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加林  田香明  毛慧娟 《浙江医学》2018,40(11):1231-1235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65例,按照纳入时NRL的中位数(2.54)分为低NLR组(84例)和高NLR组(8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NLR与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结果高NRL组高血压病史比例、左前降支、血清Cr、TG、血清CRP、NEU、NLR均高于低NRL组,LVEF、Hb低于低NR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NLR组CHA2DS2-VASc评分分级、CHA2DS2-VASc评分平均分值与低NR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LR与CHA2DS2-VASc、左心房内径(LAD)、CRP亦呈正相关(r=0.243、0.175、4.234,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196,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NLR与CHA2DS2-VASc评分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与继发性肾功能(RJ)的关系.方法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62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为继发性RI组与RI正常组,对CHA2DS2-VASc评分、GFR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与RI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RI患者39例(6.22%),单因素分析发现RI组CHA2D2-VASc评分、持续性房颤、年龄、心力衰竭程度及服用利尿剂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Logisit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OR=2.372,P< 0.01)、年龄(OR=1.381,P<0.05)及严重心力衰竭(OR=1.720,P<0.05)为RI的独立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I时GFR与CHA2DS2-VASc(r=-0.769,P<0.01)及年龄(r=-0.565,P<0.01)呈负相关.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较单因素指标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继发RI更有预测价值,CHA2DS2-VASc评分越高,RI损伤严重程度可能越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CHADS2、CHA2DS2-VASc和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LA2评分对经食管超声(TEE)检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LAT)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拟行射频消融术且术前TEE检查、心脏多层CT扫描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共203例,其中TEE提示LAT者39例(血栓组),未检出LAT者164例(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入院时检查、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独立预测因素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2 mL/m2记为2分,加入CHA2DS2-VASc评分中组合成新的评分方案CHA2DS2-VASc-LA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评分方案对NVAF患者LAT形成的预测价值。 结果 对CHADS2、CHA2DS2-VASc及CHA2DS2-VASc-LA2三种评分进行ROC曲线检测,发现CHADS2诊断价值偏低(AUC=0.661,P=0.00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诊断价值中等(AUC=0.731,P<0.001;AUC=0.771,P<0.001)。使用CHA2DS2-VASc-LA2评分后血栓组CHADS2评分为0分的3例低危患者分值均有上升,血栓组中无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 结论 CHA2DS2-VASc-LA2评分较CHADS2、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NVAF低危人群的LAT形成,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可避免常规的TEE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及MDCT对Nonvalvular AF预行消融术患者左房/左心耳(LA/LAA)血栓形成预测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预行射频消融术房颤患者233例,进行CHA2DS2-VASc评分,经食道心脏彩超及左心房MDCT检查以排除左心房血栓。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发生率关系。McNemar法χ2检验验证左心房MDCT与传统TEE技术一致性。结果233入选病例中LA/LAA血栓形成13例,CHA2DS2-VASc评分0分组1例,1分组2例,2分组3例,3分组3例,≥4分组4例。0~1分组血栓发生率2.16%,3分以上为16.28%。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提示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形成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 TEE法检出血栓8例,左心房MDCT发现3例,McNemar法χ2检验P=0.062,提示两种方法一致性。结论 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形相关,评分越高血栓形成风险趋大,伴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血栓形成主要危险因素。 CHA2DS2-VASc 0分、1分低危组预行消融术患者LA/LAA血栓形成发生率极低。左心房MDCT技术与传统TEE检查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HA2DS2-V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ge≥75y(doubled),diabetes mellitus,stroke (doubled)-vascular disease,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与合并心房颤动的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46例初发心源性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起病时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女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既往抗凝治疗史、入院时NHIS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在不同预后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CHA2DS2-VASc评分与NIHSS评分(ρ=0.324, P <0.01),mRS评分(ρ=0.228, P <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抗凝治疗、CHA2 DS2-VASc评分、NIHSS评分是预测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HA2 DS2-VASc评分不仅能够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分层,而且还能预测卒中合并房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外部验证来评估CHA2 DS2-VASc评分模型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CM患者病历资料,评估CHA2 DS2-VASc评分模型对于5年血栓栓塞(TE)事件的预测.结果:对于整体HCM人群,CHA2 DS2-VASc模型具有一定价值的TE事件区分能力,校准能力较好;在HCM非心房颤动人群中,CHA2 DS2-VASc模型具有一定价值的TE事件区分能力,在0~2分组中,TE事件的年发病率为0.66% ~1.15%,而评分≥3分组,TE事件的年发病率升高,波动约2.60%;对于HCM合并心房颤动人群,无论患者的风险分层,TE事件的风险均较高,CHA2 DS2-VASc评分模型校准能力较差,低估实际观察到的TE事件.结论:HCM非心房颤动患者在CHA2 DS2-VASc评分≥3分时,TE事件发病率升高;但HCM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时,无论患者的风险分层,TE事件的发病率均较高,需要积极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左房内径(LAD)与缺血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5位平均年龄(75.8土7.6)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分为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n=80)和单纯心房颤动(n=-85),分别评估两组患者CHA2DS2-vasc积分、MPV、FI、LAD、血压、血脂和肾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和单纯心房颤动患者在CHA2DS2-vasc积分(P〈0.001)、MPV(P〈0.001)、FI(P=-0.002)、血清脂蛋白(a)(P=-0.017)、LAD(P〈0.001)、空腹血浆葡萄糖(P=-0.034)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MPV、FI、LAD是心房颤动相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CHA2DS2-vasc评分系统外,联合测定MPV、FI和LAD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评估系统评估结
果的不同。方法入选39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别行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评估其血栓事件风险,比较两种
评估系统平均得分及危险分层的差异;并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左房血栓的发生率,分析两种评估系统不同评分与左房血
栓的相关性。结果CHA2DS2-VASc平均得分显著高于CHADS2平均得分(1.37±1.19 vs 0.63±0.78,P<0.001),CHA2DS2-VASc评
分高危组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P<0.001),而低危组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P<0.001)。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左房
血栓共44例,分析显示左房血栓发生率随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危险分层增高而增加,不同得分组间有明显差
异(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 岁、左房内径≥38 mm、左室射血分数≤40%、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CHADS2≥2分、CHA2DS2-VASc≥2分均和左房血栓有明显关系,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HA2DS2-VASc≥2分是唯一
预测左房血栓的指标(OR:9.85,95% CI:2.178-44.542,P<0.01)。结论CHA2DS2-VASc评估得分高于CHADS2评分,其具有优
于CHADS2评分的左房血栓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美娟  王陶然  李梅  梁轩 《北京医学》2021,43(11):1102-1105
目的 探讨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时MAP与局部脑氧饱合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关系,及心房颤动患者rSO2变化率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18岁,根据CHA2DS2-VASc分为低危组(L组,CHA2DS2-VASc≤2分)和高危组(H组,CHA2DS2-VASc≥3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 min(T0)、MAP较T0降低10%(T1)和20%(T2)时,记录患者rSO2和rSO2变化率(△rSO2%).结果 共纳入患者23例,L组13例,H组10例.与L组比较,H组年龄更大[(80.0±4.0)岁比(63.0±6.0)岁],T0时MAP更高[(108.4±8.0) mmHg比(88.4±11.2) mmHg,1mmHg=0.133 kPa],T2时rSO2更低[(61.2±3.8)%比(64.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术前CHA2DS2-VASc与△rSO2%呈中度负相关(r=-0.495,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当MAP降低超过20%时,术前CHA2DS2-VASc越高,术中rSO2下降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急诊复律前是否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房颤复律患者,观察出院后血栓栓塞事件。结果:房颤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者复律后出院共473例,277例复律前未接受抗凝治疗,196例复律前接受抗凝治疗。复律后随访0-360天,和抗凝组比较,未抗凝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45 (95% CI: 1.21–1.72);和药物复律比较,电复律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61 (95% CI: 1.22–2.15)。HR值在CHA2DS2-VASc评分=1和CHA2DS2-VASc评分≥2分别为1.57(95% CI: 0.81–3.01 ) 和 4.61(95% CI:2.71–8.15)。结论:CHA2DS2-VASc评分≥1的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复律前抗凝在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方面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11.
李妙龄  欧贤红  李涛  毛亮  杨艳  曾晓荣 《重庆医学》2016,(22):3046-3048
目的 明确在慢性心房颤动(AF)中Junctophilin-2 (JPH2)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从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中获取21例窦性心律(SR)患者和30例慢性AF患者右心房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房肌组织JPH2蛋白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肌JPH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人心房肌JPH2蛋白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发现SR组与AF组心房肌组织上均存在JPH2蛋白表达,SR组着色更明显;AF组心房肌JPH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SR组(P<0.01).结论 慢性AF患者心房肌JPH2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心房肌细胞内钙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实验犬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6只健康杂种犬分为3组对照组(6只)饲养8周,未作其他处置;起搏组(11只)及治疗组(9只)安置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 bpm),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前3 d至起搏8周,每日给予卡托普利50 mg 2次/d.然后从右心房取材,测定心房肌细胞内Ca2+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膜L型Ca2+通道及肌浆网钙泵(SR Ca2+-ATPase)mRNA表达.结果8周后,对照组、起搏组、治疗组心房肌细胞内Ca2+浓度(μg·ml-1)分别为24.06±3.51、35.32±4.88、25.44±4.19,起搏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P<0.01);三组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表达量分别为0.27±0.03、0.20±0.03、0.33±0.04,起搏组mRNA表达量减少,而治疗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起搏组比较P<0.05~0.001;三组SR Ca2+-ATPase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1±0.01、0.24±0.07、041±0.08,治疗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01).结论实验犬快速起搏8周后,心房肌细胞内Ca2+超负荷,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表达明显下调,SR Ca2+-ATPase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卡托普利干预治疗可使细胞膜L型Ca2+通道及SR Ca2+-ATPase mRNA表达明显上调,从而抑制细胞内Ca2+超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信必可都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AECOPD患者130例按用药情况分为莫西沙星组42例,信必可都保组41例和联合组47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莫西沙星组和信必可都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PaO2、IgG、IgA、IgM升高,PaCO2、COX-2、PGE2降低(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莫西沙星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AECOPD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入院时低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9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NVAF患者临床资料(10 382例)。纳入48例伴有血栓的NVAF患者作为实验组,240例无血栓NVAF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线特征、临床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伴有心房血栓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增大(P<0.001),肥厚型心肌病比例更多(P<0.001),C反应蛋白(P<0.05)和尿酸(P<0.00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P<0.001)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左心房内径(P<0.001)、肥厚型心肌病(P<0.05)和C反应蛋白(P<0.05)是影响低评分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左心房内径增大、肥厚性心肌病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低CHA2DS2-VASc评分的NVAF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低评分NVAF患者应予积极抗凝,预防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猪心房颤动(房颤)心房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和替米沙坦干预的作用.方法 18只健康小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替米沙坦干预组(起搏+替米沙坦,ARB组),每组各6头猪.对照组安置起搏器(AOO)但不行起搏刺激,其余各组安置起搏器,给予500次/min的快速右心房起搏2周,制成慢性房颤实验模型.各组均给予相同饲料喂养.替米沙坦(1.5 mg·kg^-1·d^-1)混于饲料中,并提前3天应用于ARB组;2周后处死所有实验猪,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观察心房组织ACE2蛋白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心房组织ACE2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RAP组心房组织ACE2阳性染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ARB干预组ACE2阳性染色较RAP组明显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AP组ACE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替米沙坦干预组ACE2蛋白表达较RAP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房颤心房肌组织中ACE2表达下调,替米沙坦对房颤的效应可能与其上调ACE2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林  蒲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6):131-134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以更好地指导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统计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长寿区中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纳入病例应用CHA_2DS_2-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分层和HAS-BLED评分进行出血风险分层评价规范化抗凝情况;并电话调查未抗凝治疗的原因。结果共1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CHA_2DS_2-VASc评分≥2分有抗凝指征148例(79.6%),抗凝治疗16例(8.6%);抗血小板治疗138例(74.2%);卒中高危患者中未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医生因素占81.6%。结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率较低,以抗血小板为主,医生因素是患者未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2012年2~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被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p)、总排空容积指数(LAVIt);RT-3DE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值;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9.26±3.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6±4.37)%]、E/e值(12.53±4.58)、LAVImax[(37.42±8.02)mL/m^2]、LAVIpre[(28.24±6.67)mL/m^2]、LAVImin[(15.43±5.39)mL/m^2]、LAVIt[(21.21±5.57)mL/m^2]、LAVIa[(11.07±4.44)mL/m^2]高于对照组[(4.52±1.19)mmol/L、(5.20±1.43)%、(12.53±4.58)、(26.92±6.16)mL/m^2、(19.15±5.31)mL/m^2、(13.75±4.74)mL/m^2、(15.65±4.83)mL/m^2、(7.64±2.57)mL/m^2],LAVIp[(9.17±3.38)mL/m^2]低于对照组[(9.73±3.77)mL/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AVImax、LAVIpre、LAVImin、LAVIt、LAVIa与E/e呈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RT-3DE的LAVI能定量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储备功能、泵功能、管道功能,有望成为评价左心房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药物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AF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AFCsA处理组饮食加5mg·kg^-1·d^-1CsA;对照组和AF组每天胃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心电图检测AF持续时间;测定心房ER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及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心房ERP明显缩短(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增高,TI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F组比较,AFCsA处理组AF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房ERP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sA具有抗AF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延长心房ERP从而改善大鼠心房电重构。以及调控MMP-2及TIMP-2表达而改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