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冲频率对电沉积CoFe合金镀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纯Co片做阳极,研究在纯Cu基体上采用高频(20~140 kHz)脉冲电流获得的CoFe合金薄膜组织和性能与频率的关系.EDS结果表明,镀层中Fe的原子分数随频率提高呈下降趋势.采用XRD分析CoFe合金的微观结构,发现提高频率,未知相的39.2°峰与bcc相的44.9°峰相对强度显著增加,结果使镀层晶粒细化,残余压应力减小,显微硬度下降.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结果进一步表明,提高脉冲频率可以增加沉积速率,使镀层变厚,饱和磁矩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Li F-Li2CO3熔盐体系中电化学还原碳酸根离子,在镍阴极表面得到石墨涂层.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碳酸根离子的电化学行为,结合扫描电镜研究了温度和沉积电位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对涂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碳酸根电化学还原为碳的反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在690℃,-1.5 V电沉积时阴极表面形成了呈锯齿状结合的渗碳层.在-1.1 V电沉积时涂层表面形貌呈球形颗粒状,-1.5 V电沉积时涂层呈晶须状.石墨涂层使金属镍在3.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增加了739 m V.  相似文献   

3.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铌酸钾薄膜周翔,王良盛,焦志峰,徐晓菲,王xiu(材料科学系)铅酸钾(KNbO3,简称KN)是一种钙钛矿型氧化物铁电晶体,其铁电性能的品质因数很高,不仅具有很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还有很强的电光特性.可用作高转换效率的激光倍频器、高功...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Zn过渡层.利用SEM、XRD研究了直流和脉冲电沉积方式对Zn过渡层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n过渡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Zn过渡层在镁合金表面电沉积Sn-Ni合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相同的厚度下,脉冲电沉积方式的应用更有利于制备平整致密、无孔且耐蚀性高的Zn过渡层.只有以脉冲Zn为过渡层才能获得良好的后续Sn-Ni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条件下保持Ar环境气体压强不变,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在与烧蚀羽辉轴线垂直放置的衬底上沉积了一系列纳米硅晶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Raman)散射光谱对样品进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能量密度为2~4J/cm2时,衬底上沉积的纳米硅晶粒尺寸和面密度基本不变.结合纳米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对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激光诱导电沉积实验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考察了Ni在p-Si上沉积和阳极溶出过程。结果表明半导体表面自然氧化膜和阳极钝化膜导致阴极反应过电位大幅度增加,反应电流下降,且钝化膜导致暂态电流上升迟缓,Ni阳极溶出实验表明薄膜由活性不同的两种相结合组成,在电沉积初期可获得由平均尺寸300~600nm晶粒构成了光亮度层,晶粒尺寸随镀层加厚,迅速变大,薄膜表面失去光泽。  相似文献   

7.
以0.1mol·dm-3的Zn(NO3)2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以99.9%Zn片作阳极,采用方波脉冲电流法在氧化锡铟(ITO)导电玻璃基底上阴极电沉积,得到了透明的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技术,测试了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特性.用同样方法在多孔硅衬底上电沉积ZnO薄膜,经过1000℃氧气氛下热处理1h,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射强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8.
用直流叠加方波脉冲电流阳极腐蚀法制得了多孔硅(PS),样品经XeCl准分子激光器的308nm激光的激发,获得了中心波长为462nm,半高宽为126nm的蓝色光致发光(PL)谱、PS断透射电(TEM)分析发现有nm量级的Si原子团组成的一维量子线(柱)阵列的三维量子海棉结构,由此带来的量子约束和表面效应恰好说明了PL谱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铝钙合金是理想的脱氧、脱碳、脱硫剂,在冶金工业中作还原剂和添加剂,起到去硫脱氧及净化作用。以易得的CaO代替了CaCl2为原料电解,以石墨为阳极,上浮铝液作为阴极,电解温度在740℃下,在CaCl2-CaF2-BaF2体系中熔盐电解法制得到铝钙合金的过程。采用熔盐电解监控仪测量电解过程中的反电动势、槽电压、电流等工艺参数及电解波形图,通过电位控制法调节Li2CO3的加料周期,重点对反电动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反电动势和槽电压均随阳极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电流密度超过0.3 A/cm2以后,反电动势和槽电压增长趋势减缓;临界电流密度经测量为2.548 A/cm2;加入1%CaO后反电动势降低0.5 V,通过控制电位法测得加料周期为30 min。  相似文献   

10.
铝钙合金是理想的脱氧、脱碳、脱硫剂,在冶金工业中作还原剂和添加剂,起到去硫脱氧及净化作用。以易得的CaO代替了CaCl2为原料电解,以石墨为阳极,上浮铝液作为阴极,电解温度在740℃下,在CaCl2-CaF2-BaF2体系中熔盐电解法制得到铝钙合金的过程。采用熔盐电解监控仪测量电解过程中的反电动势、槽电压、电流等工艺参数及电解波形图,通过电位控制法调节Li2CO3的加料周期,重点对反电动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反电动势和槽电压均随阳极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电流密度超过0.3 A/cm2以后,反电动势和槽电压增长趋势减缓;临界电流密度经测量为2.548 A/cm2;加入1%CaO后反电动势降低0.5 V,通过控制电位法测得加料周期为30 min。  相似文献   

11.
熔盐电解法制取Al-Si合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照工业铝电解生产的方式,采用Na3AlF6 Al2O3体系作为支持电解质,加入SiO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得到Al Si合金·利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Si的含量可达到30%以上,为过共晶产物·结晶Si的形貌是典型的针片状·此产品可作为母合金使用·根据实验结果,对熔盐电解法制备Al Si母合金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Al Si合金的生成是由于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Al还原了SiO2中的Si,构成Al Si合金;Si与Al同时在阴极析出,形成Al Si合金·保持Al2O3及SiO2的浓度,电解可始终进行·此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合金生产方式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 Mo-Al_2O_3金属陶瓷热电偶保护管在熔盐中的使用寿命,在实验室采用坩埚法,模拟现场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Mo-Al_2O_3在NaCl熔盐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Mo-Al_2O_3金属陶瓷在纯NaCl熔盐中,主要是电化学蚀损,并随Mo含量的增加而加快,Al_2O_3则与此相反;在添加硼砂的熔盐中,除金属相蚀损外,陶瓷相也严重蚀损。如在Mo-Al_2O_3中添加Cr_2O_3则可提高金属陶瓷在含硼砂的NaCl介质中的抗蚀能力,本工作为保护管的研制及其在现场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共形离子理论(CIS)计算了若干三元熔盐相图,其中一个体系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原始参数的数值(m.p.-5K,Teut-5K,△H°-10%)以考察原始参数中测量误差对相图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可以利用少量的原始参数较好地预报三元共晶型熔盐相图。  相似文献   

14.
熔盐电解法生产Al-Sc合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铝钪合金各种生产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了熔盐电解法生产Al Sc合金的工艺条件·结果发现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合金中钪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 ,最高可达 1 5 % ;但随分子比的升高 ,Sc的质量分数却有所下降·当通过的电流一定时 ,随着电解过程的延长 ,槽电压和反电动势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用表面纳米化简化硅钢渗硅工艺及确定渗硅参数的影响,对硅钢进行了喷丸和固体粉末渗硅,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组织、物相和成分.结果表明:硅钢经过喷丸后,表面形成了具有随机取向的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 nm.在硅粉+卤化物中,喷丸样品于550℃即可实现固体渗硅.提高渗硅温度和在较高的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均能显著地增加渗硅层厚度,而卤化物含量的影响不大.经过固体渗硅后,渗硅层由Fe Si和Fe3Si两相组成,其中较高的温度和卤化物含量易得Fe Si相,而较低的温度和卤化物含量易得Fe3Si相.  相似文献   

16.
对表面镀铬、渗铬的钢件进行硼砂熔盐浸渍渗钛处理,可形成多元碳化物复合层。其抗冲击疲劳及抗介质腐蚀性能均明显优于单一渗钛层。应用X-ray衍射及电子探针技术,确定了复合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四甲基苯醌在氯化正丁基吡啶-AlCl_3室温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和室温熔盐的酸碱度有关,在碱性熔盐中,四甲基苯醌以不络合的形式存在,电极上的还原过程是一个ECE过程;在酸性熔盐中,形成络合物TQ(AlCl_3)_m,络合数m为1,2,3,随熔盐酸度变化,此外,醌类物质芳香环上的取代基,也影响其电化学性质。吸电子基团使还原电位正移,推电子基团使还原电位负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钾肥长期依靠进口、生产落后的状况,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流程,并利用平行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助剂,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钾肥长期依靠进口、生产落后的状况,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流程,并利用平行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助剂,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