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和冠脉内溶栓,冠脉内溶栓又有直接溶栓和超声溶栓两种方法。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关系,后者在基层医院还不能普及,静脉溶栓仍是治疗AMI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有报道表明早期溶栓治疗能降低病死率15-25%。本文对溶栓治疗时机。适应征,禁忌征,溶栓剂及抗凝剂选择,预防再梗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蒋少华  李洪  徐城林  衡旭华  苟渊  曹利芸  周莉  梅丽 《四川医学》2007,28(12):1351-1352
目的 探索边远的基层医院,无心外科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条件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基层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对有选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行急诊冠脉造影后,2例转心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行PTCA及支架术后,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2年,患者恢复好。结论 基层医院对有选择的急诊冠脉综合征患者行急诊PCI是可行的,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在静脉溶栓失败后行挽救性冠状动脉内溶栓(r—PTCR)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32例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造影显示溶栓失败的106例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83例行尿激酶冠脉内溶栓治疗。结果经挽救性冠脉内溶栓治疗,本组溶栓治疗的成功率由单纯静脉溶栓的54%升至83%,未出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挽救性冠脉内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可行,可在基层医院选用。  相似文献   

4.
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溶栓治疗能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相关的血管再通,从而改善预后。业已证实,85%以上的AMI冠脉内有新鲜血栓形成,凡疑为AMI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应考虑溶栓治疗,一旦确诊为AMI(包括Q波未出现之前)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1]。基层医院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STAMI)首诊基层医院后可行性的抢救策略.方法 静脉溶栓,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发病3小时之内溶栓适应症者可行静脉溶栓加药物保守治疗,不能溶栓者及发病3-12小时首选转运PCI.结论 正确的抉择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减少住院天数有益.  相似文献   

6.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关键,选择正确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再灌注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溶栓和介入两种,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在AMI再灌注治疗中极少采用。直接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优于溶栓治疗,90%以上AMI患者适合;而近1/3患者有溶栓治疗的相对或绝对禁忌征。直接PCI治疗血管再通率高达90%以上,对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PCI)治疗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5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用静脉溶栓治疗,B组用即刻PCI治疗,C组用延迟PCI治疗,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A组的冠脉再通率最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延迟PCI术适合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同时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静脉溶栓治疗能使50%~60%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灌注,明显降低的病死率,然而,有20%以上经溶栓发生再通的病例发生梗死相关冠脉再闭塞,溶栓药物能增加血小板激活.降低溶栓疗效,增加再闭塞危险。ISIS-2研究证明,溶栓治疗同时应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动物实验发现.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有效。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氯吡格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急性心机梗塞(AMI)患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仍为介入性治疗。但由于医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医疗单位的仪器等因素,使得该治疗措施并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大多数基层医院及中小医疗机构。相比之下,溶栓治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及时将阻塞在冠状动脉的血栓溶解,使缺血缺氧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恢复该部分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它使AMI急性期死亡率从15%降至10%。但溶栓治疗后,大约有40—50%患者发生冠脉再闭塞,导致梗塞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发症及死亡率相应升高。为此,如何解决冠脉再闭塞问题一直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静脉溶栓后行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保守治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有34例静脉溶栓后行PCI治疗,26仅行静脉溶栓治疗未行PCI治疗,比较治疗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EDD)、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PCI治疗者成功率均为100%,临床随访6个月两组EDD和IN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行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上级医院行PCI治疗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治疗能使50%-60%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灌注,明显降低的病死率。然而,有20%以上经溶栓发生再通的病例发生梗死相关冠脉再闭塞。溶栓药物能增加血小板激活,降低溶栓疗效,增加再闭塞危险。ISIS-2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同时应用阿斯匹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动物实验发现,氯吡格雷比阿斯匹林更有效。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再灌注治疗(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黏附分子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组(A组,n=40)、PCI治疗成功组(B组,n=45)及替罗非班+PCI治疗成功组(C组,n=40),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24、48小时不同时段分别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降低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有益于减少急性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利 《中外医疗》2009,32(10):39-39
目的对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开展溶栓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冠脉再通16例,再通率为57.1%,发病在4~6h者6例,再通率为60%。结论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存在时间依赖性,越早越好,最佳时间在发病6h内,尽早开通冠脉血流,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0)病变是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血管狭窄程度为100%或几乎达100oA的病变,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0级或1级,前者称完全性闭塞,后者称功能性闭塞。CT0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CT0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变规律,并有助于提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CTO病变的成功率。但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由于手术复杂、难度大、成功率低,成为PCI术最后一块难以攻克的堡垒。我们通过比较冠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患者,观察到冠脉介入治疗对慢性闭塞病变患者远期预后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36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发病时间1~8 h,均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冠脉内有血栓。24例患者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其中18例患者急诊冠脉内植入支架,6例患者因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很大,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后,继续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36~48 h。结果 1周后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内血栓消失,1例患者罪犯血管轻度狭窄,未行PCI术,其余5例行PCI术;4例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大,予以冠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当时未行PCI术,继之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周后择期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中等,应用球囊通过血栓,同时应用肝素盐水静脉内注入,将血栓冲至冠脉远端,再行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大,应用抽吸导管,未成功者改为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入,择期PCI术。结论冠脉内血栓病变应依据血栓负荷量多少采取相应对策,替罗非班应用疗效较好,冠脉内溶栓治疗亦有一定疗效,球囊通过冠脉血栓肝素盐水冲洗只适用于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Mp-7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中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预后判断已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是目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再灌注治疗手段。具体选择哪一种再灌注策略受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患者疾病状态、首诊医院能否进行急诊PCI、发病到就诊时间以及发病到导管室的时间等。多项研究表明急诊PCI的疗效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疗法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本院近 4年入院的AMI患者 1 2 5例 ,选择符合溶栓条件、发病≤ 1 2h的AMI患者 70例 ,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总结冠脉再通、不良反应情况 ,并回顾性选择发病≤ 1 2h的AMI患者 6 4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入院 4周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不良反应与国内报道相似 ,而病死率、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能进行溶栓病例占同期住院AMI患者 5 6 .0 %。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AMI静脉溶栓疗法 ,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能溶栓病例与国内报道比较 ,入选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治疗包括一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等。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应用和广泛开展,使ACS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其生存率及预后有了显著提高。急诊PCI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最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