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焦虑症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研究提出,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可能比抑郁更加紧密。血小板活化增加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就抑郁症、焦虑症与心血管疾病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关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抑郁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和预后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负性作用。本文对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4.
血小板微粒是血小板在活化和凋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微颗粒,其膜上表达有多种活性标志物,使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血小板微粒不仅具有很强的促凝活性,而且还有一定的抗凝、抗炎及介导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对血小板微粒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诊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王文婷  杨琳 《重庆医学》2021,50(17):3029-3035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作用贯穿心血管疾病的始终,血小板脂质与血小板构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脂质广泛参与血小板活化及其促炎效应调控,其为血小板活化供能的主要来源,可诱导血小板形变、脱颗粒,并可提供促凝表面,促进血栓形成.血小板可代谢合成氧化脂质,后者可诱导炎性细胞渗出、迁移,血小板-炎性细胞聚集,促进机体炎性反应.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脂质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阐述了血小板脂质对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转化价值,对血小板脂质的深入研究有望挖掘新型血栓炎性介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王文婷  杨琳 《重庆医学》2021,50(17):3029-3035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作用贯穿心血管疾病的始终,血小板脂质与血小板构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脂质广泛参与血小板活化及其促炎效应调控,其为血小板活化供能的主要来源,可诱导血小板形变、脱颗粒,并可提供促凝表面,促进血栓形成.血小板可代谢合成氧化脂质,后者可诱导炎性细胞渗出、迁移,血小板-炎性细胞聚集,促进机体炎性反应.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脂质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阐述了血小板脂质对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转化价值,对血小板脂质的深入研究有望挖掘新型血栓炎性介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刘冬青 《实用新医学》2008,9(3):225-22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或)精神疾患,在普通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抑郁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系统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又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积极干预抑郁症,对于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平 《中国医刊》2002,37(9):18-20
1 见于心内科的抑郁症的表现与诊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 ,抑郁症的患病率为 5 %左右。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可高达 1 0 % -2 0 %。在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以及住院病人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在 1 /3左右。抑郁症与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很密切。首先 ,许多躯体疾病可使抑郁症的发生率上升 ,而抑郁症也会使躯体病迁延不愈。这就导致了抑郁症与躯体疾病的高共病性。在心内科 ,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相互联系 ,其共患率也很高。Carney(1 988)发现 ,冠心病患者中 1 7%存在重性抑郁症 ,而存在抑郁症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王明鑫  李素霞  宋涛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426-1430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双向关联,即抑郁症患者比健康个体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反之亦然,且抑郁症还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总结了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证据,以及二者共病的潜在发生机制,包括生活方式、炎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这些机制的发现可能对预防及治疗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共病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提示早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抑郁症筛查、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可以实现的目标。但如何实现还需要大量研究来确定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共病患者的最佳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PLR)是一种源自全血细胞参数的简单易得的指标.它最初被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Meta分析表明:高PLR值可预示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既往研究已证实:高血小板及低淋巴细胞计数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临床结局有关.PLR将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预测风险整合到单一指标中,较任一指标的预测价值更高,它不仅反映了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状态,还与凝血系统激活密切相关.近年来PLR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全身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的一个常见问题,与死亡率增加、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本文梳理了近年来老年抑郁症和CVD的相关研究状况,总结二者关系并提出CVD患者的抑郁管理措施,为从抑郁症方面防治CVD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的表达和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水平,寻求抑郁症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3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CD63,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血小板第四因子(PF4)水平.结果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血浆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4±0.80)%,(2.60±0.64)%(P<0.01)和(7.68±0.79)%,(5.34±0.87)%,P<0.01];抗抑郁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2.82±0.91)%,(5.24±0.80)%,P<0.01和(5.48±0.82)%,(7.68±0.79)%,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可能逆转抑郁症患者血小板的过度活化.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认知功能受损重,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以往侧重遗传、神经生化递质变化等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研究,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部分还有人格问题[1-2],致使他们在认识自己、他人、社会或人际关系上都有很大的异常[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现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这些疾病往往存在血小板功能亢进现象,已在临床试用多种血小板抑制剂防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老年心血管疾病,并取得一些成果。一、抗血小板治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久抑郁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抑制剂虽能减少动脉血管疾病和人工心瓣膜病人的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但在这些疾病中血小板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征并不清楚。本文就当今应用概况作一简述。一、在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小板的作用血栓形成包括(1)血管壁受损,表面裸露到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执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心身健康的重大疾患.抑郁症患者除具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及躯体症状外,还存在明显的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1-5]认知损害.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抑郁症执行功能障碍日益得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对于抑郁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本文拟对以上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有益于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医学综述》2013,19(8):1429-1432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其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症患者在缓解期内仍不能恢复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认知障碍发生的机制至今不明,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药物对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等研究发展,临床医师的治疗理念逐渐从传统的控制症状模式向改善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转变,对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也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久抑郁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已从电生理、神经生化等多角度研究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和预后.而近年由于各种脑功能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可直观地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结构、局部脑血流、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状况的改变等,据此可能对抑郁症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就此加以综述。脑影像学研究包括形态及功能影像,前者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后者包括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经颅多普勒(TCD)及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TCCS)等。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 (CVD)的共患情况心血管疾病 (CVD)与抑郁症相互并存的情况早就有人注意 ,但早期的研究由于样本不同及采用的标准不一 ,发现冠心病 (CHD)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比例相差非常悬殊 ,从18%~ 6 0 %不等[1] 。而近来一些研究的发现趋于一致 ,CVD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介乎 16 %~ 2 3%之间 (平均19 % )。虽然 ,在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中 ,躯体疾病的严重度是影响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变量 ,但在对CVD患者中的调查显示 ,抑郁症的发生率与CVD的严重度并无直接联系[2 ] 。二、抑郁症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