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纳米纤维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唐元洪  裴立宅  郭池 《材料导报》2004,18(Z2):102-105
讨论了碳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本质区别;介绍了多种碳纳米纤维制备的研究方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碳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讨论了影响气相生长碳纳米纤维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粉体工业》2009,(4):46-47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天艳课题组采用一步电纺技术成功制备了钯纳米颗粒/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碳纳米纤维具有和碳纳米管相似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导电性和比表面积,二者均可作为良好的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载体,在催化、燃料电池和高灵敏的化学/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表面化学性质,可以用相似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共价和非共价修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备受关注,尤其是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综述了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中起到的关键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碳基纳米复合材料所具备的高比表面积、强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等独特性能,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大气污染物吸附领域中的功能化应用。最后阐述了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碳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更进一步多功能化的研究,深度挖掘其在吸附领域的发展潜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添加聚二茂铁硅烷,通过溶液的静电纺丝,制备了含聚二茂铁硅烷微相分离的微纳前驱体纤维,经预氧化和炭化,得到负载Fe的碳纳米纤维膜;利用SEM、SEM-EDS和XPS分别对纳米纤维的形貌、尺寸、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多种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装置结构以及电纺丝纤维的优良特性,重点综述了以电纺丝纤维为载体与金属光催化剂TiO2、ZnO、Cu2O、MoS2等和非金属光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3N4)等复合材料体系,论述了其在光催化氧化中的应用进展;及电纺丝纤维在过滤、吸附和其他环境治理领域(传感器、降噪、个体防护)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应用于电子器件热管理的金属/碳复合材料,重点包括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介绍了与金属复合的不同种类碳材料,并归纳总结了此类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最后介绍了一些已经商品化的金属/碳热管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乙醇催化燃烧法制备的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并且讨论了平直碳纳米纤维与螺旋碳纳米纤维分别对应的生长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平直碳纳米纤维与螺旋碳纳米纤维的共生材料。螺旋碳纳米纤维的生长机制是基于催化剂颗粒的各向异性。本实验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碳源无毒性,制备过程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因而有望实现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钟明强  王丽 《材料导报》2003,17(Z1):117-120
简要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知识,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同时讨论了影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纳米纤维,在狭义上是指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纤维,在广义上讲包括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还包括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本文介绍了狭义范围上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对纳米纤维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一、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包括拉伸法[1]、模板合成法[2-3]、相分离法[4]、自组装法[5]、分子喷丝板纺丝法[6]、限域合成法[7]、海岛型双组分复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集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诸多特性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本文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拓展碳纳米纤维在环境清洁领域的应用,提高碳纳米纤维的水接触角,改善膜表面的疏水性能,获得疏水性较好的碳纳米纤维薄膜,利用静电纺丝法将纳米纤维素(CNFs)与碳纳米纤维前驱体复合,获得具有低表面能和良好疏水性能的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复合纤维膜。通过对纳米纤维素含量进行调控,经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后得到一系列具有规则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复合纤维膜,并探究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对复合纤维膜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修饰复合纤维膜随着碳化程度的提高其表面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对水的接触角也逐渐增大,疏水效果得到较大幅度提升。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继续增加,复合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呈上升趋势,未添加前接触角为36.13°,当纳米纤维素添加质量为20%时,水接触角最大为132.14°,提高了366%。  相似文献   

12.
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墨烯作为一种由单原子紧密堆积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碳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石墨烯及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已成为材料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简要介绍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石墨烯的4种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剥离法和化学合成法。总结了纳米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无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并重点讨论了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生物医药、电子器件、微波吸收、传感器以及电极材料等方面独特的应用优势,展望了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角(Carbon nanohorns,CNHs)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综述其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形成机理、性能及其应用.用电弧放电法或CO2激光蒸发法,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高品质、低成本、无催化剂的CNHs.CNHs的形貌为大丽花型和种子型,由上千个单壁锥形碳管自组装形成.锥形管的尖端具有帽檐结构,锥角为20...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抗凝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溶液共混和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出聚氯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纤维对聚氯酯的热行为和表面微观化学组成的影响,并观察和测定了血小板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粘附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分析了碳纳米纤维对聚氯酯血液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碳纳米纤维后,聚氯酯复合材料的表面氧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融温度都发生了改变;血小板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粘附受到明显的抑制;经血泵循环4h后,在与聚氯酯复合材料表面接触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相对减小;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酯化反应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木质素磺酸盐-丙烯腈共聚物(P(LS-AN)),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其制成纳米纤维,再经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制得碳纳米纤维。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同步分析仪(DSC/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P(LS-AN)、电纺纤维及其碳纳米纤维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S-AN)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较高升温速率(10℃/min)下对其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所制得的碳纳米纤维单丝间未产生粘连。在碳化过程中,LS的苯酚结构有利于促进有序碳结构的形成,使得碳纳米纤维的结构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纳米碳材料的辐射效应,综述了纳米碳材料辐射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辐射法制备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烯腈(PAN)、乙酰丙酮铁(AAI)、N, 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 采用静电纺丝-煅烧技术成功制备出磁性碳纳米复合纤维。通过TEM分析发现CF900的直径约为130~210 nm, 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纤维中, 并探讨了碳化温度对碳纳米复合纤维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样品CF900的饱和磁化强度(Ms)高达27.55 A·m2/kg, 比表面积(SBET)和总孔容积(Vtotal)达354.0 m2/g和0.315 mL/g。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用于合成碳纳米纤维的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乙醇作为碳源,硝酸镍,硝酸铁和氯化铁分别作为催化剂先体,铜薄片作为基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大量丰富的产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选区电子衍射光谱分析仪对所制备的碳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形貌、尺寸对碳纳米纤维的形貌有影响。此外,通过对样品的拉曼表征,样品的石墨化程度被估算。  相似文献   

19.
以壳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液化物树脂(LPF),经静电纺丝、固化、碳化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PCNF)。探讨了聚乙烯醇(PVA)用量对纺丝液特性及纤维形貌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等方法对不同碳化温度下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少量PVA可以明显提高LPF的纺丝性,且随PVA用量的增加,纤维的形貌更规整、直径更小;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LPF/PVA纤维逐渐裂解,多数官能团消失,基体为多苯稠环结构;同时,层间距d_((002))逐渐减小,平面尺寸L_c和L_c/d_((002))增加,纤维内部的类石墨结构逐渐向更规整、有序的石墨微晶结构转变;当碳化温度为800℃时,LPF/PVA的含碳量达55%以上,随着PVA用量的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且多以微孔为主,当PVA用量为8%时,得到比表面积为590m~2/g的多孔碳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简单的合成具有多方向生长结构的碳纳米纤维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甲醇作为碳源,在铜基底上,以硝酸镍作为催化剂先体,经甲醇催化燃烧分解直接合成该结构材料,而无需任何模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不同分支结构的碳纳米纤维被合成。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该样品具有较好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