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动态性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P2P网络环境,动态信任模型是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P2P环境中的信任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消费节点对服务节点的信任,针对节点间的信息交换活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用评估模型,评估服务提供者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信用度变化过程;并引入风险机制,分析了P2P网络中节点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风险。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抗信用炒作和抗周期性欺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计算不可信P2P网络上节点可信度的机制。不可信P2P网络是一个用于提供P2P服务的网络,其中节点不存在信任关系。在P2P网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可信节点可能通过违反P2P的协议为了自己谋取利益,该机制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在一个不可信的环境中能定位这种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违反协议的行为。该机制通过矩阵表示了P2P网络中节点的信任关系,并通过矩阵的运算,快速的实现了信任传递的过程,并通过一个可信的服务器用于为P2P网络中的节点提供信任度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3.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征,使其成为一些恶意节点发布虚假信息的温床。因此,在P2P环境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确定性理论的P2P系统信任模型,系统根据该模型计算出每个相关节点的信任度,节点依据计算结果与信任度高的节点进行交易。分析及仿真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隔离恶意节点,防止恶意信息的散播。  相似文献   

4.
在P2P文件共享网络现有声誉系统中,评价信息不足和恶意评价导致声誉不可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下载节点共享时长的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系统自动获得每个下载节点的评级信息,根据该信息建立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共享时长方法可提高信任的可靠性,有效隔离恶意节点,并能为不同行为的节点提供分化服务,保证网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中信任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P2P网络节点间交互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客观地反映信任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本质,提出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价模型.通过信任云及其数字特征的定义,实现了信任定性描述与定量表示的统一.基于逆向信任云生成算法、信任云合并算法进行信任综合,以便获得更为完整的信任信息,并在推荐节点的选择上引进了信任的不确定度计算,提高了推荐的可靠性.通过信任云的相似度计算算法,生成相应的信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节点交易的参考和依据,实现了信任的决策.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P2P节点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为节点间成功交易提供了科学的、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P2P环境下文件共享中节点的信任建立是彼此进行安全交互的前提,现有的信任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可信的第三方,但在P2P网络中没有中心服务器和可信第三方提供担保,这种节点信任关系的建立相当困难。为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信任建立博弈模型,从而为P2P文件共享中陌生节点提供信任保障。运用复制动态原理对信任建立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并对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稳态进行了分析,给出初步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P2P环境中,现有信任模型不能完整地体现信任的主观性、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一种针对P2P环境的信任模型 (CloudBT)。在计算节点的全局信任值时引入时间权重函数,并结合云模型得到节点的信任值,该信任值包括信任的平均度量和信任的不确定信息。在做信任决策时,综合考虑节点信任值的大小及其行为的波动情况。模拟结果表明,CloudBT在P2P电子商务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成功交易率和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环境的信任管理模型,基于实体的行为经验构建实体间的相对信任关系,并采用改进的分布式存储机制应用于全局信誉值的管理,使得网络中各节点在维护管理全局信任关系的工作中合理地分担计算负载和存储负载,提高了信任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存在不少节点不主动提供资源甚至提供虚假、恶意的资源.为了孤立这些恶意节点和鼓励节点多共享自己的文件,在分析一些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件附加信息的信任模型,该模型从文件的信任度出发导出用户的信任度,并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相关因素,激励用户多为整个P2P网络做贡献,从而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活力.通过实验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隔离恶意节点,提高交易成功率,可使节点之间更有效地建立互信关系,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P2P信任机制不能有效地检测和惩罚短期内反复建立信任然后进行恶意攻击的摇摆节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信任向量和时间窗口的信任机制,用信任向量记录节点的交易信息,用时间窗口收集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记录,提高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性。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机制相比,该机制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动态提升P2P网络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DyTrust信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对P2 P网络节点信任的影响,引入一个基于服务质量的风险函数和时间衰减因子棕,提出一种适合P2 P复杂环境的信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信任模型,文中研究的P2 P网络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自适应能力、更强的恶意节点检测能力,以及更优越的反馈信息聚合能力,对P2 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远程教育环境中信息量过大,学习者分散、难于组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Learning学习网络构建算法.该算法采用P2P的网络结构组织节点之间的通信,利用Hebbian学习法则来修改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任权值,通过不断调整节点的联系人来实现学习网络的构建.学习网络能够对学习者关于学习资源的查询做出符合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反馈,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具有较快的网络建设速度、较高的网络建设质量以及较高的鲁棒性,因而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大规模的E-Learning学习这种开放的分布式环境.  相似文献   

14.
P2P(Peer-to-Peer)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不依赖于集中式服务器的分布式网络模型。将P2P技术应用于身份验证服务,使系统在节点间分配来自用户的身份验证请求。首先提出在节点上采用Agent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和证书管理,并在系统中引入信任机制来优先选择邻居节点和评价信息质量。然后介绍了身份验证系统的结构和用户访问本系统的实例,最后讨论了系统的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于伟  吴国文  罗辛 《计算机工程》2011,37(17):87-89
针对P2P网络提出一种信任模型。通过区分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使推荐信任度主要依赖节点以往的成功推荐次数而非直接信任度,以抵御拥有较高直接信任度的节点对正常节点进行诋毁或欺骗。为避免非恶意节点因为网络延时等原因导致服务失败而被孤立出网络,引入激励机制和信任重建机制,定期提高非恶意节点的信任值,使其能重新加入网络,从而加强网络的容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护非恶意节点,孤立恶意节点,使网络具有更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中信任机制能够很好地检测和惩罚恶意节点,激励节点之间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网络协同进化机理的信任博弈模型,应用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了节点之间信任关系的长期演化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上说明了在P2P网络中应用此信任模型具有良好的演化稳定性及性能的整体最优性。  相似文献   

17.
对等网(P2P)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节点之间的交互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具有较小的重复交互性,导致其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确定。提出一种基于选择节点的P2P网络信任模型,通过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得到节点综合信任值。选择推荐节点时,使用推荐节点与交互节点信任值相似度作为标准,以其信任差值最小的推荐节点作为被选择节点;同时,针对共谋团体的团伙欺骗,提出连带惩罚机制以及对提供可靠消息节点的奖励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具有抗恶意节点攻击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以往面向节点与面向资源的信任管理模型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价值量对节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而综合考虑资源与节点的声誉问题。模型通过节点以往交互行为的评价信息来对将要发生的行为进行预测与判断。此外,讨论了关于声誉值初始化的问题,使得模型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汪胡青  孙知信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42-144,147
对目前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信任模型在考虑恶意节点方面存在欠缺。为此,分析恶意节点的恶意行为,综合已有模型的优点,根据信任值的“慢升快降”与直接信任度影响更大的原则,针对控制恶意节点提出一种新的信任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中信任度的改变值与每次交易的资源大小有关。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提升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