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名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年龄、体重指数计算和骨密度的测定,双膝关节负重正位X线拍片,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伴发骨质疏松症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增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伴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上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重指数明显大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重指数较高时伴发骨质疏松症可能性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重指数较低时伴发骨质疏松症可能性增加.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其伴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与增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因素。方法 200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200名绝经后骨关节炎患者分别进行年龄、体重指数计算,骨密度测定及腰椎和膝关节X线拍片,比较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并发骨关节炎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增高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伴发率上升。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和骨关节炎均呈正相关,骨质疏松且体重指数高者合并骨性关节炎可能性明显增加,而骨性关节炎若体重指数较低时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增龄密切相关,但它们彼此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34例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的计算和骨密度的测定。行双膝关节负重正位X线拍片,按照骨关节炎Kellgren分级标准将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4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不同把4级骨性关节炎分成轻度组和重度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其伴发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妇女患者的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重度组和轻度组相比较在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与股骨颈骨密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股骨颈骨密度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用协方差分析排除年龄混杂因素对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重度组和轻度组在股骨颈骨密度上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越严重,骨密度越低。骨性关节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桡骨远端和跟骨骨密度,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特征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测量桡骨远端和跟骨的骨密度.所有患者均按kellgren分级标准对膝关节进行评分.结果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桡骨远端和跟骨的骨密度值随kellgren分级级数的增高差异无显著性.以低于同性别同部位峰值骨量的2.0 SD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桡骨远端和跟骨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率分别为51%和46%.桡骨远端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630(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伴发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且随年龄增高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跌倒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门诊体检或就诊的60岁以上的绝经后老年女性共104例,根据骨密度(BMD)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53例及非骨质疏松组51例.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平衡测定检查获知跌倒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指数存在差异,骨质疏松组跌倒指数(49.8±3.938)高于非骨质疏松组(38.16±2.916)(t=2.376,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较非骨质疏松患者吏易跌倒,从而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重视平衡训练,预防跌倒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测量骨关节炎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探讨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及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中老年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其中 5 9例测量了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12例仅测量了腰椎骨密度。所有患者均按Kellgren分级标准对膝关节进行了评分。结果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X线评分随Kellgren分级级数的增高患者腰椎骨密度均值逐渐增高 ,4级骨关节炎患者腰椎骨密度均值明显高于 2级患者 (P <0 0 5 ) ,而髋部骨密度均值随Kellgren分级级数的增高差异无显著性。如以低于同性别同部位峰值骨量的 2 0SD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腰椎和髋部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分别为 4 3 7%和 77%。在控制年龄和骨关节炎的影响后 ,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偏相关系数为 0 4 0 7(P <0 0 1)。结论 中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中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 ,同髋部骨密度测量相比 ,腰椎骨密度测量受骨关节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广州市社区绝经后妇女的生理因素对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骨密度(BMD)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进一步证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199例绝经后女性的腰椎正位和左髋部骨密度,以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的814名绝经后妇女当中,腰椎发生骨质疏松症300例,发生率36.9%;髋部发生骨质疏松的312例,发生率38.3%。绝经年限10年内的妇女中,初潮年龄较晚的骨密度越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 55~65岁的绝经后妇女中,绝经年龄较早的骨密度越低,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越高;月经维持的年限越短,骨密度越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结论广州市社区中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初潮年龄较晚、绝经年龄较早或月经维持年限较短的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建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髋部BMD值是评价骨质疏松症较为敏感的指标,应该首选髋部作为骨密度测量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骨密度改变,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75例,按女性骨密度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与无骨质疏松组,并根据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重指数、性激素、钙、碱性磷酸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女性骨质疏松组年龄较大、绝经年限延长、孕酮水平低;骨密度无论男女与其病程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男女腰椎体以L1骨密度最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骨质疏松,体重指数和性激素减低加重骨密度丢失。  相似文献   

9.
不少流行病学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认为骨关节炎患者中骨折发生率低 ,有些研究认为骨关节炎患者存在骨质密度增高现象。新近的研究认为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存在反关系。笔者研究了6 7例女性骨关节炎需作全髋置换的患者。通过患者问卷调查 ,骨密度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研究 ,意外地发现 17例(2 5 % )骨关节炎患者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依此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 ,两组在年龄、绝经后年限和体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血钙、2 5 OHVitD、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很显然 ,本研究结果否定了骨关节炎患者不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绝经后女性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5年07月至2016年12月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8例,依据骨密度检查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绝经年龄、骨密度(BMD)等相关资料;抽取外周血测定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的水平,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ucOC水平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cOC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OR=2.806,P0.05)。(2)血清ucOC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95,P0.05),但与髋关节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r=-0.248,P0.05)。结论血清ucOC水平的变化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清高ucOC水平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推断血清ucOC水平对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早期的预测和筛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