要原因的研究。为探讨前5位主要死因对沈阳市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监测人群潜在期望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因分析是评价人群健康状态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指标有死亡率、减寿年数等,但这些指标往往有其局限性,死亡率不能反映早死的问题,减寿年数也属于横断面指标,只能反映当时时段或时点的人群早死损失情况。用潜在期望寿命损失(EYPLL)年数评价人群的早死损失具有一定前瞻性,其结果对于制定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更有意义。我们分析了贵州省疾病监测人群1999至2003年各类死因的EYPLL年数,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7年常山县4类主要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早死亡概率(早死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常山县2017年死亡数据,对4类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及期望寿命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常山县监测人口粗死亡率604.69/10万、标化死亡率545.80/10万;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1 277例(61.3%),过早死亡373例(64.8%),早死率11.7%;平均期望寿命79.11岁,去除4类主要慢性病死因后分别可增加5.25、4.59、3.60和0.21岁;4类慢性病潜在减寿损失年(PYLL)为8 365人年、平均减寿年(AYLL)为6.55年、减寿率(PYLLR)为24.30‰;除糖尿病外,其他3类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率和PYLLR男性均高于女性;除恶性肿瘤外,其他3类慢性病的AYLL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常山县2017年早死率11.7%,期望寿命79.11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男性的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糖尿病对女性的期望寿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2003年育龄女性死因减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美云  王宁  葛宁  李双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06-3108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3年15~49岁女性死亡和减寿原因。方法采用死亡率(MR)、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LLR)等指标分析育龄女性潜在减寿死因。结果育龄女性死亡率为35.22/10万,减寿年数23586.0年,减寿率13.80‰,平均减寿39.18年。结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高,且趋“年轻化”;意外死亡减寿年数最多;疾病死亡年龄分布多聚集在40~49岁之间,所导致的卫生问题和损失的寿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0年如东县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确定居民主要死因,并对前5位死因的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亡率为956.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5 771.50人年,PYLL‰为10.8‰;AYLL为1.9年/人。前5位PYLL‰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如东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损伤和中毒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相似文献   

16.
大丰市居民恶性肿瘤减寿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丰市居民死亡首位原因是恶性肿瘤 〔1〕,关于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作者曾作过分析 ,但应用潜在寿命损失 (减寿 )年数 (YPL L )进行分析在大丰市尚属第一次 ,减寿年数分析是评价疾病对人群“早死”危险的较为恰当的方法 ,它可以反映不同年龄组人群死亡对寿命损失造成的损失的差异 ,用以反映具有很大意义的低年龄组的死亡。为了进一步摸清大丰市恶性肿瘤对居民“早死”所起作用的长期变化趋势 ,作者使用大丰市 1987~1999年疾病死亡监测资料 ,应用减寿分析方法 〔2〕对 1~ 6 5岁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当地明确重点疾病、确定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卫生干预的重点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进行死亡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结果]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558.37/10万,监测人群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33 908.50人年,AYLL为20.90年/人,PYLL‰为58.45%,前5位PYLL‰依次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我省2007年死因监测点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在主要死因中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伤害已对我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影响我省死因监测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市区居民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和减寿率(Rate of PYLL)是目前国外分析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敏感指标。本文应用该项指标对1990年宁波市市区居民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使人群死亡率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疾病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制订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5--2008年云南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芳  陈杨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3-2735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2008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人数39014例,死亡率564.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6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占全死因的71.07%;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是造成监测点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构成监测点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芬 《职业与健康》2014,(11):1493-1495
目的了解2008与2012年苏州市相城区某镇居民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变化,为制定疾病防控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相城区某镇2008—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一编码,使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等指标。结果 2008年该镇居民粗死亡率为708.0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精神行为障碍,占全部死因的87.60%。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 445人年,减寿率为70.29‰,平均减寿数为9.93岁。2012年该镇居民粗死亡率为755.07/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和症体临床异常,占全部死因的79.67%。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 036人年,减寿率为63.86‰,平均减寿数为8.46岁。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仍然是该镇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肿瘤和损伤的PYLL分别位居2008和2012年PYLL的第1位,应加强对这几类疾病尤其是肿瘤和损伤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